欢迎来到山村网

山东----打造以蓝色经济引领转型升级的先行区

2019-02-02 19:41:52浏览:28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1 背景和意义山东是国家东部沿海的经济大省,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201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9426.6亿元,居全国第三位。

1 背景和意义

山东是国家东部沿海的经济大省,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201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9426.6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山东是海洋大省,全省有海岸线3345公里,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条件优越。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山东发展带来机遇。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山东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走到前列2014年11月又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山东加大改革力度,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力度,加大社会治理创新力度,积极开拓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途径。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山东要勇做泰山石敢当,努力攻坚克难,在改革发展上为全国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山东省委省政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持续呈现的经济下行压力,全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省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2015年上半年山东实现生产总值2.97万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40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尽管当前山东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形势依然严峻,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面临产业提升和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山东经济社会进入了依靠创新驱动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山东半岛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海洋强国、一带一路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打造国家自主创新新高地,进一步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布局,对促进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山东省海洋经济总量过万亿,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约为65%。山东半岛是目前国内唯一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是我国北部延伸至太平洋__进而通向各大洲的重要门户。在山东半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突破传统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统筹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蓝色经济区建设,有利于以蓝色为主线统筹半岛及山东全省优势产业与科技资源,借一带一路机遇融入全球海洋产业链和创新链,支撑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探索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山东作为制造业大省,国有大企业占主导,实体经济基础雄厚,传统产业优势明显,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则面临着创新活力不足、增长动力衰减、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诸多现实难题。山东经济是中国的缩影,在山东半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探索以蓝色经济创新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以大企业为纽带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跨界融合创新和军民科技融合创新,为探索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有效发展路径,打造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的示范样板创造条件。

2 基础和条件

山东省作为东部经济大省,在一定程度上浓缩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典型特征,在试点示范方面具有代表意义。2014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3%,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46万亿元,同比增长15.46%,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接近1/3。全省拥有10个国家高新区,是国家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地方试点省份,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6位。山东半岛集中代表了区域性中心城市、沿海发达地区、老工业基地三类典型地区的发展模式,具备以点带面、带动山东整体跃升的基础条件。

(一)海洋产业实力雄厚。山东半岛建有18个海洋特色产业园,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到全国的1/5,海洋经济实力居全国首位。其中海洋化工和海产品加工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海洋药物产业规模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拥有世界最大的海藻加工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海洋胶原蛋白生物制品及生物医药生产基地。海洋装备制造业位居全国前列,拥有从修造船、船用柴油发动机、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到港口及船用机械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海洋油气、海洋监测和仪器仪表、海水淡化三大海工装备优势领域,特别是海工平台设计制造及总装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2014年,山东半岛六市以全省约40%的面积和人口,贡献了全省54%的生产总值、集聚了75%以上的科教资源,实现了70%以上的进出口产值,为加快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技术创新优势突出。创新要素高度聚集,山东半岛拥有全国50%以上的海洋科研机构,建有省部级海洋重点实验室32家,已建成海洋领域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863产业化基地6个,国家级科技兴海示范基地5个,围绕海洋产业组建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已超过90家,其中国家级联盟5家。近年来,国家深潜基地、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科学号海洋综合考察船等一批重大海洋科学项目落地山东半岛,为山东半岛打造成全球顶尖水平的海洋科研中心提供有力的支撑。人才集聚效应明显,山东半岛集聚了全国70%的海洋高端人才,拥有从事海洋科技研究的驻鲁两院院士21名,建成海洋领域院士工作站30余家、博士后工作站20家,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5名,直接从事海洋事业研发的人员超过1万人,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创新载体多样,拥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烟台巴顿焊接研究院(筹)、蓝湾移动互联产业园、浪潮第四代云计算中心、国家物联网产业基地、青岛国家机器人产业创新基地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平台和载体;建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60多个,其中海洋产业领域孵化器30多个,已孵化涉海企业2700余家,为加快海洋科研能力提升,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思路和定位

3.1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国家战略和山东发展需要,以蓝色经济为引领,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与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区域协同发展为路径,突出区域特色和产业特色,着力构建符合创新规律的新机制和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加速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把山东半岛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为探索不同路径的创新驱动发展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3.2 战略定位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总体定位是以蓝色经济引领转型升级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具体定位为四区一中心,即:

全球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以山东半岛地区国家高新区为载体,协同推进海洋产业创新发展,汇集全球海洋科技高端资源,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引领国内海洋科技创新,创建具备国际水准的全球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为海洋强国战略的崛起深入实施提供科技创新支持。

经济转型升级样板区。立足山东实体经济基础, 强化协同创新和重大核心技术攻关, 打造区域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大力发展涉海新兴产业, 以蓝色经济引领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围绕区域主导产业需求,大力发展新兴科技服务业态,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探索构建创业要素集聚化、创业载体多元化、创业服务专业化、创业活动持续化、创业资源开放化的生态体系。

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重点,不断推动管理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促进创新政策措施的先行先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最大化释放市场效能,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双向融入一带一路试验区。统筹对内、对外两个开放,加强科技经济交流合作,整合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成为东北亚重要的经济中心,全方位提升示范区的全球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

4 重点任务

4.1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加强管理与服务。切实赋予示范区内各高新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应的行政管理权限。在规定的机构限额和核定的编制数额内,允许示范区自主设立工作机构和岗位,建立健全以全员聘用制为主的干部人事制度。完善高新区考核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创新驱动发展评价考核机制。加快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和维护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依法公开示范区管理权限和流程,在满足依法行政前提下,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放宽市场准入。在合法合规和不降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高新区管委会可以将部分公共服务事项委托社会组织办理。

2、推进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重点围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企业创新生态建设、区域协同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做法,在示范区探索建立和完善外商投资准入、社会投资类内资项目特别管理措施。赋予示范区在人员进出方面更大自主权,准许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按照需要设置岗位工资,并按照工作绩效予以奖励。推进产业组织创新,制定支持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承担科技计划、成果转化的扶持措施。积极探索示范区建设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按照统筹运作、分类施策的原则积极推行PPP合作模式。鼓励各高新区牵头,联合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设立示范区开发建设发展资金,推动土地资本、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三资融合,积极探索加快园区开发建设的新模式。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支持示范区依照国家政策和法规优先保障区内重大创新项目用地需求。示范区改革举措和政策先行先试取得成功后,向各高新区和其他园区推广。

3、健全一体化协同推进机制。突破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推动创新要素在城市、园区之间流动和聚集。统筹建设一批区域性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整合高新区内政务、金融、商务、产业等信息资源,搭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信息共享平台,构建数据标准、品牌标识、管理制度和服务规则相统一的全省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建立区域协作机制,促进各高新区联动发展,逐步形成示范区内各类创新资源互通共享的工作格局。

4.2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立足示范区特色产业和优势基础, 重点围绕透明海洋、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信息安全、环保节能等产业领域, 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 加快形成若干条技术含量高、特色鲜明的产业链。

2、重点建设专业化的创新服务平台。围绕6个国家高新区确定的重点产业方向,组建不同形式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公共技术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及新型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打造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集巴顿焊接技术研究院、量子通信卓越创新中心等一批区域性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通过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带动名片产业发展。

3、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新苗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和杰出人才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人才持续支持计划体系。按照科研活动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统筹各类创新资源,以人才为核心,以平台为载体,项目为纽带,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科技人才稳定支持机制。吸引国内一流大学在示范区建设分校,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积极引进和培育创新型企业家、高技能人才等紧缺型人才以及创新创业服务人才。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创新分配激励机制,探索外籍高端人才引进留用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为示范区人才交流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

5 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和各有关市政府负责同志参加的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协调机制,落实国务院批复事项的实施,实现示范区一体化协同发展,具体日常工作由省科技厅负责。山东半岛六市和各国家高新区要完善各自建设方案和发展规划,集聚区域创新资源,加快示范建设发展。

2、加大支持力度。省政府统筹省级科技、产业等方面的资金,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资金,重点用于示范区内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省现有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重点向示范区内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倾斜。待国务院批复后,适时制订颁布《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条例》,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3、强化创新政策落实。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09]28号)中确定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各项政策和配套措施。省直有关单位要立足部门职能,出台相应实施细则,切实将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落到实处,并根据山东实际制定示范区配套政策。

4、建立省市会商制度。由省直有关部门和6个国家高新区所在市政府定期会商,研究解决示范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示范区的重点任务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示范区发展。

5、创新评价机制。强化示范区建设责任落实,建立工作责任制,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省政府牵头,省直各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示范区建设绩效评价办法,开展绩效评价,引导示范区建设科学有序推进。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刍议企业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

上一篇:

探索实现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