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业养老年金发展动力探究 对商业养老年金发展动力探究
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由于人们的收入有限,以满足第一层次的需要为主,因此,层次较单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大,但在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单一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是不能满足老年人生活需要的。当人们的收入差距拉开之后,不可能在同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内一起进入更高层次的保障,这不仅意味着在更高层次需求上的平民化,而且国家承担的支付压力是非常大的,这种制度的可持续性值得怀疑。在福利国家中,单一或占较大比重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使许多国家不堪重负,纷纷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或削减社会保障开支,说明更高层次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在财务机制上遇到了障碍。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在经济收入上进入了追求第二或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一个国家制度不可能将工作时的生活方式和退休时的生活方式截然分开,即在工作时期可以享受较高水准的生活,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退休后则在较低的、只能满足第一层次的生活条件下生活,这是不现实的。因此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需要更高层次的老年收入保障制度以保证老年生活水准与年轻时不要相差过于悬殊,这为商业性养老年金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机遇。
就商业养老年金和公共养老保险之间的关系来看,商业养老年金的需求会受到公共养老保险水平的影响。如果公共养老保险为人们提供了较高的养老保障,则减少了人们对未来个人生存风险的担忧,对商业养老年金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减少;相反,如果社会养老保障水平较低,人们就不得不通过购买商业养老年金来弥补社会养老保险的不足。就我国公共养老保险目前的状况来看,逐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这就为个人养老保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公共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分析。我国的公共养老保险无论是现在还是在未来的几十年后,都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仅依靠公共养老保险很难满足整个社会老年人口养老的需求。
中国经济及寿险业良好的发展前景给商业养老年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国际经验显示,人均GDP达到这一水平后,居民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商业保险获取风险保障、进行财务安排,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比重开始下降,保险将成为其重要选择。可以说,我国社会现有的中产阶级或准中产阶级中,蕴藏了极大的保险需求,随着这一阶层的不断壮大,社会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还将源源不断地产生。近年来,寿险业的发展体现出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市场结构不断优化、整体实力显着增强的特点。目前,我国寿险业的市场渗透率很低,寿险密度和寿险深度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寿险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居民的高储蓄率为商业养老年金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从1990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额一直保持这快速增长的态势。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储蓄以及消费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从绝对数额来看,居民人均储蓄额的增长明显快于人均收入和消费额的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的平均储蓄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很多学者研究发现,居民储蓄的动机主要遗赠动机、预防性动机和为退休后的消费作准备的动机。其中,后两种动机是居民进行储蓄的主要动机。对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政府提供高保障程度的社会保险会降低人们进行上述储蓄的动机;相反,政府提供的保障程度不足则会提高人们的储蓄动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和居民储蓄水平之间的关系也呈现出相同的相关性。(本文作者:张晶、张惠萍、郭小兵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