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关于人的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从本质上强调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

2019-02-02 19:52:57浏览:79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关于人的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从本质上强调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科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关于人的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从本质上强调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科学严密地论证了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思想不仅为开放和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而且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超越了阶级和时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我们应该顺应历史潮流,充分认识到只有实现人的发展才能最有效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一、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简要梳理

要理解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首先要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就人在其现实性而言,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既然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就不是天然的,而是在实践中、特别是劳动的实践中形成的。在人的实践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变化,生产关系也会随着发生变化,作为生产关系的一种形式,人的社会关系必然会发生变化。因此,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一般的人的本质,相反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变化的,从根本上说,就是来自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动因在于人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即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从劳动、人的社会关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主张从一定的社会关系考察人,特别是结合社会的生产关系研究人。马克思将人的发展视为社会进步的尺度,把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理解为对人的生命活动之自由自觉性质的强调:从肯定作为自由的存在物的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到倡导人的自由发展,皆是如此。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在马克思看来,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因为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大致经历人的依赖关系、以物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自由个性三个历史阶段,最后一个阶是段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在过程上,人的解放具体内化为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等向度的解放形式。在实现政治解放的历史前提下,人的解放的路径呈现出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两个向度,社会解放侧重于从社会历史的客体向度即社会力量的角度寻求人的解放的路径,而劳动解放则具有直接的主体人文关怀意味,强调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商品经济社会,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社会财富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人们自由的需要,人被迫依赖于物,人的关系被物化。在这样的社会中,生产组织高度结构化,阶级是分明的。个人只能被迫地被雇佣从事某种生产劳动,无论这种生产劳动是否来自其本人的意愿,否则他就不能生活。绝大多数生产的内容是既定的,操作是高度程序化的,劳动是均质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带来规模化生产的好处。人成了整个生产机器中的一个零件,人的独立自由精神被抹杀,人的活动屈从于物,成为物的奴隶。

对于人的发展来说,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带来了社会剩余劳动的大量增加,为发展丰富的个性创造出物质要素。一旦废除了对剩余劳动的资本主义占有,巨量剩余劳动就化为未来社会成员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充足的自由时间。马克思指出: 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而一旦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级斗争也将成为历史。生产力是向前发展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对人的桎梏早晚要被打破,人必须得到解放,以往受压迫的无产阶级将通过手中掌握的先进生产力,创造新的生产关系,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自由个性的历史阶段,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丰富,社会结构是多元的、开放的,泾渭分明的阶级与阶段斗争终将成为历史。

发达的生产力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丰富的物质财富使人们面临的生存压力要小得多,技术进步使劳动不再是高度结构化、程序化,而是个性化、自由化。人们的聪明才智、创新能力摆脱了物的束缚,创造性劳动将成为主流。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时间在量和质上的变化、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在各个阶段上的尺度和标志。社会越进步,就越能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游离出更多的自由时间。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经济形态下,享有充足的自由时间就是享有充分发展自己的一切爱好、兴趣和才能的广阔空间。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之后自由地参加各种活动,工作和工种的自由变换使人们因共同的志趣、爱好而一起劳动,社会更加和谐。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财富的生产超过以往任何社会形态。

二、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具有科学性、实践性、阶级性的特征。科学性是指思想是马克思在对人的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客观真理的反映;实践性是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立足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总结提升;阶级性指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以无产阶级全面解放为基础的。

首先,科学性体现在马克思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建立在对人的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人的社会发展规律是有章可循的,人类社会是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它决定着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在内的社会生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导致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体现生产关系的人的本质也在不断变化,更加主动地挣脱附加在人性上的各种束缚和桎梏,向更高层次的解放发展。马克思考察了以往的社会形态后认为,随着人的劳动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性必然要求不断从压迫中获得解放,这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使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自由发展思想将是人性解放的最高要求。因此,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通过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化以及人的本质进行深入、全面分析研究之后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次,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立足于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总结提升。实践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重要的特征。和西方传统哲学存在显著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解释世界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探究了如何是的问题,即在实践中认识和改造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革命。要实现改造世界的目标,必须全面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脉络,对客观世界的本质进行深刻理解,在实践中与时俱进。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来源也是实践的,而实践的同时也必然是历史的。分析人类国家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对人性的压抑和对自由的束缚从一开始就是严酷的,这是生产力水平的必然,因为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只有国家严厉的威权才能保证资源的集中,才能在国家和民主的竞争中取胜。但这种压抑和束缚不会长久,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压抑和束缚成为生产力的桎梏,人只有不断解放,才能更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为人的解放创造了条件,人的自由程度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生产力的提高最终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得出的结论,而这个结论来自于实践,保证了其真理性,使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成为马克思学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再次,人的全面发展是在无产阶级解放的基础上实现的。《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对此,有学者提出,无产阶级只是一切人的一部分,解放无产阶级并非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的解放只是部分的解放,而人的全面发展是整体的解放,因此而论人的全面发展是在无产阶级解放的基础上实现有以偏概全之嫌。事实并非如此。在马克思看来,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一系列生产关系和与之相联系的上层建筑也必然发生变化。马克思说过,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的一切社会都是阶级社会。而在阶级社会,任何一个阶级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有一个阶级就必然有另外一个阶级,有统治阶级就必然有被统治阶级。人类历史上,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束缚是不断放松的,这不是出于统治阶级的仁慈,而是生产力不断进步的必然,这个结果在人类社会以往所有历史都成立,无论是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都同时伴随着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部分权利的解放。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统治中,通过雇佣劳动剥削剩余价值,积累了比以往社会形态都多得多的社会财富,这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但社会财富的积累也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创造了条件。其一,生产力进步使必要劳动减少。社会财富的增加、必要劳动的减少,使得无产阶级有条件接受更多的教育、掌握更多的技能,更有条件代表更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其二,生产力进步使技术不断得到创新,技术的创新让无产阶级更有条件掌握推翻资产阶级的武器。其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虽然人的自由程度比以往社会都有了巨大提高,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仍然把劳动者当作工具使用,人的束缚仍然是巨大的,正如老亨利福特所说:每次只需要一双手,来的却是一个人。解放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必然是人的进一步解放,这种束缚已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那么打破束缚也将是必然。其四,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的阶级社会,随着无产阶级的解放,阶级的裂痕将完全消弭,一切人类阶级的社会将成为历史,无产阶级的解放将意味着全人类的共同解放。因此,马克思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在体现阶级特性的同时,又超越了阶级的眼光。

三、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从马克思的理论来看,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阶段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虽然我们当前的发展水平离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不太可能马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马克思的所有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和历史,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同样并非脱离实践存在,而是马克思用科学的方法,在对实践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出来的结论,指出了生产力与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思想对理解现实、指导现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描绘了理论上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虽然在现实条件下这种状态并不存在,但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目标和衡量的标尺,使人能够意识到当前社会发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还要在哪些方面改进才能实现目标。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和西方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一般均衡作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状态,之所以成为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成果的原因在于其本身的价值并非直接解释现实,而是为解释现实的进一步理论提供参照系,分析市场资源最优配置的状态,通过和现实的对比,为纠正市场失灵提供启示。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更是如此,它深刻回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向何处去、如何去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基础是人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运动的辩证关系:人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不断得到解放,一步步迈向自由全面发展。简而言之,人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人的发展。从本质来看,这一对关系并非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会存在,而是广泛存在于人类所有的社会形态当中。因此,在因果关系上,未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能是以往所有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中人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相互运动的结果。虽然不同的社会形态距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差距不同,但在向更高层次的演进过程中,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必须是人的发展和生产力发展两者并举,否则就会出现历史倒退,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例外。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具体化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首先要搞好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搞上去了,才能奠定所有发展的物质基础。尤其是作为生产力发展主要推动力的科技创新,越来越依赖资金的投入,我国要成为真正的创新型国家,良好的经济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经济发展也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的更好发展。首先,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立国之本还是执政党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其次,经济发展是由人来实现的,不仅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而且需要人力资源素质不断提高。当前,我国人口众多,但人力资源质量不高,这就要求经济发展必须重点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并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经济发展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最大可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从生存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才能充分发挥出人民的巨大生产力。

因此,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提供了社会发展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明确目标、衡量标尺和完整的方法论,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为实现途径提供了指导。

四、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途径

第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就要有一定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下,市场经济是最为匹配的经济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阶段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因此,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就是通过深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使中国的经济更加自由、更加开放、更加有序、更有活力。在国内,要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纠正阻碍资源自由健康流动的因素,提高市场效率;在国际,做自由贸易的积极参与者、国际自由贸易秩序的维护者和领导者。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更加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等重大战略部署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建立完善公平的分配制度。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要求经济发展成果更广泛地惠及人民,这需要建立和完善更加公平的分配制度。当前从整体上看,劳动要素在分配中的重要性有所降低,劳动者收入增长的速度不能充分体现我国的经济增长水平,这既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也不利于人民主体作用的发挥。要在初次分配中更加体现公平,积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最有利的条件;要建立劳动者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保障劳动者正当争取自身利益的权利,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劳动者更有获得感和满足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三,提高人民群众素质和各项能力,促进生产力进步。一是要提高教育水平。经济发展需要大量人才,这就要求全社会更加重视教育,尤其是科技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的任务,要提供充分的培养场所和有的放矢的培养内容,培养更多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坚持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普及中高层次的教育,高等教育要加大对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二是要完善创新机制,为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有利条件和社会氛围。发达的生产力是人的解放的基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首要任务是推动科技创新。三是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生产力进步。不仅如此,创新者从科技成果转化中获得经济利益,有利于其进行更多的创新,从而形成创新的内生机制。

第四,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马克思所说的政治解放,就是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政治革命,这场革命所要达到的客观目的,就是要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出适宜的政治条件。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必由之路。不仅在国家层面上,在微观层面上同样需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挥作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各类市场主体,无论哪种所有制企业都有义务承担这一责任。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该广泛存在各类经济组织中,让劳动者能够民主决策、民主参与,真正自主决定自己的事务。

第五,构建对人更加尊重的社会。人的解放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能够充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要求社会更加自由、更加平等、更加文明,对人更加尊重,人民的生活更有尊严。对此,必须深化改革,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让全体人民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让人民享受更多的社会服务,生活质量更高,劳动更体面。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研究分析《资本论》中“二重性”图式及其理论张力

上一篇: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境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