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不仅使企业的经济效益遭受重创,还给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很多的负面作用,企业如何在金融危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关键的因素还在于对人才的有效管理和培养上。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在金融危机的环境背景下,为了实现
企业的稳定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与重点是稳定人心,所以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对企业产生一种信赖感。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还要时时刻刻尊重员工的主观愿望,理解员工的困难之处,关心员工的工作与生活方面的问题,及时做到与员工的亲切交流,以此来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培养一种优良的团队精神,这样就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了足够的人力资本,才能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永远处于掌握主动权的一方,抓住每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机遇,加快企业发展的步伐。
二、薪资管理方面
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更加重视对薪资方面的科学管理,这也是稳定员工的关键环节。建立弹性的薪酬管理机制,可以帮助企业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有效调节企业运作的成本,还可以节约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并能够有足够的余地去解决由于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种种问题。建立具有弹性化的薪酬管理机制改变了过去一味通过减薪来应对危机的方式,而是可以通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去合理调整薪资策略,同时还可以照顾到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通常情况下,企业会降低一部分员工的薪酬,补给到企业的核心员工群体中,以实现长期稳定核心员工队伍的效果。
完善行之有效的薪资制度需要制定一个高效、科学的工资标准,还需要建立动态的薪资管理结构,同时配备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这三者的结合才能实现企业的综合效益。
三、提高员工培训力度
企业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承担着和建设者,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企业更要提高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力度,以此来提高员工的整体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增强企业在非常时期的向心力。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每一个企业运行的最终目的,而对于人才的高效管理和培养正是实现这一目的最好的方式,人才为企业创造的价值越多,企业的利润就越高。企业一般都会建立高绩效的人才标准,以便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与评估。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外部人才招聘的机会,但最终没有招聘外部人员而是要加大对内部人员的培养力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企业加大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力度可以带给员工更多的归属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实度,激发其工作的热情。在进行内部人才的提拔上只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就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员工的内在潜能,发挥出每一位员工的优势,使人尽其才,创造出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这样不仅提升了企业员工的自我价值感,增强了专业的技能与知识,还可以极大地推动企业的发展。第二、企业内部的员工比起外来的人才更加熟悉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如果进行新旧交替,短时间内的工作衔接效果会受到影响,而且企业内部的员工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也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从员工自身来看,素质的提升就面临着晋升的可能,未尝不是件好事,从企业角度来看,也可以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
四、领导人的培养
金融危机环境中企业不能忽视对领导人的培养,也即为企业培养储备干部,这样才能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后备力量。
我国的企业要想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有不断地产生具有改革魄力的企业领导人,去引领企业走出困境。然而国内的很多企业并没有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仅仅将人力、财力、物力用于企业的融资、兼并等方面,而未曾考虑到融资兼并之后的企业,究竟有没有长远的接班人的问题,倘若一个企业的硬件环境都非常先进,资金周转情况也不错,但是却没有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那么该企业迟早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机。所以,在金融危机环境下注重领导人的培养也就等于给企业吃了一颗发展的定心丸,建立一个未来的企业领军人物培养的基本标准,同时建立一个企业领导人物的后备队是企业当前的重要任务。
总结:
综上所述,在金融危机的环境子下,企业只有不断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在薪资管理方面进行弹性化的调整,不断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同时做好领导后备军的培养工作,就可以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营造和谐文化氛围,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2]张庆磊.金融危机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化工管理,2009(1)
[3]冯小琼.浅谈金融风暴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之学术观察,2011(7)
[4]于涛,赵娜.金融危机加深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对策略[J].管理观察,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