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欧债危机之后,欧盟存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现今欧债危机的前景不明,在此情况下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极有可能进一步激化。本文分析了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摩擦的影响,之后探索中欧贸易摩擦的产生的内因和外因,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层面上提出了应对中欧贸易摩擦的措施。 关键词:中欧贸
易 欧债危机 应对措施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和欧盟之间一直有着频繁的经贸往来。目前,欧盟已经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自2003年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之于欧盟,欧盟之于中国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着欧债危机的演变,经济增长放缓,内部压力增大,必将导致欧盟与中国的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双边贸易摩擦更加频繁。
随着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不断增长,欧盟与中国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尤其是根据非市场经济反倾销条款对中国造成了不良影响并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以非市场经济为由对我国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我国产品出口受此影响颇大。 在反补贴案问题上,欧盟也是对我国发起贸易调查的主力之一。随着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的调整,除了对我国传统出口产品如纺织、化工产品进行限制外,欧盟还开始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行限制,贸易摩擦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蔓延,中欧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种类日益多样化。
一、中欧贸易摩擦动因分析
(一)从内因看
1、贸易顺差引起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规模每年以高于30%速度增长,同时我国贸易顺差也大幅度增长。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各国都以自身利益为先。这就必然存在贸易利益的争夺。当中欧双方存在着利益失衡,市场争夺等就极易发生贸易摩擦。随着欧债危机不断演变,欧盟经济整体较为低迷,在此情况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却持续强劲,欧盟为了自身经济体的利益,必然会掀起以中国为目标的贸易保护主义。
2、中国内需不足导致出口需求偏大
3、作为WTO成员国,中国还不是很熟悉世贸组织规则
尽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在利用世贸规则处理贸易摩擦方面与欧美国家相去甚远,常处于劣势。再者,中国未像大部分发达国家那样加入区域经济集团,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在面对贸易摩擦时会缺乏伙伴的帮助,自身的反击能力较弱。
(二)从外因看
1、政治和制度因素导致贸易摩擦
自2010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强大起来,必然要运用各种手段来遏制中国的崛起。采用挑起贸易争端的方式来阻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就是他们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贸易争端必然会造成中欧之间贸易摩擦。另外,中国对欧盟国家出口的产品大多为生活必需品,并在欧盟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欧盟国家出于对欧盟内产业的保护,防止中国产品垄断其市场,以及基于稳定原本欧盟国家之间的贸易伙伴关系的考虑,必然会对中国产品出口设限。
2、世贸组织贸易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
①世贸组织的例外规则为贸易保护主义披上合理的外衣。世贸组织为了保护参与贸易的各国的利益,避免缔约国经济由于过度贸易自由化而造成太大冲击,制定了一系列的例外条款,比如:缔约国可以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环境、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特定产业的建立等理由修改、暂停甚至撤销WTO的各项义务。这些例外因为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模糊性,所以贸易保护主义常常利用其来限制产品的进口,导致贸易摩擦的发生。
②世贸组织的非市场经济条款。中国产品因为低廉的价格常常遭受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调查。而在确定倾销程度时,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被承认,则需要引用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作为替代国确定成本数据来计算正常价值,从而来确 定倾销幅度,而不根据我国的原始数据。同时,在替代国的选择上往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有的替代国的消费和价格水平往往远远高于中国,这大大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应付反倾销指控时的自卫能力,致使中国企业蒙受严重损失。 ③WTO 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缺陷,而这种缺陷对于经常作为调查目标国的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危害极大。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WTO争端解决机制耗时太长。目前,从提出诉讼开始,各个环节消耗的合理时间加总长达27个月。对抗风险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从物质和时间方面都是耗费不起的。然而,无论调查结果怎样,起诉国都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这就会给调查目标国带来严重损失;第二,缺乏追溯惩罚措施。WTO争端解决机制没有对于在申诉、裁决和等待执行的合理期限内所发生的经济损失,进行何种程度赔偿的条款规定。胜诉方既没有对败诉方进行追溯惩罚的权力,还要承担诉讼期间造成的各种损失。第三,其他国家报复违约国必须经过WTO的授权,助长了某些发达国家挑起贸易摩擦的嚣张气焰。
3、全球化下的产业转移影响着中欧贸易摩擦
欧盟国家从传统产业入手, 把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一些传统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实施产业转移,随着产业的转移,导致了欧盟的产业空心化,造成了原本具有对劳动力有着较强吸纳能力的产业萎缩,从而致使欧盟国家的失业率增加和经济增长率下降。而欧债危机的发生恰恰又加剧了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的问题。于是一些人把矛头指向了中国的外贸出口行业,一方面欧盟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出于技术保护而惜于向中国出口,另一方面,又以产业空心化为由对中国产品设限。结果就直接导致其贸易逆差的产生。 二、中欧贸易摩擦的应对措施
(一)政府层面的措施选择
1、积极开展外交,加强与欧盟的对话与磋商,尽量争取我国的外贸利益。中国既要与欧盟委员会对话合作又要同各欧盟国家沟通,要善于应用欧盟国家之间的矛盾尽量争取对我国有利的条件。
2、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国家,弱化特殊期内的特殊待遇。中国受到的贸易救济调查中很大部分是反倾销调查。而在反倾销调查中倾销的认定会受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影响。只要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不确定,我国在确定是否存在反倾销时就永远要选择替代国确定的方式,这样中国企业就有被任意确定倾销蒙受不白之冤的可能。在欧盟国家短期内不会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情形下,我们要尽力争取个别产业或个别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
3、优化对欧的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中欧贸易摩擦的案件主要集中在中国拥有比较优势的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上,因此我们需要优化对欧盟国家出口产品结构,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自主创新之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政府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使技术创新的果实能够得到保护。
(二)行业协会的策略选择
行业协会在贸易救济诉讼中发挥的更多是沟通、协调的中间作用。要达到更好发挥行业协会中间作用的目的,行业协会需要更好地上传下达,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并且及时给与企业帮助。其次,行业协会还要重视自身的建设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做好准备。第三,要不断完善对企业的服务。行业协会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给与企业需要的与贸易救济诉讼有关的贸易知识、法律法规的服务。
(三)企业的策略选择
1、企业要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中国的企业在面对欧盟国家对中国企业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时,只有积极应诉才是真正的应对之策。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案件需要企业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贸易摩擦,同时积极配合案件的调查,并尽力申诉,努力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
2、熟悉欧盟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利用世贸争端解决机制解决问题。面对欧盟国家对中国提起的贸易救济诉讼,中国企业积极应对的同时还应通过政府、国外企业、第三国等渠道了解欧盟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政策和程序,不断地关注欧盟发布的与本企业出口产品有关的政策、条令、法规,以便较快调节企业的生产,适应欧盟市场尽可能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对欧盟贸易的顺利进行。世贸组织确立的非市场经济条款能够被欧盟国家随意利用来确定我国倾销,同时我国企业在贸易救济诉讼中也可以向世贸组织调查组积极申请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世贸组织设定的很多例外条款也可以为我国企业所用,中国也可以对欧盟国家疑似倾销和存在补贴情形的产品向世贸组织发出调查申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提高产品的质量,走品牌化道路。中国出口到欧盟国家的产品大部分是价格低廉的产品,大量产品占据欧盟大部分市场的同时也极易引起贸易摩擦。中国出口企业要尽量转变过去的以价格取胜的策略改之以以质取胜的策略,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强对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
4、部分企业可以对欧直接投资。中国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对欧盟的贸易顺差,贸易顺差一定程度上是中欧贸易摩擦的直接根源。中国企业对欧盟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可以让中国企业的产品就地生产就地消化,也就不存在贸易顺差问题,从而能够减少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
参考文献:
[2]高小寒,理性看待中国贸易摩擦现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8月,第八卷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