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人民币区域化的新进展及发展态势

2019-02-02 19:57:44浏览:53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摘 要: 经过几年的推动和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区域化进程缓慢而实质性地向前推进。文章认为,除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

摘 要: 经过几年的推动和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区域化进程缓慢而实质性地向前推进。文章认为,除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外,鼓励采用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中广泛计价,再推进人民币作为主要的结算货币,稳步推进人民币作为债券的计价货币。未来五到十年内,人民币仍应将主要目标确定为亚洲区域内广泛使用和流通的货币,尤其是作为跨境贸易的主要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并初步形成人民币计价的开放式金融市场框架,为实现储备货币功能创造市场条件,也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成为亚洲地区关键货币打下基础。

关键词: 人民币区域化,外汇市场,区域经济,国际货币

当前,除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外,应鼓励采用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中广泛计价,再推进人民币作为主要的结算货币,从而稳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一、人民币区域化的进展

经过几年的推动和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区域化进程缓慢而实质性地向前推进。其主要表现为: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的使用和流通正在进一步扩大,无论是使用的规模还是流通的领域和地区,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人民币在亚洲区域内发展成为广泛接受的货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地域上,港澳台成为人民币流通最为活跃的地区,东南亚的缅甸、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次之,中亚国家及蒙古再次之。在流通领域上,则从人员往来、旅游、日常消费、留学、探亲等方面扩大至边境贸易乃至经贸投资等领域。

在老挝东北地区,人民币甚至替代本币流通,最远深入到老挝首都万象一带。在中缅边贸中,每年跨境流动的人民币达10多亿元。人民币可在越南全境流通,越南国家银行已开展人民币存储业务。人民币还在中亚五国、俄罗斯和巴基斯坦流通。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人民币跨境流通量最大的国家,达10多亿元。在蒙古,人民币已被作为主要外国货币,蒙古的银行已开展了人民币储蓄业务。人民币现金交易量占双边边境贸易量的三分之一多。当然,人民币跨境流通量最大的还是香港地区,人民币现钞实际上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自由兑换,银行、找换店开展人民币现钞兑换,银行还开展了人民币存款和人民币信用卡的支付业务。人民币在香港甚至已开始作为储备货币,用于金融资产的定价和投资,如中国境内的商业银行已开始在港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债券。

虽然人民币还未实现自由兑换,但上述现象表明市场中的确出现对人民币的较大需求。其中,较为现实和主要的需求体现在计价和结算功能上。事实上,在周边地区的经贸活动中,人民币已经开始作为区域结算货币而成为周边地区边贸结算的主要币种之一。由于对外贸易从签订合同到结汇,一般存在几个月的时差,如果用美元报价,随着汇率变动,利润就会遭受损失。而如果采用人民币计价,由于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且存在持续升值的预期,就基本上可以锁定货款的结汇风险。电子商务经营商阿里巴巴公司的近70万国内供货商绝大多数已不再采用美元为非美国相关交易的计价货币,供应商转用欧元、英镑、澳元或人民币报价。外商也开始逐步适应这种计价方式,如一些日本的公司甚至中东地区的公司就部分采用美元计价、部分采用人民币计价的折中办法。尤其是在东亚区域内贸易中采用人民币报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此外,台湾地区也在日常消费和小额贸易的支付中开始大量接受人民币,并实现人民币与新台币之间的现钞兑换,这为促进两岸经贸往来和交流提供了金融支持手段,也为扩大和深化经济金融联系创造了新的领域。

二、当前推行人民币区域化进程恰逢其时

麦金农认为,东亚经济体由于相似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其实已经陷入了汇率困境,这是造成金融脆弱性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是目前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效性出现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走出这个困境的办法既非简单地实行汇率自由浮动,也非迅速地开放剩余的各个资本项目,实行资本跨境自由流动,被动地进入国际金融体系之中。笔者认为,应借此机会,推进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要成员,发挥中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影响,谋取一定的地位。各种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受到置疑,以及一再出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作为世界性的经济大国,完全依赖和被动地接受既有的制度框架,政策制定的独立性会受到侵蚀,将付出难以估量的高昂代价,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内部失衡和内外失衡问题。因为长期而言,汇率调整对贸易、投资及微观层面的资本收益率、现金流量等的实际影响有限。面临着全球性的持续通胀以及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减缓的压力,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出来。如何挖掘调控新思路,探索改革新途径,已经迫在眉睫。

除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外,鼓励采用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中广泛计价,再推进人民币作为主要的结算货币,稳步推进人民币作为债券的计价货币,应该成为消除金融脆弱性的主要金融因素。采用本币计价和结算的主要益处在于减少对美元等外币的依赖,结合取消强制结售汇制度,将从根本上消除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积累过多的压力。国内的调控和改革压力都为推行人民币区域化提供了内在动力。

仍在蔓延和持续的美国次贷危机在很大范围内及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元的国际信用,动摇了投资者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信心,从而为资本流入亚洲新兴市场地区提供了机遇,也为人民币扩大国际影响、增强国际间的信用水平、提高国际地位、有效说服外商接受采用人民币计价等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而欧元、日元也将保持一定的强势,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美元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但要警惕的是,美联储如果持续采取降息政策,将名义利率降低至零的水平,导致美元持续贬值,加剧石油价格上涨,造成全球性通货膨胀,日本等国的经济也将面临衰退局面,资本回流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包括流入中国的热钱都可能因此而流出,造成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外部经济体的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为人民币扩大国际空间、促进区域一体化创造了一定条件,提供了战略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的60%以上是在亚洲区域内进行的,其中,52%左右是在港澳台地区进行的,而且这些地区的经济体对境内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尤其是港澳台地区与大陆地区存在明显的产业联系,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强,从而为人民币在该区域内作为计价货币、结算货币乃至储备货币,并率先成为关键货币奠定了实体经济的基础。

三、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的主要障碍

当然,应该看到,虽然美元持续大幅贬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民币的使用和流通,也有利于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进程,但由于人民币的不可自由兑换,境外的交易者难以获得人民币,更无法通过银行系统实现支付结算和清算过程,全面推行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和障碍。

首先,这主要是由于美元仍然是主要的国际货币,在国际经济贸易的计价和结算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对亚洲区域外的贸易活动绝大多数都采用美元计价和结算,而且美元计价的金融资产市场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金融市场。

其次,缺乏相应的交易和支付信息系统以及支付结算系统,为银行和交易者提供支付结算信息,使得人民币在短时期内还难以在银行体系内实现支付结算。即使是国内的银行机构为境外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融资,也缺乏相应的支付结算信息,难以提供基本的交易和支付数据服务。

再次,银行部门与金融市场的改革也远未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同时也制约了人民币的亚洲化进程。此外,银行及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缺乏与人民币亚洲化、国际化战略配套的考虑。

最后,人民币与亚洲区域内经济体的汇率协调也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缺乏必要的战略,以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及金融合作进程来促进人民币的亚洲化、国际化进程。

因此,未来五到十年内,人民币仍应将主要目标确定为亚洲区域内广泛使用和流通的货币,尤其是作为跨境贸易的主要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并初步形成人民币计价的开放式金融市场框架,为实现储备货币功能创造市场条件,也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成为亚洲地区关键货币打下基础。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境外投机资本进入中国股市蕴藏极大风险

上一篇:

港口岸线资源代际转移的利益补偿机制比选与设计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