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谈事业单位债务风险的解决之策

2019-02-02 20:41:31浏览:94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

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摘要: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日常运营过程中突出公益性的特点,因此其不像普通的经济组织一样具有很强的经济激励和盈利要求,但同时这样的特点也给事业单位带来了独特的债务风险。事业单位的债务风险主要来源于日常经营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经济往来形成的债务关系。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我国事业单位存在着较大的债务风险。探讨我国事业单位债务风险的成因和特点并提出对策建议,关系到我国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事业单位 解决之策 债务风险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很多事业单位日益庞大的开支渐渐难以通过合理的收入来支撑,盈利能力的欠缺必然导致事业单位负债的增加,渐渐增大的债务负担影响了事业单位运营效率的提高,甚至有债务风险爆发的可能性。同时事业单位由于其会计工作的缺失难以对事业单位的债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增大了事业单位债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因此,当下我国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有效地解决事业单位面临的债务风险问题。

二、我国事业单位存在的债务风险问题

(1)缺乏债务风险管理意识。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存在的各种债务风险隐患和整个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风险管理意识缺失息息相关,这也是事业单位资金配置不合理、运营效率低下的主要根源。首先就是各事业单位的领导因为在管理决策过程中过于重视自己在任的绩效,导致很多决策表现出了明显的短视化特征,忽略了对事业单位的长期规划,因此在资金的周转上也表现出了过于短视的问题,从而使得事业单位的发展走向了恶性循环,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职能作用的发挥。另外,从基层员工的思想上,也缺乏对事业单位可能存在的债务风险问题的预警意识,思想上疏忽防范,很多债务风险的爆发都是由平常运营过程中的一点点小疏忽累积起来的,因此基层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的缺失很可能导致事业单位暴露在巨大的风险敞口之下仍不自知。另外,由于事业单位在创收能力上的欠缺使得其经常要面临短期的资金周转,缺乏相应的风险控制意识必然会使得事业单位在资金周转中出现资金周转失灵的情况,从而爆发债务风险。

(2)事业单位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它包括一系列制度层面的政策措施,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对内部控制的实施做出了具体的指引。内部控制作为社会组织进行高效管理、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也应该成为我国事业单位解决债务风险的有效方法。首先内部控制可以对我国事业单位的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控,及时预警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迹象,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债务风险的监控既可以反映事业单位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能够对事业单位内部的情况变化做出相关的风险预警。另外,有效的内部控制还能够及时对事业单位面临的风险情况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健全的监督机制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事业单位资产流失的现象。然而我国事业单位的现实情况却是缺乏比较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财务部门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违法乱纪现象频发,使得事业单位很多债务责任不明,随时都有爆发财务危机的风险。

(3)缺乏必要的债务考核机制。我国事业单位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的治理机制,因此出现了很多制度性的治理难题,事业单位面临的债务风险就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债务考核机制造成的。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我国各事业单位内部一味关注自身经济收入,对于债务的控制缺乏有效的控制,因此使得整个单位的债务日益增长,形成了潜在的风险。而这种现象的形成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在考核机制上一味追求收入而忽视风险,使得事业单位面临很大的债务隐患。另外,我国在事业单位日常的考核过程中表现出了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方法不科学等漏洞,难以对相关风险责任人进行有效的制度约束。而事业单位的继任管理者往往缺乏对上任管理者留下的坏账处理的积极性,这样长期下来形成恶性循环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极为不利。

三、解决事业单位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1)加强事业单位人员的风险教育。针对我国事业单位内部人员普遍缺乏的债务风险意识,有必要全方位地、针对性地对事业单位人员开展债务风险教育,提高我国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首先,要加强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财务法规教育,无论是高层管理人员还是基层工作人员都应该提高对财务法律法规的学习力度,提高在日常工作中的风险控制水平,避免因为人为的疏忽而给事业单位带来不必要的债务损失。另外,就是从思想层面上加强我国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债务风险规避意识,提高资金管理水平的效率,在日常的工作中随时留意可能导致风险的管理漏洞,树立起事业单位全体人员的忧患意识,做到事业单位全体人员随时防范债务风险的水平,通过提前预警制定必要的措施将债务风险遏制在摇篮阶段。

(2)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我国事业单位普遍面临较大的债务风险与其自身的管理水平不高息息相关,尤其是跟一些先进的大型企业相比,我国事业单位无论是在制度设计层面还是组织构架层面都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而造成事业单位面临债务风险的制度原因就在于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机制,由于内部管理制度的缺乏使得我国事业单位在债务风险的防范上缺乏必要的手段可以运用,而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对于事业单位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水平具有天然的优势。所以我国事业单位当下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内部控制管理的层面来优化业务流程,确保各工作环节之间的权责明晰,有效制衡。在各部门形成有效制衡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和交流,通过各部门之间的高效配合来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另外,在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上要加强内部控制的约束机制,尤其是通过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加大对资金运转环节的监督和干预,确保事业单位的资金配置合理高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金流失现象,降低事业单位债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完善事业单位的债务考核机制。完善的债务绩效考核机制不仅仅是防范事业单位债务风险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激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避免由于事业单位的高层领导变动给事业单位运营带来的不稳定性,保证事业单位长期稳定的健康发展,有效发挥其社会职能。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债务考核制度,通过一定的债务考核标准来约束相关举债单位责任人的财务管理水平,通过监督其债务偿还能力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绩效评价,防止出现举债不还或滚动举债的局面。另外,还应该将债务定期清理制度化,摸清事业单位各部门的负债情况,随时掌握单位自身的债务水平从而做到有效管理。最后就是要通过建立必要的奖惩机制使得事业单位的相关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防止各种约束激励制度形同虚设。明确具体的责任人,保证债务管理水平好的工作人员得到相应的激励,而对于举债不还导致事业单位面临巨大债务风险的责任人进行相应的惩罚,从制度上保证事业单位债务的按时偿还,避免债务风险的影响扩大化。

参考文献:

[2] 崔治文,刘丽,周世香.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与规避[J].会计之友,2012 (08).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浅论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计量与管理

上一篇:

PPP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探究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