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知识经济引领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众化高等教育在20世纪末应运而生。据统计,截至2014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37.5%,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高等教育的外部制度环境不完善,政府部门普遍存在越位和缺位现象,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不均衡、课堂教学质量的总体状况不足以令社会满意、毕业生就业与企业用工荒同时存在等问题,都影响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呼唤着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等文件的下发,为推动高校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为地区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提供了建设思路,高等学校的应用型转型,深化校企校企合作、实施产教融合,既是推动高等教育向应用型转变、深化综合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服务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又是高校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发展、主动服务地方需求、增强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旅游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旅游管理专业只有通过转型发展,才能真正增强为经济社会和旅游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旅游行业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促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提高质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旅游管理专业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解决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问题
“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中央一系列“优化组合”的政策,推动不同类型高校的旅游相关专业在各自的定位中改革创新,有效避免高校办学定位不明确、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衔接的现象。
(二)解决旅游专业教育的实操脱节问题
在德国,60%以上的学生选择双轨制职业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育投入;在日本,“工匠达人”是很多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国内院校可以借鉴德国和日本的经验,采用政府主导、行业企业通过融资的方式,改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致力于突出“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创设,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应用能力。
(三)解决旅游行业供需不对等的问题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毕业生人数超过749万,仅次于2009年,成为就业压力的第二个高点。然而,社会又存在大量的企业“用工荒”现象。2015年7月,浙江省企业总需求人数为60.3万人,而同期的求职人数只有35.4万人,用工缺口达到25万人。就旅游行业而言,2008-2013年中国旅游行业总收入复合增速达20.5%,同期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复合增速达35.3%,年均增速高于行业总体增速约15个百分点。随着中国在线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在线旅游市场整体交易规模的增长趋于平缓,但在线市场渗透率目前较低、上升趋势明显,本文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在线旅游市场仍将保持高于行业总体增长的增速运行。基于国家旅游局的预测(2020年国内旅游收入10万亿元、入境旅游收入800亿美元),中国旅游行业总收入2013-2020年复合增长预计约19.7%,由此可见,在线旅游市场2020年以前将至少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前景无限宽广。然而,受到旅游行业“低门槛、宽口径”这一特征的影响,许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没有在行业内就业,而很多外专业学生选择了旅游行业就业,造成了旅游教育的相对“产能过剩”问题。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应充分遵循和利用好国家建设一批应用型专业的政策,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主动服务地方经济,贴近行业;以服务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为突破口,培养一批具备鲜明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解决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为目标,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设置、调整、建设学科和专业,破解人才培养的供需对接问题。
(四)解决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问题
笔者认为,教法不当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不高的真正原因,集中体现在旅游管理专业办学模式类似、缺乏亮点、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设置缺乏弹性等方面。旅游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把重点放在教学上,正所谓“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学,改到痛处是教学”。
三、旅游管理专业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
为了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旅游管理专业应在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问题上更好地与行业对接,实践教学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模拟实际工作情境提升学生的业务素质和职业胜任能力,从而使其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为此,当前国内各高校都在不约而同地开展各类校企实践教学活动,教育部也着重强调高等院校在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要承担起更为重要的责任。然而,纵观当前国内各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改革举措,还有很多院校与专业都停滞在模拟操练阶段,造成国内本科院校在大学生职业胜任能力培养方面距企业的实际要求有很大差距,大学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体系、目标要求与企业运营的现实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深化旅游教育供给侧改革,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与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一)明确“协同育人”路径,解决主体要素的定位问题
1.明确“协同育人”路径1971年,德国学者Heken首次提出了“协同”的一词,用以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联合产生的“1+1>2”的效应。自此之后,协同的理念被经济、管理、科技、教育作等领域广泛应用。协同育人系基于协同理论提出,是指各育人主体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主体间的壁垒问题,实现深度合作,通过协同体的整体最优化,实现各自的最优发展。协同育人体现了高等教育的系统性特征,核心是育人,路径是协同,即通过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协同育人”主体要素的协同,达到人才培养和使用的目的。“协同育人”想取得成功,不仅要找到各要素之间的利益共同点,更要形成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的长效机制,形成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联动互通。作为应用型极强的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是符合其专业自身发展规律的育人模式,即在政府政策引领下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推进”的协同运行机制,有效配置各方资源,合理构架各方利益,切实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政府主导是指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进行宏观指导;行业指导是指与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标准;企业参与是指企业通过自身文化和人才建设,主动通过投融资与高校形成共同开发建设专业、共同开发建设课程、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及共享人才资源和共同开展技术服务;学校推进是指统筹规划产学研合作,依托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与行业、企业开展“协同育人”。2.明确“协同育人”各主体要素的定位①政府的定位:要将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工作落到实处,需要政府在立法、财政等方面的支持,做好校企合作的推动者、利益关系的协调者、培养过程的监督者和培养成果的评估者的角色。②学校的定位:学校要主动了解行业、企业需求,根据需求方要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把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纳入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建设课程、协作开展教学任务、协同开展岗位实习实训,满足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学校教师要主动向“双师型”身份转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参与生产、管理、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等环节,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③行业的定位:行业协会在政府和高校之间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第一,要协助政府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情况。第二,要通过发布人才、技术需求信息,制定职业标准,为企业提供发展范式,为高校提供人才培养的指引。第三,要参与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制订,引导高校办学贴近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的对接。④企业的定位:企业要转变对人才储备工作的认识,主动融入高校教学,全面参与高校的教学活动,开展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建设课程、提供兼职教师、接收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等工作,服务高校人才培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积极为自身的产品研发、工艺改进和职工培训搭建平台。3.明确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情况及旅游业发展现状,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现代旅游管理理论素养、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验实践能力、职业胜任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和一定国际视野,能在旅游相关行政管理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经营管理、规划、策划、服务、教学与培训等工作的旅游管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体现了专业的应用性特征,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在培养目标定位中强调学生通过对旅游管理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训练,形成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从事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因此,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开放式”“定制化”培养,紧密与旅游行业接轨,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发挥“协同育人”的优势,解决“职教疲软”问题
解决“职教疲软”的问题,除了构建严谨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外,最关键的是理清实践教学体系的脉络。对此,旅游管理专业应采用“行业调研,明确需求——理清思路,明晰脉络——构建体系,监督反馈”的逆向思路,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解决“职教疲软”的问题。1.深度融合,解决“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以促进校企共赢发展为动力,以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为途径,通过校企深层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搭建专业实践能力的多功能培养平台,培养适应文化创意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学科及专业基础扎实、思想素质好、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人才;实现高位就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全面接轨,解决生产力转化问题首先,课程设置适应社会生活,满足行业需求,坚持理论技能性和行业实操性的融合。其次,授课内容能紧随旅游产业发展的变化,根据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达到动态匹配状态。第三,由行业主管来校授课,结合顶岗实习实践,开展具体案例讲解和实战,让学生有机会在学期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解行业和企业的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拓展学生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第四,在教学评价方面,构建由学生、教师、校内外专家、校友、相关行业人士等不同群体组成的五维课程评估体系,以课程评估机制引导课程内涵建设,加强课程质量监控,主动、有效地解决实际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反思,提高教师水平和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第五,完善课程反思环节,例如,经过两年的探索,本文认为应依托专业课程开展就业指导,将就业能力提升融入专业能力培养中,融入大学学习的全过程,根据将行业企业发展前沿融入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师要主动将课程建设融入行业发展,采用新方法、新手段、新案例,使课程建设适应行业发展。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的全面接轨,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学生毕业后即能上手,节省了企业的岗位培训环节,实现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全程协同,加快了生产力转化效率,解决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问题。
(三)拓展“协同育人”的外延,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在推进旅游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遵循旅游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建立满足政、校、行、企等多方主体需求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政策、人才、技术、资金、设备、信息”等资源在高校协同育人过程中的最大效益,从而真正实现协同育人、合作共赢的目标和任务。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发展战略,正是迎合了政、校、所、企结合人才培养的新机制,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以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机制,建立起互利共赢的需求动力机制、协同共建的资源配置机制、规范有效的动态协调机制和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以行业与职业需求为基础、涵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融汇刚性知识与经验知识的复合性、动态性、前沿性的知识结构,以行业适应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内涵的能力结构,以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职业素养,及遵纪守法、仁爱、诚信、社会担当、团队合作等基本品德规范为内涵的综合素质,从而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解决“上手慢、技能差、素质低”等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顺利就业,解决高校“产能过剩”的问题。
(四)完善“协同育人”的机制,解决“提高质量”的问题
1.引入评价机制
根据旅游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应建立符合旅游人才培养规律的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教学评价体系,其中,评价主体应包括学生、教师、校内外专家、校友、相关行业人士,实现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统一。评价标准应当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基本条件,构建符合行业企业发展的动态标准。评价方法要依据专业特色做好指标的赋值和权重的确定,重点探讨学生培养效果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评价结果要对专业人才培养形成有力支撑,能够依托评价结果发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板,形成稳定有效的自我革新机制。
2.实施项目拉动型人才培养
在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素养与能力拓展相结合、知识推动与项目拉动相结合,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得到具体旅游项目规划与实施的实践锻炼,参与到旅游资源规划、旅游志愿者服务、智慧旅游项目开发的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应用型水平,提高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项目拉动在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总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下,旅游管理专业依托校企深度融合、开展协同育人已成为旅游本科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经之路,只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明确“政—校—企—行”四方定位,不断调整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切实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旅游行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