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ERP视角下制造业成本管理问题探究

2019-02-02 22:46:33浏览:54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日新月异,在经过2001年的“入世”之后,直到十几年后的今天,我国市场经济基本处于一个较高水平。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日新月异,在经过2001年的“入世”之后,直到十几年后的今天,我国市场经济基本处于一个较高水平。制造业作为我国传统的支柱性企业之一,顺承市场经济的发展,调整自身经营方式,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改变其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为了提升管理效率,制造业企业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避免呆板的成本管理,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自身实现良性发展。作者借此出发,结合ERP理论,对制造业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一些解决对策和ERP系统对企业成本管理的作用,希望能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成本核算;内部控制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成本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系列举措。成本管理的存在强迫企业为自身制定发展文案,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展开,为企业指明了准确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具有可以集成产业经营信息的特点。当代成本管理主要进行成本驱动,明确实现价值定位和战略互动,形成密不可分的体系,让企业适应市场的变换。在成本管理方面,必须制订有效的管理计划,明确成本管理方法,了解影响成本管理的因素,促进企业发展。

一、制造型企业成本核算现存的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费用分配标准

现今,我国大多数制造型企业都存在产品成本分摊差异的状况。这些企业的分摊流程不够精细,没有对人工制造经费仔细考虑,严重阻碍了成本分配的正常进行。同时还存在制造费用分摊方式不合理,无法准确、及时反映成本费用的情况。有些制造企业选择依据工时系数的方式分摊制造费用。财务部一般需要根据产品设计标准工时再结合实际产量计算出的实际工时,计算出实际与设计的工时差额,最后按照工时差额分摊制造费用。这种依靠人为经验的方式显然不能反映出真实的成本情况,也不能使成本费用得到合理分配。

(二)企业内部成本核算人员的素质不高

一方面是个人基础素质上的缺陷,主要是指品德水准和法治观念等的不健全。拥有一个好的个人品行不仅能使自身在职场如鱼得水,对于财务人员来说,这也是他们的工作保障。同时好的道德品行也是财务工作者有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热情高的前提。而法律法纪是成本核算工作展开的保障。不过就目前而言,我国制造企业的部分高级财务人员的法治观念并没有达到业务水准。其次个人职业能力缺陷主要存在于管理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方面。成本核算人员不同于普通会计人员的一大特征是他们掌握的权力更大,这就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高等教育背景,英语流利,良好的沟通能力,娴熟的财务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熟练的电脑运用,良好的协调能力,熟悉西方会计,熟悉有关中国法律,才能完成其自身职能目标。职业能力的缺陷对高级财务人员的职业目标完成更具有破坏性。

(三)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的划分不尽合理

完工产品成本是指:是指企业一个生产周期后生产的所有产品已全部完工,并且时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总额。在产品成本是指:在产品成本是指还没有完工的产品所应当负担的成本。期末在产品则是指一个生产周期中为完工的产品总量。期末在产品数量很少或期初期末在产品数量基本相等的,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当期发生的产品费用,全部作为产成品的成本。如果产品成本中,原材料比重较大,也可以只按原材料计算在产品的成本。在产品成本计算正确与否,对产成品成本的正确性影响很大。因此,制造业企业须严格分清在产品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之间的界限,不得任意提高或压低在产品成本,以免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二、实施ERP后的制造型企业成本核算的完善措施

(一)重视并强化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

首先需要提高公司和软件制造商的联系频率,尽可能的提升ERP系统在公司制造的效益。在上限运行阶段的成本增加是无法避免的;其次,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发展需求,完善成本管理版块。ERP系统操作复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能会经常出问题,因此企业必须两相结合,实现对成本管理的流程管控。

(二)建立健全微观成本管理体系

首先要合理调整标准成本,缩小成本差异;其次要强化车间成本核算,提高成本信息质量;再次需要加强公司新产品的开发成本核算;然后根据公司实际运行状况调整ERP系统,使成本细化管理;还要规范操作ERP录入工作,加强培训,减少误差产生;最后调试并优化系统功能,提高系统和成本管理的结合水平。

(三)提高成本核算人员素质,杜绝弄虚作假现象

企业高层需要建立严厉的惩罚制度以此来震慑心存不良居心的财务工作者,二要优化举报奖赏机制鼓励大家对不良行为的检举,三要设立独立与一切部门外的监察部,由企业董事会直接领导负责对成本核算人员的时刻监察。

三、制造企业应用ERP前后的对比

作者根据三年时间的走访调查,对制造型企业实施ERP前后区别有了以下发现:大部分中国制造企业在应用ERP系统后,营业能力,收款资金和流动资金周转率还有员工的工作效率都有一定提高。但是在ERP前后,制造型企业的盈利没有明显提高。本次作者观察周期不长,ERP系统带给企业的利润提高也许需要一个较长周期。

四、ERP的实施在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中所起到的作用

内部控制也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ERP系统对企业的内部管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购环节。采购业务作为企业进销存的进口管理,是所有资金流的起点。资金的流出能否带来相应效益,同时能降低采购成本,对企业来说,是保持持久竞争力的根源。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管控。其重要性是显著的2、库存管理环节。库存管理,也是ERP系统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控制库存、准确确定安全存量和实时存量,是库存管理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仓库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牢的保证。3、生产管理环节。生产,企业是将材料和劳力转化成为产成品的过程,对生产过程中的管控,特别是产成品的材料管理,对于成本的控管和利润的创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销售环节。销售业务,是进销存的出口管理,是企业资金流实现的最后环节。企业只有存在销售和回款,才是实现资金流的完整过程。

五、结语

本文中,我们从ERP视角下,另辟蹊径挖掘了传统制造企业成本管理面对的的新问题和对策。另外论述了基于ERP系统下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和传统成本管控不同之处。最后论述了ERP系统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势所在,希望此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喆.ERP环境下烟台FY机械集团标准成本管理的改进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

[2]谌馨.ERP系统下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改进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

[3]任超.制造企业ERP实施策略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3.

作者:王娅单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论工商管理国际化教育革新范文

上一篇:

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现状与模式分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