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会计准则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国家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需要。在开展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国家的根本利益,以正确处理国家与国际之间的矛盾,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国际趋同准则,以帮助国内企业展开多层次的海外经营,吸引外资,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与欧盟、美国等国家都建立了会计等效准则,并且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以及会计准则趋同等效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且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
一、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
1、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具体体现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具体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会计具体准则的趋同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更加注重公允价值的应用,但是由于我国的会计准则几乎不涉及公允价值,所以,在实行国际准则趋同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我国的经济的实际发展现状,在修订之后的会计准则中在债务的充足、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等方面实行公允价值。除此之外,在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方面,也逐渐实现了国际趋同。比如,《国际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中的相关规定与我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都强调实质性的控制。其次,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结构上与国际财务报告的准则基本趋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可以包含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其中基本准则对整个会计准则体系具有重要的统领作用,应用准则时对具体准则的补充。最后,在我国现在的会计准则中,依然是以原有的会计准则为主,逐渐实现国际化;我国会计体系的一大特点是现行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最后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渐进式趋同。
2、 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
我国实施会计准则趋同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国际等效。所谓会计准则等效,是指国内的企业在实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地区上市,不需要对会计准则的报表进行二度修改,而只是根据个别项目的需要适当的调节。比如,依照欧盟委员会规定,按照第三国家会计准则编制出的财务报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报表相比时,投资者都会做出相同的投资决定,这种情况就可以视为国际等效。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国际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实施国际会计准则等效对国内企业的管理理念、内部控制以及会计信息体系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要实现完全的国际趋同,实现与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会计准则等效,还需要我国进行长时间的努力。
二、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应该注意问题
在当下国际经济的特殊会计环境下,在制定会计国际趋同准则时不能一味的照搬国际会计准则,而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确保准则的制定符合国家的基本利益。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加强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以确保国内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适应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通过相关法法律法规制约监督管理会计体系以及运行机制,让会计准则可以在我国顺利实施。此外,还应该及时关注国际会计化的发展,增强国内会计监管的多样化,不断提高我国财务制度的规划化建设。
其次,在我国企业推行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推行办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不同企业的发展规模、所有制结构以及内部的经营结构都存在很大差异性,如果不顾及企业的特殊性,而一味的在所有企业内部推行会计准则的国际化,都可能会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最后,尤其应该注意加强与各种区域性联盟的会计合作,欧盟地区在区域会计协作方面是会计国际化的一个典范。这对亚洲各国合作建立完善的亚洲会计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建立亚洲国家会计合作之后,不仅可以打破传统上由欧美国家主导国际会计体系的问题,而且可以不断提高亚洲国家的整体会计水平,在国际上维护自身的利益,最后让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更加客观公正。
结语:
任何一个国家对会计准则的变更,都会对国内以及国际上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在建立会计国际趋同准则时,必须要审慎行事,一方面要认识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利于本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带动国内企业与世界结构,吸引更多的外国资源;另一方面,也应该立足于本国国情,进一步加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并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的作用,为国家争取而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