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大熔炉之中,中小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能够存活下来,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显然,实现会计信息化是快速提高竞争力的一种途径。
一、现状的分析
1.应用程度不均衡。由于企业各自信息化水平和重视程度不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应用程度参差不齐。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于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应用程度高,发展也快;反之,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会计信息化的应用程度明显比较低,发展也就显得相对落后。
2.缺少信息保证和风险防范的机制。在现代中小企业中,受到发展前景和待遇的影响,综合型的人才是十分少的,再加上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对在信息环境下生成的财务信息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保障,有时甚至会导致信息的泄密。此外,对于企业内部以及外部所发生的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没有合理的处理应急的机制以及风险防范的机制,最终导致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不能及时弥补漏洞,制约企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高层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高层的认知和决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高管们并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实施会计信息化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经济效益、促进发展的重要性。只是一味的考虑眼前成本,为减少支出,依然采用手工的记账方式来经营。即使有些使用了会计软件的,也仅仅是为单纯记账,没有透彻理解会计信息化的内涵,更没有把它作为系统性的工程来构建。会计信息化的实施需要高层给予财力、物力以及人力的投入,其回报是可观的。
2.缺乏复合型人才。为节省开销,许多中小企业选择了代理记账。但是,代理记账的多数会计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会计信息化的专业培训,对于会计信息化在运作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不到及时地处理、解决。同时,专业计算机的人才又缺乏会计知识,维护时往往联系不到实际会计工作的需要,从而造成一定的风险。
3.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手段和技术还有很多是停留在过去的低水平,没有与时俱进的修改和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一些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健全,权责分离没有做到位等等,这些不仅不能为实施会计信息化提供配套的环境,反而会制约企业的发展。
4.会计信息化管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对于已经实施会计信息化的中小企业,他们的目的更多只是为提高记账的效率,克服手工记账下的缺陷。很少利用会计信息化的管理功能,采购、生产、销售三大模块在实际中被忽略不存在,几乎没有发挥任何管理作用。这对于中小企业是一笔巨大的浪费,它们能够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需求,应充分利用资源。
三、解决对策
1.提高认识。作为中小企业的高层,应当不断更新观念与认识,不断学习会计信息化。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付诸于企业管理的实践;在外部,作为政府应积极地帮助中小企业的高层和人员转变认知,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水平,这对中小企业和我国的发展均有促进作用。
2.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会计信息化的人才既要精通会计,也应是计算机的精英。首先,加大对会计信息化的教育力度;其次,加强对中小企业高层和人员的培训,从而提高经营和管理的水平;最后,加强内部人员对专业和管理双重知识的学习。
3.完善与加强内部控制。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石。在岗位设置上,采取职权分离方式,同时还要强调对授权审批的管理,从而实现人员之间相互的牵制和相互的监督。明确各自的分工,把责任划拨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对于经济业务处理中存在的疏忽、产生的漏洞和舞弊等现象的发生。同时,按照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实际需要可以设置特殊岗位。
4.充分运用会计信息化的管理功能。管理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向信息需求者及时地提供业务信息,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会计信息化下的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交互使用;可以汇总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从而及时对内对外提供信息;可以极大的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依据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化给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会是巨大的。中小企业在实施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还要在采购环节、生产环节、市场营销环节、人事以及审计等部门里加强信息化,这样便于实现信息的高速共享与传输,可以完整、及时地记录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和事项。会计信息化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应当作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必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