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下,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整体面临着压缩产能水平和优化产能结构的历史任务;同时,在新常态下更要重视对企业资金的有效使用。可见,不断完善和强化企业资金的配置绩效,已成为企业管理者所应认真面对的课题。
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G的内在逻辑可知,企业生产资金在时间维度上先后经历了要素采购、产品生产、产成品销售等三个阶段,且该类型资金在空间维度上还需同时存在于这三个阶段上。另外,作为积累基金、福利基金等职能而存在的资金,也需在遵循保值增值原则下来充分发挥它们的效益。这就意味着,优化企业资金配置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当前实体经济发展困境来看,需要着力对生产资金(以下简称:资金)的配置展开研究,从而这也就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一、企业资金在配置中所面临的挑战
植根于现实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企业资金在配置中所面临的挑战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金预算方面
资金预算构成了资金配置的计划环节,这项活动在要素采购、产品生产、产成品销售阶段都存在。但正如行业内部所公认的那样,资金预算面临着测不准问题,这就使得资金使用绩效在一定程度被抑制。另外,受到消费者市场预期的影响,在市场需求拉动下也将增大企业资金预算的不稳定性。实践表明,随着众多企业在寻求外源性资金供给难度的增加,提高内源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已是必然的选择。
(二)资金使用方面
根据笔者的实际调研发现,当前企业通过建立财务管理机制普遍提升了对资金流向和流量的监管力度。然而,现实中超预算现象却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可以归因于,企业生产过程中技术流的不可分性,将导致无法测算产品生产中的边际成本;再者,企业在实施产品市场推广工作时,也因处于商品的流通领域而难以监管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
(三)资金回笼方面
资金回笼构成了企业现实的利润回报,但这在当前也面临着挑战。最大的挑战便在于,受到行业关联性影响而出现资金回笼效率较低,这势必会影响到企业再生产活动的开展。另外,资金使用存在着机会成本,因此延迟了的资金回笼现象还将增大企业生产运营的隐性成本。
二、会计方法在应对挑战时的功能定位
本文做提到的会计方法应从广义的视角来理解,而不能局限于单纯的会计核算。众所周知,会计核算具有事后性特征,这本身也就无法起到应对挑战的作用。因此,在广义视角下的功能定位可界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会计活动中的组织方法
资金预算活动所面临的测不准问题,实则是由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美现象所导致,以及还受到会计人员有限理性这一主观因素的干扰。因此,会计活动中的组织方法,即打破现有企业会计部门的职能局限,来获得知识外溢的红利将是应对挑战的功能之一。知识外溢现象的形成,取决于各职能部门人员的信息共享。
(二)会计活动中的合约方法
企业资金配置的方式不仅需要遵守会计原则,还需要根据企业特有的生产模式来实施。当前,许多企业过度依赖会计核算活动来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测算,其中且不说测不准,即使测得十分精确也只能是过去式了。为此,应在会计活动中使用合约方法,即与生产项目小组签订资金使用合同,通过利用债权和债务关系并结合有效的激励机制,来确保资金在使用中的高绩效。
(三)会计活动中的筹资方法
资金回笼构成了企业资金配置活动的重要内容,由于资金回笼效率在当下是几乎不受企业控制的,所以还需要从拓展外源性资金供给和合理配置积累和福利基金上下工夫。针对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求,可以从后者来进行功能定位。
三、定位驱动下的应用途径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会计方法的应用途径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构建。
(一)充分理解会计方法的内涵
会计活动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起到了对企业资金管控的职能。但会计活动能否确保企业资金配置的高效性,还需要打破自身的专业局限性,而融入到企业生产特征和现实经济环境中来。为此,企业管理者和财务部门人员需要充分理解会计方法的内涵,即在广义视角下来打破固有的思维习惯。在理解过程中,应主动将管理学知识和经济学知识纳入其中。
(二)完善资金预算的组织方式
打破会计专业知识局限性的第一步便是,在开展资金预算活动时应建立起部门之间的协商形式,即建立起包括财务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成员在内的商讨机制。由于企业管理层对各个部门的业绩考核指标不同,这也就导致了各部门不同的资金预算偏好。通过多方博弈和妥协,将能增强资金预算的稳健程度。
(三)创新资金使用的监管机制
企业资金的使用阶段是资金配置的难点,难就难在无法跟踪监管资金的使用情况。此时,便需要引入市场原则中的债权和债务关系了。具体的做法为,会计部门代表企业管理层与各项目小组签订工作任务书,并以此为合约额定和下放资金的使用权限(使用流程仍须符合财务管理程序)。与此同时,各项目小组若存在资金结余,可按比例提留为本小组成员的绩效奖金来发放。
(四)科学合理利用非生产资金
资金具有追逐利益的本性,这对于企业非生产资金同样如此。因此,企业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和年末岁为时点上,应科学合理的利用非生产资金。笔者建议,可以将折旧积累基金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之需,从而通过建立内涵式生产模式来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实证讨论
以下以资源型企业为考察对象,结合本文主题展开实证讨论:
某煤矿企业建立了一套以内控体系为基础,以资金运动为主线,以财务量化指标为抓手,覆盖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内部管理等基本面。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1.理顺管理流程。确定企业财务预警体系及指标构成,明确预警指标的收集渠道、方法和口径,分析警报原因,建立决策反应机制,制定财务预警对策。
2.纳入绩效管理,用制度保障实施。将财务风险防控指标的测评结果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沿着财务风险防控指标预警出现直至风险最终解决的过程定位责任,进行绩效考核。
3.变革财务管理工作。收集规范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财务管理与其他管理活动的良好衔接和协调,实现财务信息的规范化和实时动态化,为财务管理预警系统搭建优良的财务核算和管理环境。
(二)指标体系的实施
公司董事会下属审计委员会委托审计室等部门以半年度、年度周期按照财务预警信号消除率,财务预警信号关闭率,财务预警信号消除及时性等评测指标对以上预警指标及其处理结果进行评测,评测结果计入相关责任人绩效考核。
五、小结
本文认为,会计活动能否确保企业资金配置的高效性,还需要打破自身的专业局限性,而融入到企业生产特征和现实经济环境中来。因此,广义视角下的会计方法便包括:会计活动中的组织方法、合约方法、筹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