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逻辑起点的内涵
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理论体系推理的基础,是会计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本源的一个理论范畴,是构成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必须具有可知性,必须能够连接会计系统和会计环境,必须能够推理论证其他理论范畴,并且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不完全等同于会计理论的研究起点。
二、各种逻辑起点的观点
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的理论是会计界在现代会计理论体系问题上讨论最多、争议比较大的热点和难点,主要观点有: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目标起点论、会计环境起点论。
(一)会计本质起点理论
会计本质起点论认为,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标志,他从总体上规定了事物的性能和发展方向,复杂的现象都是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事物的本质。
1.西方会计本质的主流观点
西方关于会计本质的最早阐述可追溯到簿记阶段,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仅限于记录和反映实物流,簿记阶段的会计被定义为观念的总结和过程的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到来,簿记单纯记录财产的去向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簿记被看作是管理的工具,应当为公司的经营管理而服务,簿记逐渐走向了会计。但人们最初对会计的认识非常浅薄,把它视为一种应用技术(艺术),这或许与它从一产生开始就与计量技术密不可分有关。
2.我国会计本质的主流观点
国内关于会计本质的讨论也是各执一词,而且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观点的影响。张兆国主张以会计本质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他认为,在会计学上,会计理论研究所提示的最终成果,是关于会计实践的根本性质,即会计本质。这一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流行我国,并在会计研究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建立在对我国会计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不是建立在对西方会计理论借鉴的基础上;会计本质只是会计理论的研究前提,而不是研究的起点。会计本质是脱离会计实践的,更谈不上反映会计实践的需求同时作用于会计实践。
建国初期,会计被视为对国民经济各个环节的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方法与规则。在这一时期,会计在财产核算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国家对企业进行全面财务监督的工具,成为服务于计划经济的工具,会计工具论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迎来了改革开放,使西方一些先进的理念逐渐引入,会计发展成了两派:其中一派,他们代表人物有葛家澍、唐予华在1983年认为西方的信息论和系统论可以与我国会计实践相结合,强调会计密切依附于生产的发展,提供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信息。而另一派,杨纪琬、阎达五在1982年认为,会计环境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只把会计看成一种自发地真实地反映信息的系统并不全面,市场要素的不断完善,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强烈要求内部活动的合理化,会计应向经营管理的多个领域、更深层次渗透。
进入21世纪以来,杨雄胜(2002)提出:会计本质更多地表现为会计准则的本质,而会计准则本质在于客观反映经济资源运用状况及结果,即会计本质在于合理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媒介。
(二)会计假设起点论
会计假设起点论认为,会计假设是一个基础命题,是会计理论的最基础部分,是会计理论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概念。
1922年,佩顿在其所著《会计理论》一书中最早提出会计假设概念。195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成立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同时,设立会计研究部(ARD)专门进行会计理论研究,他们遵循了佩顿的思路。这种观点认为,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会计假设的客观环境是之于主观推理的最本质东西,是现代会计存在的基础。杨时展认为,中国今天的一套会计工作、会计理论、会计准则,完全是建立在会计假设的基础上,会计假设构成会计理论最基础部分。
反对的观点,丁庭选认为:会计假设并不是最本源的范畴,同会计假设不能自然而然地推导出所有的会计准则;以此为逻辑起点,现代会计理论体系,其内部缺乏严格的逻辑关系,并不能构成一个逻辑严密内容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会计假设不能作为现代会计的逻辑出发点,而只能作为前提概念。
(三)会计目标起点论
会计目标起点论认为,任何研究领域都要以阐明研究范围与确定它的目标为出发点。
在美国会计学会制定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中列出了四大会计目标:1.对有限资源使用作出决策,包括识别重要的决策领域,并确定目标方向;2.有效地管理的控制资源;3.记录与报告资源的受托责任;4.有利于履行社会职能和社会控制。其逻辑体系是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准则、会计实务。
我国从80年代以来就开始对会计目标起点论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王海龙、宁玉臣指出,西方目标起点论是信息系统理论体系,强调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对业务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旨在建立以公认会计原则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而现阶段我国会计目标起点论可以说是经济效益理论体系,把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会计目标。王成元(原平创益会计师事务部)、卢霞(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认为,会计目标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应达到的目的,具有真是可知性,能被会计实务工作者所认识。其次,会计目标能使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结合起来。会计目标有联系外部环境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能以此为基点,把外部环境和有机系统协调起来,发挥会计信息系统最大作用。最后,基于会计目标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它具有推到验证其他会计理论的功能。决定会计原则、会计对象、会计只能等会计要素形成。
(四)会计对象起点论
会计对象起点理论认为,对象绝对方法、对象的圆形决定理论的模型,理论建立在对象的基础之上。
劳秦汉认为,由于会计实践是会计主体按照一定的时间目标,遵行一定的时间规范,运用一定的实践手段作用于一定的实践客体,即一定的会计实践活动,因为会计对象的价值运动理论,就是对实践客体进行质和量的规定性认识与描述的理论。一门学科的性质取决于它研究的对象;区别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界限是建立该门学科的理论体系的又一前提,而一门学科之所以区别另一门学科,最主要是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界定的研究对象;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都是围绕研究对象产生的。
张龙平认为,价值起点论决定会计对象理论,会计对象对财务会计理论研究具有决定性影响。会计对象决定会计假设和会计理论概念。首相提出,会计假设概念并不科学,假设是对事物存在的原因或规律做出假定性的说明,就有推测性质,有待于实践证明,给人以不可靠的认识。因此,主张会计假设证明为会计规定性,即为实现会计对象的最佳反应和控制而对会计对象的性质基本特征所做出科学合理解释和约定。
(五)会计环境起点论
会计环境起点理论认为,环境决定一切,存在决定一切,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由时间、地点等环境所决定的。
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会计依存于特定的环境,同时又反作用于环境。会计活动本身就具有社会性。一方面,会计活动会随着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人们对会计的认识也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会计外环境中的政治、法律、文化等因素决定着会计目标,会计内环境决定着会计的本质。谢德仁认为,会计环境是会计内环境与会计外环境有机的总和。会计内环境决定了会计的本质从而决定了会计的职能,进一步决定着会计程序与方法;会计外环境决定了会计目标,从而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一步影响着会计程序与方法。因此,会计本质、职能与会计目标,最终统一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陈国辉在其著的《会计理论研究》中指出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不仅受到会计实践发展水平的影响,还受到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规律认识程度的限制。会计环境不同,会计本质也不尽相同。
以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理论结构的起点能更直观地解释会计实务,更合理地预测会计实务的结论和方法,以及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和前瞻性。符合这些条件,这一会计理论结构就应该是有效的、成功的。
也有学者认为,会计与环境密不可分,但会计环境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外部系统,并不是会计本身,不能将其自身与会计系统联系起来,更不能联系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也不能推导出会计其他抽象范畴。
我认为,我国现代会计理论起点应该以会计目标为起点。从逻辑的角度上来说,会计目标具有成为逻辑起点的会计特征;从系统上来说,按会计目标构建一个系统是构建会计理论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从会计理论性质来说,会计目标更能知道会计人员密切联系会计实践。因此,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更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促进会计理论体系的完善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