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我国既有铁路列车不断提速,铁路线路年通过总重持续增加,管理方式也随着铁路发展不断的加强。铁路工务线路设备技术管理对于铁路运输安全与畅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铁路工务段线路设备的技术管理,希望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铁路;工务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
由于目前社会经济不断加快发展的步伐,铁路作为经济大动脉,促使人们对于铁路工务线路设备技术管理工作逐渐给予高度的重视。下面进一步研究铁路工务线路设备技术管理模式,包括铁路工务设备台账和技术资料以及设备伤损的管理,其主要目的就是从根本上加强工务设备技术管理水平,保证工务设备状态处于技术标准之上,从而确保铁路列车能够高速不间断的运行。
一、技术资料的采集和整理
(1)在集中修更换新线路设备的过程中,除了生产厂家依照要求提供的技术资料之外,还要在现场采集设备更换后的特点,包括新设备长度、连接方式与铺设日期,无缝线路需要记录铺设锁定轨温,最后根据采集的资料更新设备台帐。(2)在日常维修更换设备配件后及时修改既有的台帐,保证设备台帐实时更新。(3)铁路工务部门在维修设备改变设备技术要素的时候,需要修改其技术台帐并上报上级统一公布。(4)构建完善的全部工务设备台账和设备履历书,设备履历书详细记录设备概况与所处状态,拥有极强的时效性,一定要根据日常维修作业实时更新。(5)对铁路工务线路伤损设备建立伤损电子台帐,并根据轻伤发展情况实时修改伤损台帐,明确伤损设备更换日期并存档,以此来统计设备使用寿命,检验新的维修方法是否有效。
二、采集和整理技术资料值得注意的问题
技术资料一定要根据设备类型进行分别建账,原则上便于管理,设备台账和维修技术资料二者应该显著的区别开来,不可以混淆。新更换的设备技术资料必须保存下来,将原有资料及时修改,保证其与现场情况一致,指导今后的生产作业。将管辖的工务设备具体情况当作出发点,把全部的技术资料复核校准后下发到工区,用电脑建立专门的电子台帐挂到网页上,以便工区查找起来比较简单,能够有效减少人力。对于技术资料一定要采取定期复查,不断的进行修改和改进。铁路工务设备伤损台帐一定要全面并与现场相符,要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新的设备伤损,对更换的伤损设备要存档留底,作为分析设备使用寿命资料备用。
三、设备维修用技术规章优化
技术规章是制定设备维修作业方案的依据,能够指导工务工作者维修作业,同时是检验设备维修质量的标准。铁路工务段制定的技术规章每年都要进行不断的优化。车间技术员一定要在应用技术规章的过程中发现技术规章的不足,要根据现场维修作业中采集的数据整理出合理化建议上报上级部门,统一构建一个完整的设备维修用技术规章文件,使优化后的技术规章更能全面有效地指导现场维修作业。
四、铁路线路修理规则优化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是判断工务设备及联结零件是否需要维修和更换的准绳。但是随着铁路向高速和重载方向发展,铁路工务设备伤损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准确的判定工务设备是否需要更换,不仅涉及到设备修理质量,同时还涉及到是不是可以再最大限度利用其使用时间。工务设备联结零件叠加伤损不符合极限更换标准就进行替换,在经济方面属于浪费,但是继续留在现场使用,很有可能对整个设备使用年限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联结零件及伤损设备更换的根据需要从下面几点思考:对于行车安全的影响,对于设备维修工作精细化程度的影响,对于维修作业质量的影响。设备伤损有达到必须更换的程度,作为技术资料的收集一定要做到设备零件尺寸明确标记,同时写清楚伤损的程度,与现行的铁路线路修理规则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其标准随着铁路的发展变低了,应在现场对伤损的新变化采集足够的数据与资料,据此写出修改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合理化建议,于每年初报给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统一修订发布。
五、养护工作标准化
保证铁路工务段设备质量主要的方法是推行养护修理工作标准化。在铁路列车不间断高速运行状态下,铁路工务设备会逐渐出现磨损,轨道结构会出现病害失去均衡,铁路工务部门必须要及时地实施养护修理设备来消灭轨道结构病害和延缓设备的磨损。为保证工务设备维修质量,延长设备病害发生周期,就必须要求推行标准化维修作业,做到真正落实维修作业方法按照技术标准操作,作业程序严格遵循标准化作业流程,维修项目齐全,同时要注重整治小病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务设备质量,确保其正常使用。
六、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铁路工务段线路设备技术管理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铁路企业必须要重视工务段线路设备技术管理,掌控与提高工务设备使用寿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务设备长期正常使用。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铁路工务段线路设备技术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陈东生,曲建军,田新宇,陶凯,杨飞.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研究[J].铁道建筑,2013,05:129-135.
[2]杨静.浅谈工务线路设备的技术管理及LKJ数据管理[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