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基础会计为必修课程,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跨入会计学科领域。但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的课堂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因此,应加强对基础会计课程有效课堂的探索,以便更好的进行有效课堂的打造。
一、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的课堂教学情况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的课堂教学较为落后,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以至于学生缺乏学习会计知识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而基础会计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一味进行理论讲解,容易导致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缺乏感性认知,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进而导致了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较低。
二、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有效课堂的打造
(一)通过合理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开展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想要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将课程教学寓于兴趣提升当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导向,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合理的课堂设计[1]。例如,在学习会计平衡公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将架盘天平摆放在讲桌上,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上课后,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然后引导各组进行天平的操作和演示。而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则会对学习教学内容产生更多的兴趣,并且对教学内容产生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进而更好的掌握知识要点,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二)通过互动沟通加深知识理解
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总结与归纳,并理解重、难点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形成系统性。例如,在讲解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时,如果只是单纯讲解课本上的各种程序流程图,学生将很难对教学内容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2]。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各种账务和例子,然后通过讲解帮助学生区分不同的账务处理流程。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采用竞赛+纠錯的模式加深与学生的互动。可以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账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并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抢答。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教师与学生能够加深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将产生互动,进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各种账务的处理流程。此外,采取该种课堂教学方法也能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培养,并且增加学生在会计知识学习上的自信心,进而使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保证。
(三)通过实践环节增强知识联系
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基础会计教学不仅需要完成理论教学,还要使学生掌握会计专业技能。因此,教师还应在课堂中增加实践环节,从而帮助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进而更好的夯实各个知识点[3]。例如,在讲述会计报表编制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完成某企业在一个月内的经济业务的编撰,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账务处理,通过学习到的知识结合编制实践,学生则能完成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简易会计报表的编制等操作,从而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到一起,并能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继而更好的完成会计知识的学习。除此之外,登记账簿和填制会计凭证等教学内容时,都可以采取此种实践方式开展,在使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
(四)通过归纳总结确保教学效果
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后,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完成知识的归纳总结,从而引导学生及时反思,并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保证。例如在讲述会计平衡公式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完成知识点的总结,然后通过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思考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有的知识点,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突出[4]。此外,教师还应结合各小组的表现进行合理评价,使学生在评价当中看到自己的成长与不足,从中获得更多的学习动力,并在课后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夯实所学内容,进而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想要更好的开展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还要完成有效课堂的打造,而想要达成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合理进行课程的导入,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并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与巩固,并进行课后学习评价,使学生随时掌握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水平,及时弥足不足,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并获得职业综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