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2-03 11:32:48浏览:68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都不断出现了计算机的身影,会计行业也不例外。近年来,会计电算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都不断出现了计算机的身影,会计行业也不例外。近年来,会计电算化走进了企业并且在会计实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全国各大高校的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就成为了当前高校应当关注的问题。

1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指的是将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到会计实务中的一种信息系统,它把手工会计电子化,实现了会计数据自动化处理,是会计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1.1 综合性强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学内容涉及面广。该课程融会计学、信息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为一体,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前后承接作用。它不仅需要学生学习会计学的相关知识,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知识。

1.2 实践性强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学科,并且教学形式具有针对性。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就必须进行大量的上机实训和研究开发,因此在教学安排上需要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不断地实际操作,反复的训练,学生才能熟练掌握,运用自如。

2 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会计电算化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地位的越来越重要,但由于高校的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各方面发展不是很成熟,其在教学中也存在了很多问题:

2.1 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在设置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具备一定的会计学、信息管理学和计算机基础等学科知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在时间方面,目前许多高校对计算机课程和会计课程缺乏必要的考虑。在没有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情况下,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的效果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践教学中,开设会计电算化主要针对会计核算软件的使用。一般需要借助某种会计软件为平台,对一个单位的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模拟。对于标准的会计电算化来说,其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六大模块。对于六大模块的内容,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不能熟悉、应用所有的模块。

2.2 缺乏系统、实用的实践教材

目前,高校组织开展电算化教学只是满足于从简单的手工做账过渡到计算机做账。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电算化教学时,就会出现学生机械地将教材中的模拟实训内容录入计算机的现象。学生如此熟悉使用财务软件简单的录入会计信息,但是,对于录入的数据,根本不熟悉其处理运用的过程。这种形式的电算化仅仅是把计算机当作是一种会计工作的工具,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起不到很大的用处。

2.3 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实践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确保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对于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来说,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要求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同时掌握计算机操作知识,以及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或较好的解决,使得教学质量较差。当然高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时也会外聘教师,虽然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实践操作,但是缺乏教学经验,并且授课时间缺乏固定性,在这种情况下,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4 教学方法及实践内容单一,缺乏多元性

在实际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场地条件等因素所限,教学基本采用上课加上机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教师受传统模式的影响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则是只忙于记着教师所讲的操作步骤,没有多余的时间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导致学生对会计软件的认识有局限性,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现在的高校中,实践训练主要以验证为主,所谓验证即是对书本上所讲解的知识进行验证。这样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判断力的培养。

2.5 考核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不科学

科学化的教学考核方式对教学和学习都起到了明显的导向作用。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的方式不合理,为了便于试卷档案的保存,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考试一般采用笔试考试,不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评价学生掌握能力的指标仍是试卷的分数,缺少对学生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这种考核方法难以对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很难反应实际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培养出现代化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就应该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

3.1 明确教学目标定位,合理安排教学课时

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的现代会计学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型、实用型的高级人才。学生毕业后能承担各类会计信息管理工作及参与类型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新课改提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秉持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理念,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理论讲解、上机实训方面,合理安排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及时熟练掌握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创新。

3.2 加强教材建设,合理课程设置

决定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实践课的教材。在教材的内容安排上应该更加遵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考虑到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会计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理论课主要介绍电算化的概述、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等;实践课则包括了会计软件的安装和维护、财务软件的初始设置以及日常业务的操作等方面的内容并且在实践课中还必须要加上系统性的模拟实验的内容。

3.3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具有过硬实际操作技能、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以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学校可以和企业建立合作机制,组织教师到财务软件开发企业进会计实务的培训,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接受针对性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定期聘请一些在企业或软件公司工作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给学生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以利于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生就业。

3.4 丰富教学手段,改变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适当地运用比较法,这样可以增强教学的效果,加深学生对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可以通过比较各财务软件操作上的异同,使学生能够熟悉更多的软件,举一反三,学会多种财务软件的应用操作。改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缓解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紧张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操作中,需要学生自己思考解决,由教师引导。让学生知其然更知所以然,极大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还可以加入反思环节,使学生将感性的知识转化为理性认识。

3.5 建立有效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由于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实践教学内容较多,如果按照常规考试课去考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这个体系中应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验技能考核,理论知识的考核主要是通过笔试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内容的掌握。实验技能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而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我们应将考核分为过程和结果考核两个部分。各高校应该通过分析调研,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作为评价考核的指标。这样既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实践技能学习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谈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在民营企业中作用(1)论文

上一篇:

我国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构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