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财务管理研究
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提高财务处理业务的效率和质量,实现财务集中管控。在物流企业这种全国各地遍布分公司、网点的行业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更显得必不可少。但是从财务管理角度出发,物流公司的财务共享中心也会带来人员管理、核算流程不一致等等问题。本文试图从这些问题的分析中探讨物流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企业科学稳步发展。
【关键词】物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财务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一、引言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科学管理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也更依赖于现代化的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对现代管理软件的运用,能促进发展生产力,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但是它对资源整合能力相应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财务模式下,财务处理效率较低、资源分散、利用效率不高、集团控制力度相对较弱等等问题的存在,时刻提醒现代公司管理者财务共享的重要性。对物流这种需要强大的资源整合、财务分析系统的企业尤其如此,而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和完善也显得格外重要。然而,财务共享中心也并非十全十美,它的建设和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
二、概述
(一)物流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的内涵
财务共享服务是将企业的核心财务职能与其他管理分开,把企业的所有财务情况整合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把原有的运营单位撤销,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全权负责以提供专业的职能服务[1]。财务共享中心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能够将不同国家、不同地点的实体会计业务汇总到一个平台进行数据的处理、项目的记账和报告,让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仅限制在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监督财务工作的完成,扩展到了统一的财务预算、重要财务决策和资金池的管理控制职能。
(二)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好处
很多公司的财务部门都会存在重复建设、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这些公司在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处理方面也存在软肋。对物流公司来说,其分公司分布在运营区域的各个网点,财务统计复杂,引进财务共享中心对整个公司财务的运作意义重大。财务共享中心是目前很先进的财务管理方式,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集中化和标准化。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优化财务操作流程、完善财务管理架构。此外,财务共享中心能够将财务管控和财务核算的工作归于总部统一管理,让总部掌握各个分公司的平台运作情况,收入与各项支出,提高效率,控制财务风险[2]。完善财务共享中心,使会计记录的规范、结构的统一、人员的有效配置、系统的完整等都得到有效提高,进而形成规模效益,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存在问题
没有任何一套财务管理模式是完美无缺的。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有一定难度,会带来财务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各分部关联紧密,数据管理难度大。电子商务商家呈倍数级增长,其迅猛发展,让物流成为服务行业的新兴产业。一家物流公司的发展空间与其覆盖服务区域的范围息息相关。覆盖的区域范围越广,公司提供的物流服务效率也会越高。然而,覆盖区域广也会带来管理成本提高、职员素质良莠不齐、管理难度增加的问题。作为企业管理和核心—财务管理方面,所受挑战也就更大。信息的流动、覆盖范围的扩大,各个物流节点需要无缝连接、相互合作协同完成货物的传递,平台间有业务的交叉和对接,每个物流中心和服务平台不可能单独核算一天的流水账。在现有的财务核算系统下,其核算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满足不了物流公司建立完善的财务共享中心这一需求。第二,财务管理不能对业务发展进行正确引导和促进作用。各个分公司、网点因地制宜,业务方面也不可能完全重叠。分公司当地的财务人员独立进行财务管理,各行其政,对当地的业务情况比较了解,能让财务有效发挥其财务监管和促进业务发展的职能。财务共享中心的成立,有可能会造成这种职能的弱化。财务共享中心要求会计人员按照操作流程,高效率、重复、批量地处理特定部分的会计业务,无需对业务实质进行了解。这便有可能造成财务管控缺乏有效性的情况,分公司业务领域的财务风险增强。第三,财务人员设置问题。人均财务单据处理量、处理速度等是物流公司运营的关键,因为对物流企业来说,每天的业务运营需要财务单据作为凭证,及时且正确高效地处理单据对一家物流公司来说意义重大。由于业务发展水平不同,各个分公司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发展不均衡。另外,总部可能与分公司既存在工作职能重叠的部分,又存在职能权限不等的情况。在财务人员的效率低下的情况下,财务人员之间可能无法共享一些关键的财务信息。
四、解决办法
(一)财务核算与管理分开
建设财务共享中心,首先要权责明确。明晰组织层级之间的管控关系、考核关系、业务关系、汇报关系等。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明确部门设置和各部门职责合理安排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以S物流公司的财务共享中心为例,旗下设置服务管理部、会计核算部、档案管理部,其中会计核算部又细分为应收科、应付科、总账报表科、报销科和资产科。各个部门有各项专项职能,把核算和管理分离,以达到财务共享中心有序科学管理公司财务的要求[3]。
(二)优化区域财务整体流程
要实行财务共享服务,必须要遵循财务数据的业务化、数据全程共享、财务流程标准化、财务流程模块化、集成财务信息系统、将基础业务与财务业务分析分离,通过财务流程再造,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和数据整合这六个原则[4]。而在区域财务处理的整体流程中,贯彻这些原则,能够有效优化各个分点的财务处理能力,避免各分支机构财务与业务部门脱离,使财务核算成员无法掌握各个分支财务状况的情况减少。另外,在财务共享中心初期由于各分支的财务职能部门仍然继续运作,人力资源成本和沟通成本势必也会增加,加上财务共享中心一般会设在公司总部,由于这些公司总部通常分布在一线城市,居高不下的人力资源成本、与区域财务人员沟通等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要推进层级间顺畅的沟通、完成信息的有效传递,不断提升财务的信息化、减少人员冗杂,就必须要优化区域财务共享流程。细化岗位分工、进行专业化管理是优化区域财务整体流程的基础。它能帮助提高财务运作的操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尽管财务共享中心大多的业务操作遵循程序化和机械化,细化分工,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落实人员配备问题还是非常重要的。
(三)加强各个区域的规范化管理
物流公司由于人员多、规模大、分布网点多等特点,财务管理难度较大。况且,每个区域的发展程度不同,业务处理能力也参差不齐。在这一方面,物流公司可以通过制定统一完备的工作要求,并进行实时监督考核加强规范化管理。同时,在人员培训方面加强财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缩小区域间员工的财务水平的差距,使财务核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规避异地员工对当地财务无所适从的状况。
五、总结
近几年电商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物流行业的繁荣和壮大,也给物流公司实现科学管理、转变企业管理模式提出了更大的要求。财务共享中心对企业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财务服务职能的运作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很多企业的青睐。但是,在采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小觑。物流公司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存在问题就采取消极态度,而是应该积极解决财务共享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烨.施耐德电气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问题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2]杨晨虹.S快递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框架的构建研究[D].长安大学,2015.
[3]骆名扬.基于信息化的A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4]叶联红.X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案例)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
作者:吴琰冰单位:浙江顺丰商贸有限公司
第二篇: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研究的重大课题。而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发展中的核心环节,需要在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找到更加高效的协同模式,来帮助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提高效率和安全性。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就是要求企业在生产运营的过程当中充分发掘信息化道路,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决策性,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将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大发展现状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浅要分析,并对财务管理信息协同模式的框架和设计问题进行了相关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管理创新
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催生了电商行业的迅速崛起,而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是为了适应在该电子经济背景下的经济发展常态而做出的伟大尝试。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下,将企业的业务经营和财务管理有机地统一在网络信息平台上,逐步实现财务信息的高度共享和传输。这样的尝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节省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预算,最终实现信息分享、物流共用、业务统筹和资金活跃的高效整合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局面。
一、认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是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作为依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高效管理,其目标是为帮助企业在领导、控制、管理、决策等过程中,提供及时、全面、规范的财务信息。尤其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和有经营业务往来的相关者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之间,通过计算机或者网络平台提供的“云技术”实现高度共享、存储以及信息处理等协同业务模式。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企业加快财务信息管理的协同化进程,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财务信息,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方面的有效交流和正常发展。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由我国创新设计出全新的财务管理信息模式已经为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思路,同时也为企业间的交流搭建了一个高效的平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对自身财务信息的高度把控,更有利于现代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将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奠定良好的制度和实践基础。
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
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框架及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互联网背景下的经济发展由于其自身的高度共享性使得电子商务在具体的应用当中还存在着很多方面亟待完善。显而易见,在这样不太成熟的信息化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依旧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够确保其平稳过渡到正常发展的平台,并且逐渐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各企业财务管理依据自身在信息化方面的差异性,及时进行“查漏补缺”,积极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在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失真现象。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完善,尤其是在信息化经济这一方面,还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一些企业为了降低自身的经营成本就会选择铤而走险的方式进行“投机”现象,为了自身的利益和不正常的竞争方式,导致了不同部门之间的会计核算信息存在较大的误差,不能够真正的体现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情况。第二,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当中忽视了与外部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一些企业在进行日常运营时,只是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与核对,而忽视了与外部信息的交换与传递。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就是在提醒企业不仅要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更加需要企业打通与外界,诸如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与经济发展相关部分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渠道。通过这种“内外兼顾”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来帮助企业获得及时、有效的运营信息,帮助企业规避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第三,个别企业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带来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没有建立起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发展模式,在信息化共享的进程中,不仅需要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时经营数据,而且还需要集中处理企业在实际经营中的大量财务管理事项。
三、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发展结构设想
针对以上关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我国企业在具体进行创新实践时需要尤其注意在这几个方面实现发展突破。因此,我国企业在进行现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建设的同时,首先要以合理的财务管理机制的建立为前提,以网络技术为实现高效管理以及与外部实现良好沟通的保障,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简而言之,我国企业要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积极树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发展目标
首先,企业需要积极树立自身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发展目标,即企业需要在对自身的经营、财务管理等发展状况有了全方位、科学的把控后,根据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具体预期,制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需要实现的目标。不同企业有着不同规模和业务范围,财务管理具体的工作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企业设立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及时纠正发展偏差,不断更新发展目标。
(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配套机制
企业要想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发展,不仅需要建立起信息化协同模式,更需要通过建立相关配套机制来实现与之互补的目的。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基本架构得以实现的基础上,企业可以通过制定规范、标准的业务流程和相关数据的安全要求等方式,来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及其配套机制进行进一步的规范管理。
(三)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进行科学把控
财务信息资源规划要求企业对其所需要的关于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信息资源,在收集、筛选处理、传递、共享和决策的过程中进行整体规划。一方面,在企业内部有助于企业各部门、企业之间、企业和社会以及政府间财务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另一方面,则是保证企业与外部信息实现互通有无,从而有助于对财务的信息化管理。只有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进行科学把控,才能实现企业长足发展。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也在为我国的企业发展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为了应对全面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在财务管理中实现信息化协同模式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要主要面临的任务和挑战。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下主要通过网络平台的搭建来实现对财务管理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与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不同的是,这种全新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大大提高了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的发展成本,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得以顺利实施,提高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企业财务管理的规模效益。随着日后世界的经济进一步发展,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也会逐渐推广开来,实现规模化经营。
参考文献:
[1]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ERP系统的集成应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必由之路[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01):103-109.
[2]张瑞君,殷建红.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e时代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研究[J].管理世界,2004,23(06):56-59.
[3]张瑞君.e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02):23-26.
[4]曹庆华,周正深,申宏丽.基于网格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4(02):89-90.
作者:林浩宇单位:闽南理工学院财务与会计管理学院
第三篇:物业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业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物业市场环境的管理也获得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物业行业的管理既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而在物业行业的管理体系中,财务管理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对物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对如何完善和改进物业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物业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一、物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
在物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财务管理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企业整个财务管理能否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于国内的物业行业管理的兴起比较晚,且物业行业管理处在发展的初期,大多数从业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能力都比较低下。而在目前的物业企业中,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大多数的领导者都是之前的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在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实践工作以后,逐渐上升到了领导者的位置。在这些领导者之中,尽管他们有着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但是他们的物业管理理念非常的落后,且缺乏较为先进的经营战略,在管理工作中只注重物业的日常管理以及拓展物业项目,而没有对财务管理加以重视,这就造成了物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的较多的问题。
2.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办法
在物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目前还缺乏比较健全的财管制度,或者是虽然建立起了一些比较健全的财管制度,但是在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将这些制度真正的执行起来,使得制度成了摆设。这样一来,在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如资产投入管理出现混乱,会计核算制度和程序不规范、财务管理信息缺乏真实性以及财务管理的相关报表不够细致等。目前很多物业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只针对企业利润、资产负债情况以及现金流量等做了数据统计表,但这些数据统计表也仅仅只属于宏观方面。而在财务管理方面,如果没有具体的财务分析数据表,又没有核算物业管理的服务项目的财务情况,就不能准确的掌握经营各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再加上很多物业企业都没有对预算实施全面管理,也没有对经营指标做出合理的分解,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就很容易造成与经营计划相背离。
3.缺乏合理的财务管理机构
如果物业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缺乏合理的财务管理机构,而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又比较低下,这也会造成财务管理出现较多的问题。在物业企业中,由于大多数财务人员都缺乏较高的工作素质,而由于其本身又是利润微薄的行业,因此很难吸引到高素质人才投入到物业行业的财务管理中。再加上受到传统物业管理理念的影响,有些领导者就认为物业行业的财务管理仅仅只是需要对收支进行记账,因此在选拔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时,没有较高的筛选要求,从而造成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仅仅维持在财务核算层面,而无法对财务管理的工作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4.缺乏高效的资金管理
在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是最核心的内容。但是目前物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还缺乏高效的资金管理,这就使得企业的资金在运行的过程中,不能快速的循环,这样一来企业在资金需求上就会面临的更大的压力,同时在资金的使用上也不能获得较高的效率。另外如果企业缺乏对资金管理的重视,或者不能有效的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那么企业在运用资金的过程中所获得回报率也相对较低,这些都是目前物业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5.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
目前大部分物业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还存在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即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是高层管理者没有重视这项工作,因而就没有建立相关的机构进行内部管理和控制。其次就是物业企业中缺乏经验丰富的内部控制人员,以及缺乏完善的内部审计,这些都会造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出现一些问题。
二、物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措施
1.健全财务管理架构,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首先物业企业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架构,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企业要设立一个总部财务管理中心,由这个中心来对企业的各个服务项目进行统一的核算,记账仅是该管理中心的一个职能,而管理则是另一个重要的职能。在其他分立的财务管理中心中就可以实行委派制,即由总部财务管理中心来委派人员到各个分立财务管理中心去,然后由他们来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这样就能对企业的各个部门单位和项目做到有效的管理和监控。另外增强企业高层管理者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不断增强他们的财务管理意识和责任心,让他们能够深刻的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于企业整个管理和运行的重要性,并定期组织他们进行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
2.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全面强化预算管理
其次物业企业还需要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并加强预算管理,从而保证财务管理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定期对各个项目的预算情况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改进。同时还要不断提高企业的运营质量和经营的效率,并将预算管理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考评预算将管理者和员工的利益以及执行预算的情况联系起来,既能落实好预算管理的具体任务工作,又能够保证达到预期的预算目标。
3.建立投入资金保障机制,实行集中管理
资金投入是保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血液”,由于物业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一般都会涉及到较大的现金流,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投入资金保障机制,并对资金实施集中性的管理。首先需要加大力度做好各项服务的管理费收缴工作,提高回报率。其次就是定期对银行账户进行清理,并建立两个针对性的账户,即一个支出账户,一个收入账户,这样才能做好现金流的管理工作。最后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路线来集中调度和分配资金,在保证正常运营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投资,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4.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控建设
物业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还需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控建设。内控制度的建设势必会打破惯有的工作习惯,很有可能使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因此首先领导者要树立先进的内控管理理念,增强员工对内控的认识和理解,并将这项工作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上去,从而为实施内部控制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就是加强对员工的内部控制培训,增强他们的内部控制意识,从而使他们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最后是要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认真执行内部控制的各项制度,并且内部审计也要充分发挥出作用,这样才能及时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并加以解决,从而使得内部控制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
三、总结
综上所述,物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如果领导者不重视财务管理,就会造成企业内部的员工也不重视财务管理,这样一来企业的财力、物力、人力以及信息等资源就得不到良好的优化配置,这样就会造成物业企业的经济利益大大降低。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物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加强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这样才能保证财务管理获得到较高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革.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5):144-145.
[2]刘兵.物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总会计师,2011,(11):86-87.
[3]宋丽群.浅谈物业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现代商业,2012,(29):220.
[4]徐莉.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商,2012,(9):97.
[5]戚敏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3,(3):136-137.
[6]刘国华.试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商贸,2013,(13):93-94.
作者:石墨羽单位:上海海鸿福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第四篇:利用财务与会计关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知识经济时代逐渐到来,企业管理在企业发展进程中体现更加重要。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企业高度重视各项管问题,促进企业更好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不单单只体现在企业获取更好经济效益方面,还体现在通科学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而企业的会计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没有会计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就难以开展,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财务和会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论述企业利用财务和会计关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财务会计关系;财务管理;措施
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建立完善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强化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性力量,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优化和完善市场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生产和经营核心管理内容,要想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就需要我们明确财务和会计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一、企业财务和会计管理关系分析
(一)工作目的不同
企业财务和会计之间的工作目的不同,企业财务工作的本质目的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其管理质量和效果会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结果更加丰富多样,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动态变化之中,而企业会计的工作目的主要承担了相关会计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将相应的数据信息进行完整核算的过程,其核算过程中受到特定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款的限制,最后得出的核算结构要保证合法、公允、符合规定,不存在偷工减料,企业会计核算的结果是固定不变的,需要企业的会计人员按照相应的会计制度开展工作,会计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统一性。
(二)工作的侧重点不同
企业财管管理产生的原因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客观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活动,其工作的主要侧重点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货币交易执行成的关系和实体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含了企业的财务分析、财务预算、财务决策等内容,其侧重点主要是资金活动过程中的管理。而企业会计的侧重点是货币金额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读货币金额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对资金运行过程和最终的运行结果进行计量、计算和分析,最终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工作的职能不同
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企业管理行为和管理工作,其管理的内容、形式更加具有综合性特点,其在管理过程中,主要工作内容是企业资金运行过程中本身相关的系统性决策、系统性计划、系统性越策、分析和控制,通过对企业资金进行分配、管理和控制,不断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而企业会计工作的主要职能是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管理,并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及时向投资者、权益人、员工等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传递企业有效的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主要职能和内容,在工作中反应和监督是会计的主要职能,其传递出来的有效会计信息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有很大帮助。
(四)对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要求不同
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综合性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工作复杂多变,所以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对各项工作内容要了如指掌,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分析解决能力。而会计工作属于一项十分重要经济管理工作,工作内容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进行相关的会计核算,因此,从事会计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工作要细致,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二、利用企业财务和会计管理关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分析
(一)做好财务和会计基础性工作
做好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就是要做好会计核算的基础性工作,要准确、及时的收集和整理企业会计信心,从而为企业决策层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和有效的会计信息依据,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会计信息,要严格相关凭证和报表的程序和格式等,结合会计信息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企业资产管理制度和条例,同时还要强化详细财务信息核算能力,建立完善的信息监督系统,为避免会计信息操作不规范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要进一步优化企业财务会计环境,为更好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希望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是评价一个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财务管理目标制定的科学与否直接反映出企业理财环境的改变,并能够结合不同的环境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基本要素和行为导向,更是企业财务管理实践过程中为管理层提供科学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保证企业整体财务目标和企业员工的个人财务目标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得到有机统一,这是企业在长远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保证企业财务稳定的需要。企业财务和金融融资渠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企业出现风险之后,财务管理人员要采取适当措施,规避风险,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
(三)确定财务管理环境和方式
财务管理环境说的是企业的理财环境。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涉及到很广阔的范围,主要包含了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要求。其中金融环境为企业筹融资金提供了必要的场所,不断拓展了企业投资和筹资的途径,保证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从而更好保证企业能够融入到市场规划环境中,给企业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环境。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性,不可分割,每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失,因此,为了能够促进企业源源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就需要我们不断强化财务管理之间的有效融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具备远大的发展目标,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选择合适的的财务管理模式,顺应时代发展,同时,还要建立企业检查制度和预算监督机构,确保企业财务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飚.浅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3).
[2]袁拓.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4).
[3]陈迪.试论当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J].福建质量管理.2016(04).
[4]周秀娟.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6).
[5]滕凌云.大数据时代下的财务管理转型———以SHAP公司建立预测会计体系设想为例[J].中国总会计师.2016(04).
作者:李继红单位:云南省林业社会保险中心
第五篇:营改增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摘要: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结构性减税、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分析“营改增”给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提出企业应采取强化增值税发票的管理、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与综合素质、强化企业内控和风险防范管理以及切实加强企业纳税筹划等措施,以便企业更好地落实税制改革政策,合理减轻企业税负负担,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财务管理
“营改增”税制改革是我国结构性减税、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营改增”可以有效地避免纳税过程中出现重复纳税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税负负担,降低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成本,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应紧抓“营改增”政策的契机,充分利用“营改增”这一政策给企业带来的良好机遇,大力加强财务管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营改增”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对企业一般纳税人认定的影响
在“营改增”前,不需选择纳税人身份,企业只需按照收入及所处行业相对应的营业税率计算缴税。“营改增”后,企业应向当地主管税务部门及时申报相关资质、财务资料,以便税务部门根据政策核定企业纳税人身份。根据条例规定,如果企业年应税销售收入及财务核算等条件符合标准,就可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就可以享受购置材料、固定资产以及服务的进项税抵扣的优惠政策。例如,房地产企业在“营改增”后,若经过主管税务部门核定为一般纳税人,其在经营过程中所购置材料、水电费以及劳务等费用所产生的进项税就可予以抵扣。
(二)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的税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营改增”前企业就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若与试点行业一般纳税人有业务合作,则企业可抵扣项目范围增加,企业税负会降低。但对于那些人力资源密集型的服务型企业,“营改增”后税率增加,由于自身资本构成较特殊,通常需要购买的原材料与设备较少,企业的主要投入为人力资源,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票据较少,致使这类企业在“营改增”后自身税负不会下降反而有可能会增加。对于之前就是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税制改革后税率没有变化,税负就不变。此外,营业税改增值税也会对其他税种的税负产生影响,如对于取决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会因为“营改增”后增值税变化而改变,同时对这两项税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于不同的企业,增值税税负增减程度不一样,绝大多数企业税负减少,只有个别行业税负有可能增加。
(三)对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的影响
“营改增”后,与其相应的会计科目设置、会计核算方法及会计报表均发生较大的变化。首先,在“营改增”前,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不复杂,只需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营改增”后企业需在“应交税费”一级会计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等二级明细科目,再在应缴增值税二级科目下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已交税金”、“出口退税”等明细科目,并进行复杂的明细核算。其次,“营改增”后,新增的固定资产原值不含增值税,且进项税可以抵扣,企业固定资产的入账金额、累积折旧额以及应交税费均有较大幅度下降,主要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和“应交税费”项目,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导致资产结构发生改变,致使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发生较大的改变。另外,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全面推行,各试点企业利润表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营改增”后,因为企业的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不含增值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由含税收入转变成不含税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就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营改增”后,企业缴纳的税金较改革之前有较大程度的减少,这样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成本,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对企业发票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后,原征营业税企业改征增值税,发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使用增值税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增值税发票使用规定进行发票购买、开具、销毁等活动。同时,纳税人应根据增值税纳税人身份分别使用增值税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可以抵扣,企业均会向业务往来卖方索取增值税发票,通过增值税发票可以反映企业经济业务活动,也可以抑制企业不向买方开具发票等偷税漏税行为,以从源头上防止国家税收收入流失。这些给企业提供了钻空的机会,给企业票据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如何防止企业为谋取私利虚开发票、非法转让发票等偷税、漏税行为,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企业应对“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策略
(一)强化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营改增”后,企业使用统一的增值税发票,但这种发票的发行与流通,出现了更多的经济上违规操作和违法行为,企业必须重视,加强管理,避免违法行为的产生。企业应制定或完善增值税发票管理制度,对其进行专门的管理,将发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安排相关专业人员负责,在日常业务往来交易中,不仅要获得增值税纳税人所提供的相关发票;同时,企业要加强增值税发票的认证管理,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发票认证,让发票进项税最大程度地抵扣,尽量降低企业的税负。另外,企业更应加强增值税发票使用的管理,制定购买、保管、开票、领用及核销的发票管理制度,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还应制定有关申请主管税务部门代开专用发票管理规定,防止虚开发票、非法转让以及向税务部门以外单位购买发票等违法行为的发生,避免纳税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二)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管理水平与综合素质
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综合素质决定着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为了能够较好地满足“营改增”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企业必须设法提高自身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综合素质。首先,企业应淘汰企业中能力低下且责任意识淡薄的财务人员,引进社会中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财务人员。其次,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长期有效的财务人员培训制度,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定期考核,以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人员工作能力,保证财务人员熟悉并灵活运用“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和信息,重视增值税发票并按规定使用,认真做好企业的发票管理、会计核算以及税务筹划等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
(三)调整和完善企业财务处理的流程,强化企业内控和风险防范管理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对原有的财务处理流程重新梳理,修订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核算、报表编制、财务分析、税务管理、发票管理、财务监督等制度,确保内部控制完善、数据可靠、会计信息准确。在进行税务筹划时,要尽量采取对企业有利的方式,尽可能减少企业税负。对一些大公司而言,他们旗下还有很多子公司,因此在“营改增”后要尽可能做好业务转移,争取最大的税收优惠政策,避免发生纳税中不公平现象。同时,在核算增值税时,及时制定税负缴纳办法和时间表,对自身财务处理流程进行规范,加强制定新增业务的财务流程,以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另外,企业应该建立风险防范预警机制,针对“营改增”税制改革带来的企业纳税方面的风险,企业应安排人员排查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点,对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监督,最大限度地避免纳税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四)切实加强企业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是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提前进行纳税筹划可以保证资金运行效果,降低企业成本费用,较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情况,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对涉税业务进行预先的策划,制定相应的纳税方案,最大限度地减轻税负,提高企业经营利润。
1.纳税人身份不同对于纳税筹划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增值税的纳税过程中,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身份不同对于纳税筹划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按照“营改增”之后的相关政策规定,核定企业纳税人身份标准是企业年销售额和会计核算是否健全,企业可以利用税负、成本比较等方法来进行纳税筹划,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想申请为一般纳税人身份时,还要考虑其要有健全的会计核算和可能增加的财务核算等方面的成本。
2.不同的企业纳税性质纳税筹划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营改增”后,一些企业的风险很有可能会提高。因此,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企业内部纳税筹划体制,根据其自身情况,借助经营活动流通程序进行相关合理的税负转移,从而降低企业整体税负。为了保证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设计完善的税务筹划方案,同时在税务筹划方案中做好财务风险的评估和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1]姜懿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7):127-128
[2]董晓芳.营改增在房地产企业的风险和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6(7):159-161
[3]郭建辉.试论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6(7):187
[4]周恩达,黄秋菊.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和对策(J).中国商论,2016(11):96-97
作者:肖曼璐刘庆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