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企合作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一种育人模式。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培养途径是酒店与学校共跳的和谐“双人舞”。随着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职业化和质量化,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应该明确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科学选择实习基地;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规范实习制度,加强校企合作管理;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使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受益,达到“三赢”。
[关键词]酒店管理;校企合作;创新研究
胡锦涛说,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同理,没有一流的院校,就没有一流的技工。校企合作是一种与教育改革相协调的合作方式。鄂州职业大学酒店管理专业逐步开发了校企合作模式,设置了实训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通过与酒店资源共享,利用酒店提供的设施、设备,为在校学生提供了理论教学与酒店实践相结合的机会,而酒店也无需担心人才培养场所的问题,从而实现了酒店和学校在实践设施设备、教学场所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这种模式最终形成了学校和酒店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培养人才的过程。目前,教育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大中专院校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紧密联合,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课程设计也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校企合作兼顾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践工作,其目的是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利益共赢,因此在实践活动上,培养的模式和质量上,以及和企业用人要求的标准上,都紧密关联。
二、课题背景分析
我国旅游业目前存在很大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缺口。当前,校企合作成为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程。然而,很多旅游院校的校企合作依旧停留在参观旅游企业、与企业管理人员交流等较低层次。传统的“专人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窄,文化素质有明显缺陷,广泛适应和创造能力差。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每年培养出的旅游类学生满足不了企业的实际需求。2016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科研机构、高职院校和新型智库。发展现代旅游职业教育,加快建立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有机衔接、布局结构更加合理的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建设一批旅游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创新型示范性校企合作项目,推动省部共建旅游院校、共同培养人才。[1]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企业中,我国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根据不同的需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培养酒店管理方面的高精尖人才。如何创新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新形势下的校企合作创新模式,是本研究的目的。
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大学、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完全不同。高职人才培养的是适应现代酒店业发展需求,具备从事酒店前厅、客房、餐饮、康乐、会展等一线接待服务的能力,以及酒店营销服务等相应的基层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熟练的职业岗位技能、突出的创新能力的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般来说,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是在与区域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对接方面不够深入和具体,[2]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定位不准确,教育教学、师资、教材等也存在局限。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和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这是因为酒店找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学校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基于两点,双方才找到了某种契合点,进行校企合作。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在校内的实训实验室实践,实践的评价标准是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造成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的脱节。
(三)校企合作流于表面形式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专业共建,质量共抓,成果共享”,因而,高职院校需要开展成效显著的企业调研活动,并吸收相关行业协会的经验和理论,邀请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上来,发挥“政校行企”理事会的职能。然而,实际情况是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如酒店管理)建设上,并没有认真地开展相关调研工作,不了解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在现实中,校企合作开展层次较低,仅仅着眼于解决学校实训条件和学生的就业问题。专业建设反映了高职院校定位不准确,学科及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具备实训条件等问题。
(四)双师型教师缺乏
教师处于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的主导者地位,为职业院校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更是如此。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培养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的。现有的教育教学体制对于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要整合校内理论型和实践型的教师资源,引导教育主导者不断走向多元化,发挥主导者的主人翁意识。
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几点意见
(一)明确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科学选择实习基地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要遵循旅游业发展规律,紧扣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努力适应区域经济,并实现服务区域职能。人才培养要着眼于培养满足酒店管理服务需求,拥有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理论与技能,从事一线酒店管理经营的服务型人才。实习基地是校企双方开展合作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要着力与一些知名酒店或四、五星级等高规格的酒店建立联系。实习生会在实习期间获得更多的与酒店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良好的实习效果是校企合作成功、提高实习效率的保证。
(二)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高职院校要发挥高职院校专业与相关产业间的关联作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的集团化模式。职业教育集团在资源整合优化、推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最终实现教学、产业和利益间的融合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企双方建立共赢机制,职业院校可以在合作中实现办学水平的提高,积极发挥育人的就业功能,促进不同区域下的各种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三)规范实习制度,加强校企合作管理
学生到酒店实习不是学院对他们放任自流,校企合作要求学院和企业开展科学合理的实习管理工作,高职院校在学生进入实习实训前,应开展广泛的动员工作,给学生讲明实习目的、意义,强调实习纪律,并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面临的困难并设计好相关预案。教育部等五部门于2016年4月印发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它指出职业学校应对实习工作和学生实习过程进行监管,鼓励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实习过程管理;酒店要为员工营造亲切温馨的环境氛围,关怀员工,其中,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是改善劳动关系的根本,这样才能保证酒店的稳定发展。[3]所以,校企合作的酒店要非常重视实习生培训,而且要尽量实现科学化管理、人性化关怀,确保实习生能够真正学到实用技能,爱店如家。
(四)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教师不但要理论知识过硬,而且要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实践中去,为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聘请来自行业、企业的经理和一线操作能手进行讲座,聘请实践能力强的人来指导实践课,通过不断的培训和指导,将酒店技术骨干、管理人才、行家聘请到学院,进行校企联合。另一方面,要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针对酒店行业的特点,结合高端酒店管理旅游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升和寻找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平衡点,健全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使校企合作能够平稳运行,真正实现校企的联合提升,使创新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得以顺利推进。高职院校有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职能,高职院校的存在依靠的是行业企业的需求。因此,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和学校高度融合,引入更为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理念,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人才培养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N].中国旅游报,2016-12-26(1).
[2]周贵平,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文化教育,2016(10):90.
[3]严伟,戴欣佚.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70.
作者:金丽娟王信洋吴钟毅单位:鄂州职业大学教育与管理学院上海亚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太虚湖假日酒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