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了,小编为大家送上论成本会计课程教法改革,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写出好的论文!
摘 要: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课本为基础,以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课堂讲授为主。这和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定位应用型、技能型为主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偏差。本文提出成本会计教学中应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增加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课程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保证。课程改革是应用性本科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基础环节。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成本核算知识、会计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只有不断改革成本会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
一、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安排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专业教育课程应由理论型向实用型转化,不仅是形式上,而是从内涵上拓展和延伸。只有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改革。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成本会计作为我院会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向社会输送的成本会计与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
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构想
(一)教育模式由知识型向知识+能力型转变
长期以来,各院校成本会计的教学都是以课本为基础,以会计准则为导向,采用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鉴于社会对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如研讨会、模拟教学、课内实验、专业实习、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应不断引入到成本会计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使大多数学生在顶岗实习前通过课内实验、综合实验等基本掌握岗位群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
在理论教学方面,应将职业能力作为课程内容组合的基础,在实训教学中采用模块教学法、仿真及全真模拟教学法,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既培养专业能力又培养实践能力;把教学与技术服务、生产经营结合起来,既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又培养就业能力。
(二)模块教学,使能力培养更具针对性
成本会计主要讲述制造业的成本核算,课程内容紧凑,各部分环环相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合格的会计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可将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按照岗位能力的要求分模块进行教学。具体做法是将教学内容分为七个模块:一是材料费用的核算;二是人工费用的核算;三是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四是制造费用的核算;五是废品损失的核算;六是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七是成本的控制方法。然后按模块安排知识点并设计案例或习题,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达到产品成本核算过程中各岗位所具备的工作能力。
(三)仿真教学,增强成本管理意识
在成本会计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仿真教学法,理论与实践并重,重能力、重素质的培养。如各模块中费用项目及产生可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深入企业收集而得,通过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分析与计算、方案的制订与选择、结果的反馈与评价参与教学的全部过程。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仿真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具体的费用项目进行分析、讨论,如是否是必须发生的、是否造成了浪费、有无节约的办法和途径等,把会计核算的功能延伸至企业成本管理,树立了节约生产,合理配置资源的管理意识;再如对费用的分配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确定设计方案,最终经过讨论由学生自主推理得出科学、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仿真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
(四)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的做法目前尚不普遍。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预算管理、事中控制等成本管理的职能越来越重要。将近年来在会计改革与发展实践中涌现的典型案例引入教学,把课堂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反映复杂的钩稽关系
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钩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数据的来龙去脉关系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的有关表格来反映。由于表格的理解不如文字理解直观,教师授课时、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的成本表格一一展示在黑板上。所以多针对书本上的表格解释某些数据的来源、计算方法及相互关系,这种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时间一长,易产生厌烦情绪,教学效果不理想。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把教学内容以人类联想的方式,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信息媒体的多维化以及多重感官刺激,强化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繁杂问题条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扩大了课时内的信息量,教学效果极为理想。
三、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一)课内实验
课内实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融合于成本会计课程里。一般安排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通常结合课程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中,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课内实验教学可采用单项模拟实验和阶段性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单项模拟实验
单项模拟实验是以理论教材的章节为实验单位,按理论教学进度分别组织实验。如可设计各种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实验、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实验、产品成本计算表的编制实验等。这样可使学生在学完相应章节内容后,对相关理论知识如何在实践操作中运用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2 阶段性模拟实验
阶段性模拟实验是在学生学习完部分会计专业理论课之后进行的,它是针对某一章节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和相关会计处理方法、程序设计的较综合的模拟实验,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本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如可设计一些涉及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燃料费、折旧费、修理费等费用的结算和分配业务,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各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熟练掌握费用的发生、归集和分配的全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综合实验
综合实验一般在学生学完专业课程后进行,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综合实验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完成。
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完成的优点是学生通过整个实验过程可以全面系统的掌握各项专业技能。缺点是不能使学生感受到实际工作中会计机构各岗位的业务分工和内部牵制制度,以及会计凭证在各岗位之间的传递过程;工作量较大,材料消耗也大。提高了实验成本。
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完成是每组按照会计机构内部各岗位的分工情况,进行分岗位操作。优点是增强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一方面能熟悉明确各种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过程,以及原始单据和其他会计凭证在各个会计岗位之间的传递程序和方式;另一方面也能了解到财务部门与企业内部其他单位及外部有经济业务往来的相关单位的财务关系,掌握相关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缺点是实验过程组织难度较大。而且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程度明显低于个人独立运作方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岗位轮流方法。
(三)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要求在校外进行,让学生走进企业。进行真实的会计业务处理。专业实习一般通过假期进行。通过专业实习,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
成本会计作为上海商学院的重点建设课程,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