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试论作业成本会计论文

2019-02-03 12:31:42浏览:14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业成本会计作为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带来了崭新的作业管理理念与作业成本计算方法,为企业的成本管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业成本会计作为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带来了崭新的作业管理理念与作业成本计算方法,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及价值链优化提供了科技可行的方法与工具。

1 作业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

1.1 作业与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会计将作业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并追踪作业成本到最终产品、服务或顾客。它是汇集资源消耗的对象,包括:作业是以人为主体的;作业消耗一定的资源;区分不同作业的标志是作业目的;作业的范围可以被限定。

产品生产过程可以被看作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业的组合,成本费用的发生与作业相关,产品成本由作业成本构成。因此产品生产过程的费用消耗表现为作业的费用消耗,即作业成本。

1.2 作业链和价值链

现代企业可以视为一个为了满足最终顾客需求而建立的一系列前后有序的、能创造顾客价值的作业集合体。这个有序的集合体就是作业链。每完成一项作业就消耗一定量的资源,同时有一定价值量和产出转移到下一个作业,直到最后将产品提供给顾客。最终产品是企业全部作业的成果集合,同时也表现为全部作业的价值集合。课件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作业链同时表现为价值链。

1.3 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指直接引起作业成本发生的因素,它是作业成本计算的成本分配标准。成本动因驱动成本产生,对产品成本结构起决定性作用。

作业动因是作业发生的原因,即产品或服务的最终产出量与作业消耗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反映了最终成本计算对象耗用作业的频率和强度,它是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产品、劳务或顾客的标准,也是沟通资源消耗与最终产出的中介。

2 作业成本会计应用的现状

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集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会计管理模式,它主要适用于基本实现生产自动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这类企业中,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所占比重很大,采用作业成本法后可以更清楚地反映制造费用产生的原因,从而便于确定制造费用新的分配方法,便于找出不能产生价值增值的成本消耗,借以降低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上来,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创造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而是通过这种方法彻底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法的许多固有缺陷,使提供的成本信息更具有客观真实性。正是由于作业成本法具有这样的优点,所以,在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制造业在应用作业成本会计,而且一些公司、财务公司、商品批发及零售公司等也在应用。

据专家们的问卷调查资料揭示,在美国已经实施作业成本会计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11%;加拿大则占被调查企业的14%。这说明作业成本会计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西方很多企业,在应用新的成本计算系统时也存在等等看的想法。许多企业明知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扭曲了成本的真实数据,但由于缺乏人手或为了节约开支而没有采用新的成本计算方法。西方一些学者正在对那些实施作业成本会计的企业作跟踪,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成本计算系统的有效性及在现代制造环境下对成本计算系统的要求。

作业成本会计管理理论引入中国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了,经过一些学者的介绍和研究,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已被广泛了解。但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在中国实际运用、推广还存在不少的障碍。中国企业对作业成本计算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很多实施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配套制度未能做相应改进和协调,影响了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的实施深度和广度。

3 作业成本会计对我国传统成本会计的改进及其影响

作业成本会计改进了成本概念,拓宽了成本核算的范围,提高了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作业成本会计通过作业这个核心,把费用与产品成本联系起来,形象地揭示了成本成形的动态过程,使成本的概念更为完整、具体。它还把作业、作业中心、顾客和市场都纳入了成本核算的范围,形成了以作业为核心的成本核算体系和管理体系。作业成本会计以作业为核心核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抓住了资源向成本对象流动的关键,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有利于全面分析企业在特定产品、劳务、顾客和市场及其组合以及各相应作业的盈利性差别。

经过20多年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作业成本会计逐渐趋于完善,帮助企业增加价值。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最新硕士CPA行业论文格式

上一篇:

信息化实现物资管理全新模式探究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