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确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鼓励绿色发展实践,是探索解决绿色发展理念在我国施行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重点,建设合理的生态文明制度,进一步谱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篇章。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制度;建设
绿色象征着自然、环保、和平、宁静、生命与希望。在自然环境中,它是朝气蓬勃的代表,而在人类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危机问题逐步体现。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绿色发展”是促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的释义
(一)绿色发展的内涵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家公司、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身体力行,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绿色发展作为一个崭新的发展理念,它的内涵不完全是发展的观点,而要在发展的眼光之下重视节能减排、爱护环境、治理污染、可持续发展等长远目光。在绿色发展的理念下,人类更为注重效率,例如,资源利用率。对资源要物尽其用,减少资源的使用率,寻找可再生能源。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重视环境承载能力,重视环境保护以及促进生态和谐。对比传统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是系统的模式,全新的价值理念。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矛盾逐步体现,江泽民同志继承了邓小平同志的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的现状,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战略层次,提出经济、社会、环境同步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胡锦涛同志在总结人类发展规律的层面上,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同志对生态文明建设也作出了特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深层次、全方位的变革,将会对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思维观念带来一系列的改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城市转型之中,紧抓资源高效利用、探索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方式,加强产业优化调整,将环境危机作为重中之重,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也是时代的需要。让生态系统循环良好,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况下,坚持可持续发展,从而坚持城市的现代化、生态化的绿色发展方向。
二、绿色发展面临的现状与问题
绿色发展是传统模式的创新改革,以绿色创新,提高资源环境的协调利用,强调绿色创新和绿色技术为核心。虽然上级部门紧抓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视环境问题,缓和了生态环境恶化,改善环境,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环境状况参次不齐,形势依然严峻,破坏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治理的速度。第一,工业水的污染。纵观全局,我国总污水排放量里面,工业污水排放量占趋于60%。水污染防治的首要目标就是工业污水的治理。第二,大气污染。燃煤电厂、工业锅炉、钢铁工业和建材工业已经被列为节能重点。以及酸雨和二氧化硫、机动车污染。第三,固体废物污染,我国工业规模巨大,工艺并不十分先进,因而固体废物产生量过大。充分体现,绿色发展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一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滞后。将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对立,将绿色发展和GDP增长分裂开来,将绿色发展视作经济提高的阻碍,污染程度一再上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程度,减少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来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也是时代的需要在思想上,有部分地方仍然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无视环境危机。二是绿色发展理念目前停留于理论探索层面,在实际的操控方面有待提高。绿色发展从广义上看,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几方面的规范进步;从经济上看,在不断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更要重视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使用绿色产品等。因为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解不深刻以及对低碳循环经济的似懂非懂,还有我国目前的绿色发展制度的订立局限在绿色生产领域,并过度专注于商家生产过程,对于流通、分配和消费方面较少,从而导致理论方面大大超出实践能力,鼓励不够,指导力低下。三是绿色市场建立不健全。绿色理念的普及受到绿色市场运行不顺畅的阻碍。在商品流通销售中,一些无权威机构认可、无绿色产品专用商标、甚至是一些三无产品也层出不穷。市场监督机制对这些问题没有做到立刻惩治。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造成绿色市场的秩序的紊乱。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观念也由此深入人心,消费者便更加青睐于绿色食品。但是,这一现象并没有增强商家对绿色产品负责的责任感,反之,另一些不法商家看重所谓的商机,让假冒伪劣产品横行。所以绿色市场机制运行不顺利也阻碍着我国目前绿色发展的有效运行。究其原因,一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对绿色产品认证的体制不健全,技术专业性程度较低。而是市场主体本身的价值观念问题,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知度不够深入。
三、生态文明制度构建探究
(一)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制度,能够有效带动生态文明发展起来。首先在固定时间内订立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制订详细的考核方法,将资源利用程度、环境损害程度、生态效益获得、环境承载力等内容拟入政绩评价体系之中。不仅设立考核模式,还要有检测体系,树立展现生态文明新要求的策略,让带头人不断注入新思想,塑造绿色GDP新理念,引导企业、群众重新认识绿色发展理念。从而让绿色发展更有分量。其次充分发挥党政同责,完善“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标本兼治,冲破体制机制障碍,将绿色发展理念考核融入到生态文明制度中去。
(二)健全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环境立法并没有明确确立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地位。环境的立法与司法脱离,环境立法内容缺少实践,不具体、空泛。法律法规的漏洞一直影响着我国目前绿色发展理念的滞后。在环境法的支持支下,绿色发展将能够顺利进行,环境保护法应当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到具体的条文中去,详细规定、切实可行。同时,合理的监督体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目前的法律监督存在不到位的现象,例如,市场主体在生产流通经营中有违法现象存在,但是这些情况并没有在法律监督之下被迅速察觉,治理。还有监督力度低下,环境保护法无论多么具体,在没有到位的执行力也无法起到其作用。因此,若想更好的迎接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的到来,必须要加强绿色发展理念的立法。
(三)完善资源与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和补偿机制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产品的价格和税费改革并不到位,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虽已经订立,但生态价值没有完全体现,生态补偿的道路还在摸索中前行。要深入资源的价格改革和税费的革新,把市场供求和资源短缺的程度充分体现出来。另生态价值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发挥其作用。尽快让危害生态者赔偿、获益者付费、贡献者得到补偿的机制。灵活使用价格、财税、金融等措施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高效应用,利用经济、法律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全方位指引和调整资源、能源的使用行为。
(四)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文化体系
绿色发展理念这一伟大科学思想体现着创新精神,内容充实、眼界宽广、意义非凡,为我国文化发展注入了崭新的发展要求,营建不同的发展气氛,拓宽了发展的道路,晋升高层次的发展空间。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必将细心思索文化领域的低碳循环框架和高水平的节约形式。全力孕育科学合理的绿色文化生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文化兴盛的骨子里。施行绿色发展理念,还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实践力。理念是行动的倡导,实践是理念的基础。出尽文化绿色前行,要同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融合,维护发展的协调性、连续性和丰富性。站在文化的角度,纵观全局,推进绿色转型,使文化繁荣发展的优良成果充分渗透到百姓当中。绿色发展理念,是关乎人民利益、关系国家未来的长远大计。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伟大变革。当今经济全球化下,怎样坚持绿色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一个阶段性、片面性的生态学问题,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全局性、可持续的重要决策。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应该长期坚持的使命。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发展、意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是着眼当前思虑未来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很快呈现。
参考文献:
[1]赵建军.中国实施“绿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洛阳师范学院报,2013,32(1):1-5.
[2]蒋南平.向仁康.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若干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13(2):50-54.
[3]郝栋.绿色发展道路的哲学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2.
[4]王玲玲,张艳国.“绿色发展”内涵探微[J].社会主义研究,2012(5):143-146.
作者:伊平单位: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