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是经过高职高专院校升格以后形成的院校,因此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开展管理工作时,突出体现了高职与高专院校所具有的特征,甚至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了更多的特征。基于这一情况,本文重点分析了转型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此来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整体规模。目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为“学长制”,实践证明,这一管理模式的应用确实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因此笔者就其发展模式以及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不断加强管理,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带来更大的帮助。
关键词:学长制;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模式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带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出现。这是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培养学生具有应用型的技能为主。并且从近些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教师的数量却存在严重匮乏的迹象。同时,学生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因此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对学生工作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学长制”的管理模式就显得相当必要了。学长制的管理模式就是在学生中间选择一些思想觉悟高、成绩优异并且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帮助在学习以及生活中存在困难的同学,这一管理模式的实现,不仅可以令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大学生活,同时也减轻了学校在管理学生方面的困难。
一、采用学长制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首先,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展学长制的管理模式是基于目前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极度缺乏这种现状的。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对技术型人才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所以在社会上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就造成生源不足现象的发生。在高职高专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后,学生的规模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一方面是对高学历的盲目追求,另外一方面也是学生在择校方面的观念发生了重要的转变造成的。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力量却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所以通过运用学长制的管理模式可以缓解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并且对高年级学生的管理能力也是一种有力的提升。其次,在开展学长制的发展模式后,激发了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实现共赢的积极性。高年级在帮助低年级学生时,可以缓解大学期间过度放松的状态,令高年级学生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另外一方面,低年级的学生在高年级学长的帮助下,可以尽快地适应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上,都可以得到学长们的帮助,双方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可以令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得到激发,共同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成功地在大学时期培养出健全的人格,促进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第三,自开展学长制的发展模式以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高年级的学生中选择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担当“学长”的重任,尤其是针对同专业的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角色既是学长,又是朋友,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能承担起教师的一部分责任,帮助低年级的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引导低年级学生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这样才能够为他们带来积极的正能量,提高低年级学生在学业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帮助教师将低年级学生在课业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起来,并向教师予以反馈,这样教师就能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对教学策略加以适当的调整。由此看来,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学长制的发展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下面笔者就针对具体模式的构建进行论述。
二、“学长制”管理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构建
1.学长进行选聘的条件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高年级学生要想进行学长制的竞聘工作,需要满足以下几点条件。首先,应当是大二以及大三学年的学生,并且个人的政治面貌应该是中共党员或者中共预备党员,亦或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其次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高度的思想觉悟,对党的思想路线加以拥护,拥有政治理论方面的思想情操。第三是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抱着热爱的态度,具有责任感以及奉献精神。第四,在思想品德修养方面要具有高度的意识,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想要应聘学长制的学生还应该在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如果拥有学生干部的经验那就是锦上添花了。最后,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学长制管理水平的另外一个条件是在身心方面都达到了协调发展,心中充满阳光,做事才能积极向上。
2.学长制选聘的具体程序
在进行学长制选聘的过程中,要坚持将公平公正放在首位,选择最为合适的学生担当学长。从上述符合学长制要求的学生中进行择优选取。具体的竞聘时间为每学年的开学前,由学生工作处下发相关的通知,然后向大二以及大三的学生传达竞聘的通知,有意向的学生进行申请,班主任以及班委会也可以加以推荐,在所在院系进行竞聘,并且将竞聘的相关情况上报给学生工作处,随时掌握竞选的相关动态。竞选成功的学长在上岗前进行岗位培训工作,明确学长制的基本职责,并且保证可以认真履行其相应的职责。这是学生工作的基础,最终向符合学长制要求的学生颁发应聘证书,由此体现出他们的职责与未来应承担的责任。
3.学长制应履行的职责
学长制需要从三方面履行相应的职责。首先,应当在思想上承担起引领学生的职责。因为学长是党员中的一份子,所以应当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引领学生向我党靠拢,令学生们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并且培养学生集体意识以及团结合作的意识。其次,学长应当在学习中对学生加以指导。经过重重选拔出来的学长在学业方面都是佼佼者,因此应当将他们在学习中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与经验传授给低年级的学生,令低年级的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开展创造性的学习模式。第三,在生活中,学长也应该对低年级的学生予以一定的帮助,尤其是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令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大学生活,避免对新的环境产生恐惧与焦虑的心理状态。
三、学长制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作用
1.助理班主任
首先,学长制承担着学生助理班主任的工作。学生助理班主任大多都是在大三或者大四的学生中进行选取的,他们无论是在学业方面还是在生活中都可以称得上是佼佼者。不但具备了较强的组织能力,同时也具备了新生管理的相关经验,因此工作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可以为班主任承担一定的工作,可以说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学生助理班主任是最早与新生进行接触的,因此更加便于相互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进而建立起更加亲密与信任的关系,并且可以在新生之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从而引导他们遵守学校的纪律与规章制度。助理班主任的选择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选拔与培训的,可以说是在优秀的学生中间优中选优,助理班主任要为班主任分担烦忧,是新生与班主任之间有力的传导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新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且及时反映给班主任,并加以解决。助理班主任主要起榜样带头作用,所以是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2.学长军训教官团
目前,众多院校都开展了军训活动。在军训活动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学长制的特点。在大二以及大三学生中选取优秀的人才,并且组织一个教官团。这样可以以自训的方式加以训练,辅助教官完成相应的军训任务。在新生训练中,通过开展自训的做法,极大地提升了新生的自信心,同学之间也构建了更加深厚的情谊,学长制的覆盖面也更加宽泛,在学生活动中逐步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了学长制在学生军训过程中的功能及其价值。总而言之,通过在军训活动中开展学长制的发展模式,调动起了低年级学生的积极性,无论是在思想品德方面还是在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方面,都充分的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说,对学长制的发展模式予以进一步的完善可以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3.学长指导实践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但课堂教学有自身的局限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富有个性特征的高素质人才,应该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多层次、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学生实习期间由学长和学弟组成团队,在实习中学长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品质给予了他们很多思想、行动上的帮助。此外,学长制的推行对新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学长通过自己的专业学习,了解本专业的学科特点与地位,了解专业优势,通过与新生的交流,用专业的魅力打动新生,使新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产生学习的动力。二是学长通过与新生交流自己大学不同阶段的学习体会,引导新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理想、优势爱好,规划适合自身的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学业生涯,并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对规划做出修正,朝着确定的目标努力。
四、如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构建学长制的发展模式
1.建立起完善的制度
充分发挥学长制的模式,就要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起组织的作用,并且将组织基础予以不断的完善。这是学长制能够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得以长远发展的动力。在具体的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对竞聘条件的完善以及竞选工作的落实等活动得以实现。对此,应该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对学长制的工作加以约束。无论是奖励或者是惩罚都要拥有完整的考核标准,以此来实现学长制的落实。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从具体情况出发,令制度建设得以完善。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新时期,还要培养学长具备五种能力,一是政治鉴别能力,二是自我学习能力,三是动手实践能力,四是合作协调能力,五是身心承受能力。从而令学长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2.从学长内涵方面多下功夫
学长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从管理与教育的角度出发,将二者有机结合的学长,即班级学长;二是将管理与思想结合起来的学长类型,即党员学长;三是将管理与教学结合起来的专业学长。“班级学长”是从品学兼优,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优秀学生中选聘出来的,主要负责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引导,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选拔、任用干部,组织学生各种活动等;“党员学长”是在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党员中选拔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学长”,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有针对性地对大一新生进行党务知识辅导,使大一新生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满足学生思想上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需求;“专业学长制”则是将学长制从管理引入教学中来,实现管理与教学有机结合的制度。
3.加强教育培训,定期交流经验
目前,许多高校在选拔学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忽视对学长的培训就是一个主要方面。有的学校对学长的培训内容不全面,培训不及时、不到位;有的甚至未对学长进行任何的培训,导致学长的工作缺乏计划性和组织性,有的甚至无章可循。要提高学长的工作效率,提升学生管理水平,就必须有计划地对学长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深入领会学院文化、办学特色、办学方向,掌握基本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提高学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推进学生管理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五、结语
在当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已经普遍应用了学长制的发展模式,这是一种将特殊教育与普遍教育相互结合的典型模式。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解决当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做好相关的调动工作,令学长在管理低年级学生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组织能力以及管理能力。本文针对当前学长制的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进而希望在今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可以进一步发挥学长制发展模式的作用,推进这一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炳全,朱铁汉.试论学长制在高职新生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2]伍晓芳.党员学长制: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有益探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7).
[3]唐委校,王康.推行学长制+导师制提高90后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4).
[4]孙有前,李东,于云龙.学长制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研究[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5,(03).
[5]何婷英.探析高校新生学长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12-14.
[6]伍晓芳.党员学长制: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有益探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7):71-72.
作者:王子鸣高兴成管淑波单位:绥化学院牡丹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