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计教学中的不足
1.1 学校方面
很多院校对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认识不足,缺乏职业特色,在具体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中没有凸显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不合理,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而实训内容只是为了应付上级单位的检查和验收,完全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些院校由于资金不足,缺少相应的会计实训教育基地,有的只是最简单的实验室,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熟悉会计业务流程的要求。这种情况使得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职业技能偏低,无法适应公司的业务需求。
会计教材的选用也是影响院校会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编制每年都在变化,有时还会大幅修改,所以,一些院校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继续沿用旧教材。教材的滞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2 教师方面
职业院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是普通高校刚毕业的大学生,而普通高校的教学特点是以学术研究为主,他们大多都是直接被灌输理论知识,在校期间并没有接触过最基本的实训内容,毕业后则直接来到中职院校任课教书;再加上一些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并不觉得会计知识存在滞后性,导致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完全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会计课程教学基本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教案几年不换,讲授课程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是用大屏幕代替了原来的板书,教师依旧占主导地位。在授课过程中,学生成为了听客,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地位;再加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良性沟通,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会计课程教师的认知错误会使会计教学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他们认为,只要学好理论知识就行,等将来进入社会工作时再实际操作即可。教师会用很长的时间讲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分录,很少会涉及到用原始凭证确定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等内容。
1.3 学生方面
有些学生在小学或是初中阶段就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他们接受会计专业知识或理论的速度会相对缓慢,需要较长的消化时间,有时学习信心会不足;再加上学习方法错误,存在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这种学习模式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大部分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逃课、玩手机、看小说,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平时上课也比较懒散,期末考试前才会突击学习。而一些学生学习会计专业很长时间后,仍然连最基本的会计工作都不熟练,比如审核原始凭证、编制相关的记账凭证等。
2 当前会计教学对策研究
2.1 学校方面
积极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把职业素养、岗位技能、职业能力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学生引导到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上来。深入改革会计教学课程,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加入对用友软件和金蝶软件的学习,提高学生会计上机操作的能力。
加强学生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比如建立会计实验室、电算化实验室、虚拟会计实验室等,指导学生上机操作。同时,要客观分析用人单位的岗位责任书,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为重心。
在选择会计专业教材方面,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加入最新的学术前沿内容和实践技能,组织学校教师认真学习,科学研讨,以培养学生的会计技能为己任,结合教学内容,贴近生产一线,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2.2 教师方面
教师要精心设计会计教学的内容,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细化每一堂会计课程,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同时,教师要积极转换角色,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会计工作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提高中职院校教师自身的会计实训能力,让他们精通会计业务的各种处理方式,熟悉各种原始凭证,编制好入账凭证,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学习会计课程服务。
中职院校的会计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教书育人等方面作出改进,使教学内容贴近生产一线,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零距离,为中职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3 学生方面
让学生变成会计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实现教和学的统一。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问,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思想,从学会走向会学,通过自学的方式获取最新的知识和最强的技能。
3 结论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整合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尝试用新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共同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使学生所学技能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