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浅析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设置衔接问题

2019-02-03 13:04:11浏览:42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引言近年来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问,要求培养更多的中高职一体化的人才来满足现实社会

引言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问,要求培养更多的中高职一体化的人才来满足现实社会的需求。一般来说,在中职阶段会计专业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努力传授会计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个理论积累的奠基阶段;在高职阶段将发展的主要着眼点放在了拓展和延伸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养成综合素质强的人才。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会产生许多衔接性的问题,阻碍着会计专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就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设置衔接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现状

经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在会计中高职的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着许多衔接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责任分散

1、部分学校直接把实现学生的就业作为培养目标,这样就完全将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限制在一个点上,只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无形中就会把教学内容和任务及其考核标准都定位在了各种会计实际技能的内容上。这一错误观念会使得教师主要向学生传授工作中应用的会计技能和知识,过分关注实践,而忽视了理论的积累和素质的培养;学校以就业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标准,最终不能让愿意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具备相应的资格。

2、部分学校把升学作为培养目标,教学的一切出发点定在提高对口升学率上。这样课程设置就参考考试的科目,辅修一些相关课程;教师主要教授考试性的内容,以应试为目的;而在具体的教学中较重视理论,重视考试所需的技能,而忽视了实践,弱化了技能的训练。

(二)会计专业中、高职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有重叠

毕竟中职和高职是层次不同的学校,其教授的内容和具体的课程设置上都会有所区别,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紧密性。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中职开设的教学科目基本在高职阶段的学校会再次出现,课程内容存在着知识点重复的现象,而且高职阶段的课程开设数量要多于中职阶段。甚至在某一课程上,中高职采用的竟然是同一本教材,而且由于中职在教学课时上要远远多于高职,当入高职学习时,基于原来接触过的缘故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而且有些混乱或者错误的记忆让高职的教师无从下手。

二、中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衔接

在会计学领域,中职会计专业学校主要在于培养初级型会计人才,而高职会计专业主要是培养中级程度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有着程度和层次上的递接,是会计能力的延伸和增长。相对比来说,高职会计专业人才无论是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都比中职会计专业人才略胜一筹,能够掌握更加精神的专业知识,其会计实际操作工作技能更加纯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鉴于中职和高职会计专业的不同情况,需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高职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在中职时期积累的理论和技能基础,来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和课程计划,努力实现培养目标在中职和高职教育之问的有机衔接。

三、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一般需要修通识课,例如语文、数学和外语,还有修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所配备的专业课程。但是由于在高职阶段招生政策的影响下,所接收的生源基础和文化水平等存在着差异。有些是对口招生上来的学生,通过单考单招以出色的专业课成绩被录取,对于在高职仍将继续学习的会计相关内容,已经提起做了准备,有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因此会在专业上占据一定的优势;有些是来自普通高中,以文化分取胜,在后期的学习中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且学习能力较强,同时或许因为高考失误而被迫选择就读高职学校,在心态上有些起伏波动,影响正常的学习。

针对这种生源上的差异,需要在课程设置的体系上做出重大调整,单考单招进来的学生在巩固自己专业课的基础上,要加强对通识课的学习,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而普高进来的学生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无论是理论还是实务,都需要找到学习方法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追赶自己的专业课。

四、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设置的对策

1、明确中高职会计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层次性

无论中职还是高职都是职业教育,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要以社会需求为引导,从培养学生的会计技能应用出发,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最终打造出专业理论知识深厚、专业技能坚实、职业道德素养高的新型人才。

其中中职学校要做到兼顾两个目标,既要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锻炼他们的工作和管理能力;又要为升入高职学校做准备。

2、对中高职的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区分

有效做好会计专业中的中、高职学校课程之问的衔接,需要整合中高职所有的课程门类,按照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的线索为指引,来对课程实行模块化处理,让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的能力做到直接对接,才能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在中职阶段需要夯实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最基础的理论和能力;同时需要在整合之后,将中高职课程内容中重复的内容删除,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在最后的两年需要往深处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开设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进行专业的实习和训练。

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衔接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需要做出的必要工作,既要明确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又要区分中高职的教学内容,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会计人才。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乡镇卫生院会计监督制度分析与研究

上一篇:

乡镇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探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