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对策

2019-02-03 13:07:57浏览:69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每年到毕业之际,都有大量毕业生被毕业论文搞得焦头烂额,先是毕业论文选题。就像各种唱到的那样,想想这几年过的不好也不坏,但

每年到毕业之际,都有大量毕业生被毕业论文搞得焦头烂额,先是毕业论文选题。就像各种唱到的那样,想想这几年过的不好也不坏,但到头来还是要为了一个毕业论文的选题而拿不定注意。看看别人好像都在准备毕业论文的内容了,真是急人啊!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对策,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农村建设力度。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担负着支持“三农”的重任,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金融业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能否长期支持“三农”持续、快速发展。所以有必要加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研讨,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确保信用社信贷资金健康营运。

一、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目前,在农村信用社资产结构单一的情况下,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信贷风险,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方面。

(一)制度落实悬空风险

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国家出台了《商业银行法》、《担保法》、《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为金融业合规经营提供了法律依据。县联社也根据自身的业务经营需要,相应制定了《信贷规范化管理办法》、《贷款考核奖惩办法》等具体的规章制度,使信贷管理有章可循。然而,在信贷管理工作中,却有那么一些信贷人员法律制度观念淡薄,有的先斩后奏放贷,有的简化手续贷款,有的出现假担保假抵押贷款。种种迹象表明,大凡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制度落实悬空者,信贷运行失去制约,归避信贷风险也就失去了可靠的保证,信贷资产损失也就不可避免的发生。

(二)决策误导投向风险

准确地把握信贷投向投量,是确保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前提。农信社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导致部分信贷资金决策失误,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职业道德观念差,在申请贷款时提供假报表、假证件、假材料,隐瞒真实情况,报喜不报忧,诱导信贷调查部门误入怪圈。二是部分信贷调查人员客观水平有限,加之工作马虎,调研报告以偏概全,信息反馈严重失真。三是集体会办审查,只从表象上看看资料,就人云亦云。上述信贷误导行为,最终使信贷决策判断发生偏差,出现了信贷投向投量上的风险。

(三)行为波动心理风险

规范后的农信社若不努力拓展农村这块信贷市场,或在信贷管理某个环节上被动应付,势必导致立足不稳而出现信贷风险。首先是信贷市场调研被动。信贷企业改制前后,部分不良资产的出现,使信贷人员“谈贷色变”,甚至对贷款紧急刹车。其次是新出台的《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平素信贷人员对金融法律法规知识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因存在怕贷心理,所以很少走出进行广泛地持久地开展信贷市场调查,信贷市场信息闭塞,快速反映灵敏度差。当发生贷款业务时,心里无底,无所适从,增加了贷款的盲目性,甚至有悖于国家经济方针政策。

(四)素质低下滞后风险

通过对贷款的严格规范化管理,特别是与工资奖金挂靠考核,有效地增强了信贷人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也一心想把事情办好,但客观上业务能力不高,显得力不从心,很容易把信贷业务办砸锅。主要表现为:1、在客观上对国家经济方针政策了解不透彻,在微观上对地区经济状况、产业结构等把握不准,使信贷资金投入缺乏可靠的客观依据。2、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不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人为地自我“断电”,专业理论水平低下,很不适应信贷管理的需要。3、对信贷规章制度不熟悉,对信贷手续和程序也是粗浅了解,特别是法律法规知识贫乏,银行败诉时有发生。4、信贷队伍结构不合理,在年龄、知识、能力、品质方面配比不当,互补性差,整体综合素质弱化。

二、形成信用社信贷潜在风险的原因

信贷风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因素是在信贷管理工作中人的意识、素质、行为等的滞后性,导致信贷潜在风险的形成,且表象具有间接性、隐蔽性和分散性,往往不易警觉和纠正,给规范基础尚浅的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埋下了诸多的隐患。

(一)重存款轻贷款

把存款规模作为年度各项工作考核主要指标,在以“存款论英雄”的意识驱动下,诱发储蓄大战如火如荼,组织存款成为金融业激烈竞争的热点,不得不把精力、人力、财力投向揽存之中,轻视和偏废了信贷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在信贷管理中只注重不良资产的清收盘活,发生认识错觉,出现“抓一把”问题。信贷管理流于形式,暴露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解决,信贷运行“沉疾”越来越重。

(二)重检查轻处罚

为加强信贷管理,县联社曾多次开展信贷检查,也发现不少问题,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只是轻描淡写地当面教育一遍,问题特别严重的,往往是姑息迁就,处理从轻,助长了不正之风的漫延。所以,违规经营,违章操作,屡禁不止,时有发生。

(三)重分工轻素质

基于信贷业务需要,联社有专业股室,基层社也配备了专职信贷员,负责经常性的信贷服务工作。但忽视了信贷队伍管理,组织专业知识学习培训少,人力调整充实不及时,考核手段滞后,选、用、管未能有机结合,导致现有的信贷人员素质不高,跟不上规范化信贷管理要求,适应不了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四)重表面轻实质

在信贷投放中,只抓信贷员职责的履行,没有很好地发挥法律顾问和稽核审计作用,连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内控机制空档突出。同时,严重存在听汇报和看材料的表象问题,深入下去调查研究不够,工作作风飘浮,未能通过现象看本质,产生分析判断失误的不良后果。

三、防范信用社信贷潜在风险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针对上述信贷风险问题及形成的原因,笔者认为信用社要加强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加强市场调查指导,建立高度灵敏的信息体系

大力支持“三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规范后农信社的重要功能和任务,也是农信社收入来源的主渠道。金融业也是企业,贷款是新产品,只有把产品推销给市场,才能获得利润,企业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现代的银企关系就是在这相互依存中衰荣与共。既然贷款是产品,就必须拓展市场,以确保产品销售对路,提高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这就要求建立高度灵敏的信贷市场信息体系。

1、建立信贷市场指导体系。金融业在业务经营过程中,不可能脱离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而独自运行。领导层县联社必须承担起宏观经济情报搜集,贯彻国家经济政策,对信贷资金的动态营运进行监测,设定信贷风险警戒线,并适时发生预警信号,努力使信贷资金营运与地方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相吻合。

2、建立防贷市场反馈体系。农信社要转变过去眼睛向上的陈旧观念,立足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微观的市场反馈体系,及时准确地掌握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走势,为更好地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县联社信贷职能股,在积极帮助基层社做好贷前市场调查和项目评估工作的同时,必须建立一套全县范围内的信贷项目资料库。基层社要对金牌客户、基本客户和普通客户实行分层次动态管理,重视贷款户的选择,调整贷款户的结构。通过人行适时了解贷款企业在其他银行的贷款数额,由县联社牵头,定期不定期地召开信贷市场情况交流会,相互反馈信息,做到心中有底,以避信贷决策盲目性。

(二)严格区分管理职责,建立科学的有责必究机制

要针对当前只追究个人责任而忽视整体连带责任的弊端,不断完善有责必究机制,确保信贷管理中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真正发挥整体连动制约优势。根据当前信贷操作程序,应以审贷分离为骨架区分岗位职责,达到任务明确,权责统一,奖惩分明,决不能模糊无度。

1、贷款调查失实责任。基层社充当着信贷调查之责,主要负责调研借款人证件、证明、报告、报表等有关资料,实事求是地编写调查报告,称之为归避信贷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其责任十分重大,如在信贷调查工作中事实严重失真,造成决策失误,应迫究调查人员的主要责任,

2、贷款审查不严责任。贷款审查是县联社信贷管理部门充当,着重审查借款的条件,贷款的投向是否符合国家政策,企业经营者的品质,担保者的合法性,贷款手续是否完善齐全等,其主要职责是把关守口,称之归避信贷风险的第二道防线,如在信贷审查时,被动应付,把关不严,造成决策失误,应追究审查人员的次要责任。

3、贷款决策失误责任。贷款决策是由县联社贷审会充当,主要负责对调查报告、审查报告的认定,决定其贷与不贷,贷多贷少,称之为归避信贷风险的第三道防线。如若信贷市场信息反应迟钝,不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造成贷款投向投量失策,也应承担其相应的责任。

4、贷款检查失误责任。贷款检查是由贷款责任收回人充当,主要负责贷款发放后,借款方贷款是否专款专用的检查监督,及时掌握了解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反馈信息保证按期收回本息,称之为归避信贷风险的第四道防线。如检查不力,贷款回笼流失,信息反馈不灵,造成不应有的贷款风险,应追究贷款责任收回人全部责任。

(三)狠抓规章制度落实,建立完善的内控制约机制

信贷内控制约机制,主要是指在信贷管理过程中对各种金融法规、政策和制度、业务操作规程的监督检查,体现在这些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准确无误地执行落实,是衡量内控机制建立是否有效的标尺。为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各项信贷规章制度的落实,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依法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要根据信贷市场的变化,基于信贷业务发展需要,从法律的角度,进一步完善贷款审批制度、审贷分离制度、跟踪监测制度、风险报警制度,同时要补充授权经营制度、信息收集反馈制度、稽核审查制度等,使信贷操作全过程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实现信贷管理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2、加强贷款的稽核审计。稽核监察部门因不介入贷款过程,具有较强的超越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因此要改变滞后行为,主动对贷款实施贷前、贷中、贷后的稽核审计,督促检查信贷部门和信贷人员严格执行信贷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3、增强惩戒力度。对发现违规违章操作问题,要严格处罚,决不能心慈手软,照顾迁就,坚持从严治社。要视其不良后果,与工资奖金、职务晋升、技术职称评定挂靠,加大惩罚力度,发挥震慑作用。特别是对触法者,应及时移交司法机关立案查处,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重视信贷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

人是信贷行为的主体,是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最能动、最关键的要素。在信贷队伍建设上,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意识,大胆改革人事制度,努力完善人才机制,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1、跟踪动态考核,实行持证上岗。鉴于信贷队伍长期不流动、竞争性差的弊端,县联社组织人事部门对信贷人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业务操作能力的综合考核,对不称职的调出信贷岗位,及时充实优秀的信贷人才,实行持证上岗。还要对信贷队伍跟踪动态管理,不断择优劣汰,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信贷队伍。

2、优化人员结构,形成整体优势互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已越来越明显。信贷部门是属于技术密集型团体,发挥技术结构阶层的群体功能作用十分突出,应主要抓好以下几点:⑴优化群体内年龄结构组合比例,实行老、中、青有机结合;⑵优化群体内各类专业人员组合比例,适应信贷业务领域不断扩大的需要;⑶优化群体内各种能力的组合比例,发挥综合功能作用;⑷优化群体内具有不同品质、素养和特长的人员组合比例,实现人才优势互补。

(五)加强金融法律法规学习,建立健全法规约束机制

1、要加强金融法纪法规的学习。不但信贷人员要学习,还要向贷款户大力宣传,增强信贷人员和贷款单位遵纪守法意识。定期组织信贷人员学习,特别是要学习金融“四法一则”和《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提高信贷人员遵纪守法自觉性。

2、要坚持奖罚分明。要培养信贷管理工作上遵纪守法和敢于加强信贷监督的先进典型,给予表扬奖励;对于违反信贷政策原则,乱批乱放贷款,或以权以贷谋私,造成信贷资金损失的,纪检监察部门要严肃查处,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要和司法部门紧密配合,取得司法部门的支持和协助,做到依法监督,依法管贷。对逃避金融部门监督管理故意拖欠贷款、赖帐不还的贷户或企业,应依法起诉,强制收回贷款本息,以确保金融信贷资金不受损失,进一步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一是加强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当务之急,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信用社经营效益,甚至于影响到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二是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农村建设力度。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担负着支持“三农”的重任,所以有必要加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研讨,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确保信用社信贷资金健康营运,为长期支持“三农”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1. 吕宏忠,陈剑,张莉莉:“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与改革”,《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4年第4期

2. 白世春:“信贷风险剖析及防范策略”,《中国金融》,2004年第8期

3. 李宽同:“试析中小商业银行业务拓展中的风险防范”,《金融纵横》,2004年第4期

4.孙红才,杨定亚:“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金融风险”,《建湖县金融学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

以上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对策,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创新研究

上一篇:

浅析会计师事务所人才流动——以某会计师事务所为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