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浅析新预算法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2019-02-03 13:08:30浏览:30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于2014年完成了实施20年来的首次大修,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预算法突出预算的完整性,强调公开

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于2014年完成了实施20年来的首次大修,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预算法突出预算的完整性,强调公开透明的制度,更加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彰显了党中央建设法治政府、阳光政府、廉洁政府的决心。

一、基于事业单位视角的新预算法特点

1.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全部收支纳入预算

新预算法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内入预算。近年来,随着中央和省、市预算编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部门预算编制也在不断创新,政府全部收支都纳入预算管理。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也明确要求事业单位应当将全部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全口径预算提高了预算的完整性和政府统筹能力,适应了当前预算管理的需要,符合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

2.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规范结转结余管理

新预算法要求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这是对长久以来的单一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改进。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更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支出预算更加硬化、刚性,超收收入、结余资金难以随意转化为支出。事业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应当具有前瞻性、全面性意识,不仅要考虑当年的收支计划,还要预计中长期的收支规划,充分考虑结转结余情况,切实减少结转结余存量。执行部门预算时,严格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支出的原则,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保证非税收入依法征收,全方位保证跨年度预算平衡。

3.坚持厉行节约,推进预算公开,严控预算支出

勤俭节约入法,新预算法确定了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严控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等。预算公开入法,新预算法对预算、决算、预算调整、政府采购情况的公开做出全面规定,确保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一切都在阳光下进行,预防腐败。事业单位应当按支出功能和经济性质,规范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细化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支出,确保只减不增;合理确定项目支出,对其进行详尽审查、分析和测算,确保重点,兼顾一般;贯彻勤俭节约,严控预算支出,硬化预算约束。

二、强化部门预决算管理新预算法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决算等方面,都有一些细化规定,预决算支出的编制,应当按其功能分类编列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编列到款。这些规定加大了预算编制的难度,明确了预算执行的责任,提高了决算编制的准确性。事业单位应当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支出项目,优化资金配置;细化预算执行程序、责任,确保预算控制的权威性;细化预算考评指标、奖惩方案,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部门决算编制质量。

1.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提升编制科学性

事业单位应当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推进部门预算的全面性、完整性。首先,动员全体职工积极参与预算的编制、执行和控制,减少领导与职工之间山于预算信息不对称等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有利于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有利于预算的有效执行。

其次,早规划,在部门预算布置之前即根据主管部门要求及单位发展规划,落实当年工作任务,明确未来儿年工作目标,提前开展项目论证及政府采购计划等工作,确保预算连续完整、科学可行,以防预算调整情况的出现。

2.完善部门预算执行机制,硬化预算约束

预算的执行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其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事业的运行与发展。树立其权威性尤为重要,不论是领导还是一般职工,都必须以预算为工作准绳。为确保预算得到有效执行,在部门预算正式批复后,有必要先进行预算分解,对预算指标进行细化和落实。首先按科室进行分解,明确各科室的具体指标;然后将其落实到岗位、个人;最后落实到季度、月份,甚至周、日。各科室负责人要全面管理本科室的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时把握预算执行进度。

3.细化考评体系,强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

加强部门预算管理,还要进一步强化绩效管理,细化绩效考评体系。事业单位应当成立预算绩效考评机构,建立健全考评制度,包括预算编制、执行、核算、分析等环节的考评制度,实现绩效考评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全面化管理。细化绩效考评指标,据此进行预算绩效评价和奖惩兑现,促使各科室紧紧把握预算执行进度,完成预算任务,确保单位全年预算目标的实现。

三、规范会计核算工作

新预算法要求预决算都要细化、收入足额上缴、不得擅自改变预算支出的用途等等这一系列的规定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

细化会计核算,做到与预算、决算口径一致。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实行收付实现制,引入权责发生制。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促进专项资金规范核算。建立健全收入支出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坚持收支两条线,根据收支配比原则,准确核算各项收支。贯彻勤俭节约原则,明确各项支出事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严格执行预算限定的用途。加强授权审批控制、支出审核控制,确保资金支付合法合规、会计核算准确无误。完善收支报告、分析制度,及时发现超标准支出、预算完成进度迟缓等各类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确保预算稳步执行。

四、加强财务监督

新预算法多处提及预决算的审查、监督以及预决算的公开等内容,而事业单位为了保证预决算能够经得起考验,重中之重就是要加强财务监督。加强内部、外部财务监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经济责任、财务信息披露等监督制度,强化对预决算、收支、结转结余、资产、负债等管理的监督,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监督结转结余是否定期清理,上年结转资金在次年是否按原用途使用,结转结余规模是否有所减少,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债务定期清理机制,促进负债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审批程序,确保债务风险可控期限内归还。挥其权威性,财政,保证负债在规定审计及主管部门发依法对事业单位进行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部门决算的审查,对小金库专项治理政策落实情况的审查等。预决算、三公经费等财务信息,按要求进行公开,接受政府、人民的监督,例如,三公经费,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其内部控制制度、支出进度预警机制,确保不超支,准确予以核算统计,从财务管理及内部财务监督入手,在根本上做到其公开的可信、透明。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问题分析及对策

上一篇:

党风廉洁建设中制度建设探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