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提出的服务发展,以用为本;健全制度,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方针,结合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高等院校可结合国家所处的新形势、面临的新任务,为社会培养促进经济发展、知识结构优化、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突出、职业道德高尚的高层次会计人才。当下,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得以充分发挥,为完成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应不断健全自身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其使用机制的要求。
一、卓越会计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
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会计执业重心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倾斜,未来将呈现出会计核算与战略管理、流程优化并重的局面。高校应顺应变化,为社会提供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卓越会计人才,以学生应具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作为自身培养计划的目标和结果。
第一,具有扎实的业务基础。优秀的会计人,不仅业务精通,而且能够参与战略经营和管理决策,解决复杂经济问题。这些品质,均基于扎实的业务基础上。基础的缺失,将成为以后工作中的掣肘因素。
第二,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卓越会计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中贡献着强大的力量。高校应将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会计领域学术带头人,为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教育的持续发展添一把助力。
第三,具有良好的社会服务能力。高校为社会提供的优秀会计人才,要具有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素质,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院校在按照通用标准与行业标准建立培养体系的同时,也考虑到企业或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当然,卓越会计人才的素质要求不仅限与以上。拥有扎实的基础、超前的眼光和较强的服务能力的会计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社会需求,在服务岗位创造自身价值。
二、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会计人才资源总量在稳步增长,职业队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这在数量上来看,能够较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但是,从人才素质方面来看,会计人才的分布、层次和类别等结构还不甚合理涉及会计审计实务、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管理等方面的各类别高级会计人才总量少;初级会计人才占比过大而中级、高级会计人才占比过小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应对自身会计人才培养效果进行反思。
(一)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
高校将对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特征表现为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用,是解决财务问题的基本手段,是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起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经过四年的学习,大多数毕业生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职业技能运用只懂皮毛,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二)案例教学参与性弱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直观体验企业财务运作与决策,用自身所有的知识去解读、分析企业的经营行为,在分析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过,高校使用的案例教程,多数并不适合互动传统的知识授受型教学范式仍占主导地位,无法吸引学生对案例教学的积极性,更无法吸引其积极参与案例开发。
(三)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开设会计实验课程、安排实习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使之熟悉将要走上的工作岗位。虽然高校将实践作为学习的重点,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效果不论是从实践参与时间,还是实践收获不尽人意。
(四)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弱
当下经济体制需求的人才,不仅能够迅速进入某个具体岗位的工作角色,而且能够随时满足岗位的新要求或岗位转换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运用相关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解决综合问题的宏观眼光。可现实情况是,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孤立问题解决能力,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较弱。
三、高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问题解决路径
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科研资源,结合自身教学改革目标,加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兼有校外导师的合作以及丰富的校友资源,基于自身产学研联盟平台,构建涉及广泛、深入的培养体制。优化课程配置,拓宽教学资源,提高会计人才的质量。
(一)转变测评方式
我国高校对学生的考评方式,大多数为期末成绩+出勤情况的加权计算最终成绩,考评方式较为单一,也较为简单。学生认为通过一门期末考试就万事大吉即可结课,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消极参与,考试前集中复习的情况也见怪不怪。在学生缺乏自控能力的情况下,每学期末进行一次的考评方式不利于对学生平时的专业课学习进行监督。当然,监督并不是唯一的方法,高校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督促的同时,也可以对之进行鼓励引导。
第一,引入期中测评,将期中测评结果计入学生最终成绩。期中测评是对学生阶段学习情况的一种评价,在每个学期内对学生进行一次到两次的阶段性测评,能够督促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由于其测评的结果对学生期末成绩构成影响,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期中测评产生一定的重视,对专业课投入的精力能够增多。
第二,对学生取得的会计领域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试证书,给予鼓励。会计领域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试,也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这些考试反映会计人员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反映其是否具备岗位所需的实际业务工作能力。对于通过相关考试的学生,可予以成绩加分或综合能力评价加分,鼓励学生进行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
第三,引导学生阅读扩充性材料。目前高校的会计教材,通过行业会计核算流程展示出知识框架,结合基础概念,呈现出概念清晰、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知识的来源不仅限于教材,也包括与之配套的扩充性材料,如课本的配套练习和课后案例,内容丰富、覆盖全面,学生可以通过扩充性材料的阅读,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通过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
(二)增加案例教学的互动性
目前高校所使用过的教学案例多为典型案例、公开出版的案例教程以及期刊论文或共享案例库。这些案例大都耳熟能详或具有典型的授课型教学范式特点。对于这些教学案例,学生可以使用搜索引擎搜寻答案,运用问题指向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的寻找答案,并未加入自己的深入思考。为了改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课桌后查的情况,高校需要提升案例教学的互动性。
第一,侧重本土案例。高校可以联合校外导师共同开发贴近自身的本土案例,令学生在进行案例课程学习时具有亲切感。由于本土案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师生进行案例教学时,亲切感也能够激发自身的使命感,发现的问题更细致,解决的办法更多元,从而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第二,鼓励学生进行案例挖掘。学生可以小组结合,组成团队,利用高校自身的数据库进行案例开发,数据库内上千家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与行业信息,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达到了案例开发的目的,同时也锻炼了自身文献搜集能力、热点探究能力、问题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第三,让学生做学生的老师。在案例教学课堂上,学生可以代替老师的决策,为同学进行案例讲解,对案例进行设问,借助课堂进行讨论、争鸣,授课教师可以在讨论结束后对学生开发的案例进行评价,点拨讨论过程出现的不足之处,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扩充实践教学
大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被安排在最后学年,期间学生面临着或找工作或继续深造的选择,临毕业的同学会因此放弃实习,或不能全身心投入实习。即使有同学积极参与到实习中,企业站在自身利益角度考虑,也不愿接受没有工作经验的实习生。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突破实践教学的时空限制,帮助学生做好理论与实际的对接。
第一,校内会计实验课程的案例可以拓宽至多领域。高校内现使用的会计实验教学用案例多为工业企业,使用工业企业案例进行会计循环学习的优势在于流程完整,但是过分关注工业企业,学生对工业领域之外的行业了解就存在短板。所以,高校在开设会计实验课程时,可以拓宽至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等多元板块,以工业企业核算为主,中间穿插其他行业的对比,提高学生实操能力。
第二,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本专业实践学习。利用自身产学研战略基地与校企联合项目,高校可以在学生完成基础会计课程后,开展短期多次的参观学习,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寒暑假进行适当的转岗或轮岗。学生参与到寒暑假实践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为毕业实习打下了基础。
(四)引导学生塑造知识网
现阶段高校教学体现出了完善的学科架构,但是学生平时学习多注重单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科间知识进行串联的意识还很薄弱,这就需要高校进行引导,穿针引线,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网络的塑造。
第一,综合性的沙盘演练。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ERP沙盘仅对企业产供销业务流程进行简单的推演。对比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以引入会计信息记录、纳税申报、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责任会计等角色。虽然综合性ERP沙盘演练提高了难度,但是它更贴近于企业实际情况,考察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外部协调能力与沟通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解决综合能力的问题。
第二,建立完整学科体系。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与审计等学科知识在教学中担任着重要角色,这些知识相互交织,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与结果,都是会计实务流程的重要构成部分。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后,利用高校实验室或电算化系统,通过业务流程整合,体验管理控制与核算的关系,协调自身学科体系,使自身对学科有系统的感知。
四、结论
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养料的细胞,高校要以社会对会计卓越人才的素质要求为坚定目标,解决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表现出的问题,深入探寻不足,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出符合发展需求、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卓越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