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准则的出台,将对注册会计师更好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改进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起到重大作用。同时,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理念、审计程序、审计责任等方面将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风险导向审计,使审计风险降到“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达到“注册会计师必须合理保证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基本要求呢?笔者认为,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要有效地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将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基础
这里所说的指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不是事务所在法律意义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合伙制、有限责任合伙制等等组织形式,而是针对现阶段我们行业各类事务所存在的这样那样的体制问题提出的,实质上就是事务所的内部治理结构问题。
笔者认为,事务所的内部结构问题是事务所在其所有制已确定的情况下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目前大部分事务所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类似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这也可以通过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纠纷清晰地反映出来。值得欣慰的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的《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协议范本》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章程范本》,着重研究了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中相关法律的协调,特别是考虑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注册会计师法》以及有关登记和审批管理规则之间的衔接;同时,尽可能地结合行业“人合”特点,针对实践中的问题,将行业规则、惯例作为自治性条款加入其中。另外,根据事务所内部治理经验,加入了一些提示性、选择性条款,以体现事务所“人合”特点和行业规范导向。但是,两范本并不具有强制性,事务所的体制问题只能依靠事务所自身的努力去解决。当然,这当中若要从根本上解决事务所的治理结构问题,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这个事务所的核心领导、关键人物对改善事务所治理结构的决心和态度。
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文基础
每一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一点不难理解。但是若能做好则很难、很难。因为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起一个健康、和谐、高效的企业文化是不容易的。志不同,不相为伍;道不同,不相为谋。一个缺少相互信任,缺少合作精神,缺少团队思想,缺少……他的审计风险能够控制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上吗?“如日中天”与“天道酬勤”一定不是同一类型的企业文化!
会计师事务所的思想基础
这主要是要强调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在认知上的一致性。当然,在专业上我们不反对来自任何角度的不同的声音,这种声音应该是仅就在学术上的探讨,在理论上的争执,最终应达成和谐的统一。这里更应该体现的是“民主—集中”的过程。而不应是一种不和谐的、杂乱无章的音符。
试想,当一个项目或一个注册会计师遇到审计问题(也可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时,当事人一定非常希望得到机构的帮助和同事们的帮助。设想一下,机构中就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事不关己,漠不关心。更有甚者,不负责任地乱说一通,或者明知处理方法有问题,审计结论不当,就是不表态,不去负责任地指出来……这样的事务所能够将审计风险降到“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吗?
还有另一种现象也同样可怕。一个事务所内形成了若干个小“团体”。他们分别以小“团体”的利益为重,仅对小“团体”的利益负责,而根本不顾及事务所持续发展的大利益项目负责人故意隐瞒被审单位真实情况,以欺骗形式通过事务所内部控制,或者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故意对一些高风险审计领域不实施有效的审计程序,因为项目负责人或主管合伙人与该项目的成败利益直接相关,在利益面前这些项目负责人或主管合伙人已将事务所整体利益抛到九霄云外。
大家不怕遇到问题,而害怕的是遇到问题而不视为问题或视为问题而处于某种不可公开的目的而隐而不报(当然这属于道德范畴)。除此之外,在一个有着良好的思想基础的事务所,遇到了审计风险问题,依靠众人的力量,应该能够得到一个至少他们这个团体认为是最好的解决方案。道德风险,不是一个可以小视的问题!因为职员的道德风险毁掉一家公司,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甚础
这里所说的专业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审计专业知识,而应该是更加宽泛的、广义的专业知识。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注册会计师对各行各业都精通,但至少应做到基本了解,应该掌握怎样有效地利用其他专业人员为审计工作服务。同时,事务所也应该做到具有一些其他特殊专业的人才。与此同时,事务所应该有计划地分别培养对某一行业熟知的专业型审计队伍。不论是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这一点上都应该适用。不能让我们的审计工作人员达到全能型人才标准(本身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若要培养出对某一行业或领域熟知的人才确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实践基础
注册会计师通过在大量的审计工作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不断地总结自己,方能不断地提高。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是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关键则是注册会计师运用科学的手段对风险进行的专业分析和判断。如何保证“科学”呢?它应该建立在方法的科学性和手段的科学性上。而这些科学性均来源于我们大里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任何一种科学的方法,如果没有通过科学的手段统计出来的基本数据作支撑,那么,它就不可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目前,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虽然比不上“四大”那么长的历史,但也有了不算太短的历史,有了大最的常年客户,有了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但这方面工作我们做得很不够。尤其是客户数据库的建立,这方面我们绝大部分事务所做得都不到位。而从客户数据库的建立,发展到分行业数据库的形成,对事务所的审计风险评估而言,将产生不可估量作用。总之,要我们大量的实践工作的总结去指导我们今后的实践工作。这当中,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地总结,要不断地进行知识积累。
上面谈了这么多的基础,那么,如果这些基础一点都不具备,或者说具备了部分基础,那么还能否开展风险导向审计了呢?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但若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将所有的审计风险都降到“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那答案就一定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