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造假的涵义及其构成
(一)会计造假概述
国内相关学者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主要采用了不同的分类方式。吴联生(2003)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为规则性失真、行为性失真以及违规性失真。李爽(2002)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为无意失真和故意失真两种。有的学者还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为技术性失真、时效性失真以及制度性失真等等。通过综合性的分析可以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体分被动性失真和主动性失真。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内容进行解释:
(1)被动性失真。被动性失真在一定程度上与行为人的主观意志没有直接的关系,由于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会计信息在获取的过程中容易被误解,进而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发生。
(2)主动性失真。利益相关者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不惜采取欺骗的手段进行财务造假,本文主要提到的会计造假就属于会计失真的一种,称为主动性失真。当利益相关者为了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时,将会通过会计信息所生成的报告中进行造假和伪造信息的真实性,进而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发生。会计造假主要的特征如下:所谓会计造假,就是通过伪造会计信息进而隐瞒不正当获取利益的行为,会计造假是主观性的行为,会计造假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虚假信息,进而会给利益相关者带来一定得损失。
(二)会计造假的主体
会计人员是会计造假的主体,也是主要的操作者之一,由于会计人员掌握足够的会计资料,所以会计人员可以轻而易举的就完成会计信息的生成,进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一定的情况下,会计人员由于领导施加的压力和工薪的诱惑,使得会计人员因此而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但是,会计造假行为的主体并不仅仅是指会计人员新型做假账的行为,包括了参与到会计造假行为的所有人员。根据职位和部门的不同,对于会计造假主体可以是高层管理人员、会计人员、董事长以及监管机构等。
(三)会计造假的表现
(1)资产不实。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高估企业资产进行提升股票的价格,包装企业的整体形象。资产高估的主要行为手段包括:第一,将当期确认的费用进行资本化管理,进而计入相应的资产类科目中。第二,对于低估的资产,应该计入到减值准备或者摊销中,在进行计提和摊销折旧,将具体的资产减值进行及时的处理。第三,虚构企业资产项目,例如虚增应收账款项目等。
(2)负债不实。第一,虚增负债,当企业不按照规定进行确认负债时,将债务重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虚假处理,进而使企业高估负债的情况,主要的目的在于减轻纳税义务等。第二,虚减负债,例如,企业随意更改经济业务、资产和负债科目对冲等。虚减负债在一定成为上就是企业为了达到上市公司的具体要求而做出的行为。
(3)利润不实。第一,虚增利润,例如,提前确认收入和制造虚假收入、少计费用或者不计费用的情况等,通过增加减少收入来实现企业的最大化利益。第二,虚减利润,例如不按照实际的确认条件来实现确认收入,进而有意隐瞒成本费用的支出等,通过虚减例如而减少相应的税收。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
(一)利益驱使是上市公司造假的最主要原因
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主要受利益的驱动而行使的行为,主要的利益驱动包括:第一,为了在此进行融资;第二,为了提高或者为稳定股票价格,实现控股的趋势;第三,为了银行的债务资金;第四,为了进一步维护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关系,属于一种债务融资。然而,会计师事务所出现并不是为了参与造假的行为,而是为了自身利益的驱动和生存的压力里,会计师事务所多面对的优质客户就是指上市公司来说的,因为上市公司存在着较强的造假供给,使得与会计师事务所保持一条战线的关系,维持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往来,这也在明确的说明上市公司存在会计造假现象。
(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在我国,普遍存在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的情况,所以会计人员受利益的诱惑往往失去了控制自我的能力,失去了依法办事的能力,进而做出了违反法律道德要求的事情;有的会计人员则为了谋取自己的个人利益,追求名利,在道德观念上失去了自我的价值,做出了违反工作要求的事情,进而是会计信息严重出现了失真的情况。此外,会计信息的失真原因还因为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没有制定严格的监督机制,失去了内部管理的能力,出现了管理混乱的情况。如果一些企业在财产上缺乏相应的管理,那么将会导致有帐无物的情况,也有可能会造成有物无账的现象。
(三)造假成本与造假收益不对称
与造假的收益情况来比较,造假的成本是相对较少的。造假成本较低,首先与上市公司造假行为被发现的几率也较小。根据相关学者的分析和比对,针对过去10 年内的会计造假行为被处罚的案例不足100 例,而正式提供相应的财务报表、年度报告、资产评估报告以及验资报告等多于10000 份之多。这种情况的发展主要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监管体系较为落后,监管人员严重不足所致。此外,针对会计造假的上市公司和相关机构的惩罚力度明显不足,也是造成会计造假行为逐渐增多的情况。当前,监管部门打击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主要手段就是行政处罚,很少追求刑事责任,使得上市公司造假行为越来越猖獗。
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手段
(一)虚构交易事实
每年的年中和年末都是检查财务报表的时候,适当的时候进行公开财务报表,一些在财务报表上做了手脚的公司就出现了寝食难安的状态,不得不到处找人来制造虚假的财务报表。2011 年,对于上市公司的处查,其中违规事件占40%,主要常见的会计造假包括虚构销售对象、虚开发票和出库单以及混淆会计科目等现象。
(二)不规范的会计核算
因为会计应收制度与收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别,所以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在进行交易和事项的同时,会选择多种会计处理方式进行处理相关事项。因此,针对那些急于粉饰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不恰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
根据不同的费用核算方式来看,借款费用可直接归类为资本化管理,也是是费用化管理,一些上市公司不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为所欲为的处理借款费用,是他人谋取利益。
2、不提或少提折旧和减值准备
一些上市公司存在资产投资回报率普遍偏低的情况,同时也面临着减值准备的压力,计提折旧也是面临重要压力之一。
3、不当的收入、费用确认方法
提前确认收入和费用,以及提前确认成本费用,都是上市公司极力想掩盖的实施,也是财务报表所常用的粉饰方式。
(三)掩饰交易或事实
掩饰交易或事实最常使用的会计造假方式就是针对重大事项极力掩盖和隐瞒的事实。2001 年,受到相应处罚的上市公司中,没有被重大事项披露的公司具有数十家,占总体上市公司的15%左右。
第一,关联交易。所谓关联交易,就是针对子公司和总公司的资产购销以及资金的往来进行承担其过程的交易。如果在关联交易的过程中出现了市场价格变动的趋势,要及时的公开市场价格,并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公允价值变动。但是,关联交易过程中的价格与上市公司的所操作手段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得很多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利用协议进行相关的定价,使得上市公司的会计利润出现了转移的情况。例如ST 粤海发通过与子公司进行资产交换,极力的掩盖了总公司项目亏损的情况,同时还获得相应的利润近两千万元。由此可见,上市公司的利润很大程度上是来源关联交易所获得的利润。此外,有些上市公司与子公司的关联交易并不会在相应的财务报表中合并抵消,也虚增了合并报表的相关受益。
第二,诉讼事项。诉讼事项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上市公司的重要不确定事项,一旦在诉讼中败诉,那么上市公司就会遭到相应的风险,有的甚至会威胁到上市公司的生死存亡。所以上市公司极力隐瞒交易和事实,进而做出了违法法律规定的事情。
第三,担保。在担保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一些上市公司不愿给下属子公司进行担保,所以造成了子公司经营失败的现象,给予担保的上市公司则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上市公司因此而进行信息披露。
四、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危害
(一)会计造假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把握
微观经济主体主要的决策方式是通过社会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并且通过有序的安全运行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的决策是依靠客观思想和决策服务来决定的。会计造假则会造成市场销售、成本水平以及经营效率才决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决策对于会计造假来说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同时也阻碍经济决策步入正轨。
会计信息是反映会计统计数据的标准,同时也是重要的来源之一。会计造假现象使得那些不具备真实会计信息的相关部门进行及时的反映出来,进而使得我国国民收入、生产总值、保值增值等出现了信息虚假的情况,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宏观调控的最终目的。
(二)会计造假阻碍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通过市场经济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并根据相应的分配结果进行客观的处理会计信息。只有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进而达到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进而维护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竞争者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会计造假影响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造假行为对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我国在《注册会计师法》中明确规定了其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标准。会计造假行为主要就是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违反了职业道德的建设,进而影响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变革和推行中,社会生活的经济基础与社会道德规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成本制约注册会计师的主要因素,注册会计师同样容易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对自身工作态度的不严谨,对工作岗位的不重视,进而难以实现会计道德秩序的良好发展状态,缺乏会计职业道德的状态。
五、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审计防范
(一)重视对虚拟资产、虚增收入的深入审计
1、具体结合存货流转的方式进行生产和销售,进而进一步了解存货的真实情况。存货监管和盘查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注册会计师为了实现验证后的存货能够及时的反应所剩余的数量。销售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项内容,进而引起存货数量的变动。上市公司的销售情况进行虚构,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引起存货变动的,所以针对注册会计师对存货的监管和盘查,就是为了明确实际存货与账面存货的区别。如果存货的实际存货大于账面存货时,就应该对于存货的销售进行记录和审核。此外,针对销售房屋、股权等行为,应该进行转移办理,并且进行正确合理的判读收入的实际情况。
2、结合应收专款的方式来看,销售的真实性对于日后的销售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针对日后销售、收款以及退后等情况做出明确的记录。注册会计师应该进行相应的验证函证的真实性,同时也可以对其余额进行函证,以保证销售额和发生额呈现出同等的状态。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对收入合理审计时,可以结合相应的应收账款函证,进行有效的提升经营业绩以及真实的年度财务报告等。当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资金收入的合理性进行进一步审查时,所审计的内容需要企业提供相应的财务报表和年度报告等,进而提升企业经营销售的相应资金,在年末审计时实现销售利润最大化,但是往往这种情况的审计并不是真正反映出销售情况,有的则表现在销货退回的现象。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应该对资产负债表的销毁退货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检查所致原因。此外,可应该通过资产负债表的汇款记录,作为证实报告的收入确认合理性。
(二)重视关联交易的的审计
关联交易存在复杂多变的情况,很多的关联方没能及时的发现这一特性,关联交易的性质很难确定,进而给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
1、全面的掌握关联方以及关联交易的相关资料。被审计的企业需要提供关联企业的相关业务范围、名称和地址、交易事项等,并通过询问、记录以及各种方式来检验其真实性。将审计人员的资料经过核实之后在进行相关审计的过程。
2、注意企业的关联方以及关联交易的过程,进而对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真实披露。尤其是在关联交易的过程中,对交易的金额和比例进行充分的披露,进而分析过程中是否有刻意隐瞒实施的情况,而后通过关联交易隐瞒较大问题的可能性。
3、对关联方及关联交易进行认真审查和分析。从企业的组成情况来分析是否存在复杂的情况,进而进一步确定关联交易的过程,尤其是年末时的重大检查,核实会计处理是否符合标准,在分析关联交易对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4、评价关联交易的公平性,进而评判关联交易的市场化程度。在市场化条件下的交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关联方之间的影响,进而避免经济利益的冲突。
(三)积极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中介作用
建立和完善社会中介的监管制度,重视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着重培养会计人员对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和认识,进而适应上市公司的各种业务往来,降低执业风险。针对注册会计师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还应该理论联系实践,进而在工作中面对各种各样的会计问题能够予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对审计的学习面面俱到,进而提升整体的审计效率。全面贯彻和强化对《注册会计师法》的执行力度,进行整顿整体的职业能力,发挥其主要的监督行为,严格制定限制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程序,并在特定的情况下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四)改变股权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上市公司需要对公司股权结构做进一步的优化,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可以拥有部分的经济实权,这样不但能够使一线的经营管理者从心里上能够有主人公的感受,而且可以名正言顺地以企业主人的身份参与到企业的重大决策中去。我国上市公司如果可以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战略发展利益捆绑在一起,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的现代经营成本一定会降下来,而且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五)完善员工的分配奖励机制
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标准和分配奖励机制。财务造假不仅有财务人员的原因,也有业绩评价体系不完善的原因。应尽快建立一整套符合企业实际、能够客观地评价企业领导真实业绩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只重视考察数字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做法,还要将考核的结果与企业领导人的升迁、奖励相结合,换言之,必须将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与企业负责人的奖励、考核、任命相结合,才能进一步细化和落实诚信的原则,从源头上杜绝会计造假行为。
结论
会计诚信是否能发挥其作用得到会计界的防范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当下时代的主要特点和要求。市场经济需要会计诚信的扶持,所以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要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与此同时,我国还应该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依据,进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规范和完善法律法规,进而改善整体的工作环境,加大力度对造假者的惩罚,并根据相关的会计法规来追究主要上市公司负责人的责任,从根本上防止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进而使会计人员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面对当前的工作环境,诚实面对所工作的内容,拒绝做假账,以不做假账为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