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供给侧改革下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2019-02-03 13:16:35浏览:51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一、研究背景通过分析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看似主要原因是因为每年毕业生人数过多,但与发达

一、研究背景

通过分析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看似主要原因是因为每年毕业生人数过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生占比并不高。认真分析不难发现根本原因在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结构和社会需求出现了结构性失衡,造成了高校这方面毕业生就业难,而企业这方面招工难的两难状况。当下我国会计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有效供给不足,也就是说一方面,中低端会计人才过剩,人才同质化问题显现。另一方面,技能型人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以及高级专业人才供给不足问题突出。因此高校转型中调整会计人才的供给结构,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

二、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当前各地方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当前各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培养中主要存在的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近十几年来,大量高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投入到会计工作岗位,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回访,多数用人单位对我们的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工作表现不十分满意。反馈的不满意原因主要是这些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各方面适应能力、领悟能力、协作沟通能力较差,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部门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1. 高校会计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

近年来,我国会计人才存在着供需的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有效供给不足,也就是说一方面,中低端会计人才过剩,人才同质化问题显现。另一方面,技能型人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以及高级专业人才供给不足问题突出。目前会计人才需求市场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层次和各层次的需求数量是有差异的,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多年来一直未发生实质性改变,造成高校人才输出同质化倾向严重。

2. 未能注重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

各地方高校一般关注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未能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和人格素質的培养。目前学校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安排是单调而匮乏的,主要侧重学历教育,强调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完全融入到会计教学体系当中,只是单纯的停留在枯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层次上,会计专业的教师主要是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大多数教师在会计课堂教学中侧重于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不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会计法规、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就显得脱节了,造成学生片面追求实用和自我专业价值,无法使德育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我国高校会计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基础知识的讲授和相关科学理论的介绍,而缺少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缺乏理论研究能力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同时也不具备会计岗位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因此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屡屡受阻。

1. 会计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

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仍然选择以教材、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虽然,一些课程已经开始加大案例教学,微课教学等方式,但在适应市场适应经济发展方面还做得不够。多数高校的会计专业课教学注重理论教学,辅以例题及课堂练习的讲解以及学生课下刷作业题。大多数高校都建有会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对模拟单位一个月的业务进行处理来巩固理论教学的效果。客观的讲,还是有一定教学效果得。但当前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未能关注市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会计专业所开设的选修课门数仅局限于会计专业或相关内容内,造成会计专业学生知识面较窄,不利于培养会计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 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的问题

当前各地方高校本科生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受全世界经济和金融热的影响,会计专业学生规模更是空前上涨,与此同时会计专业教师数量却没能同比增加,使得各高校的生师比极为不合理,会计专业教师教学任务非常重,根本无暇进行科研以及教学法研究,加之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导向往往注重论文数量、课题到位经费以及专著等科研成果,使得教师疲于围绕学校的考核标准跑课题、拉项目,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认真备课、授课,甚至有些教授让自己带的研究生代替自己给本科生上课,结课考试时利用划重点或透露考试内容给学生,让学生高高兴兴通过课程考试。这些教师无心教学,年终考核时凭借自己的一对科研成果反而成为了教学标兵、科研先进工作者。在这种导向影响下多数青年教师纷纷效仿,把精力全放在了科研上,对待教学马马虎虎,根本无暇顾及教学法研究,更没有精力关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3. 现行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合理

单纯靠一份试卷的传统的考试方法已经不能够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单纯依靠一次考试,一个分数就给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进行定论,很难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对现行的课程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三)会计实习流于形式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环节,较为理想实践教学是通过派学生到公司顶岗实习来完成。通过对历届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座谈、调查,顶岗实习能够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多各地方高校的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往往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有:

1. 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直以来,教育主管部门虽然不断强调实践教学对高校学生的重要性,会计专业的会计实习尤为重要,它是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会计专业的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毕业前半年的毕业实习来完成,但许多学生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们往往把毕业实习当作求职的途径。加之在这个时间段毕业班的学生忙于参加研究生考试、各地区公务员考试会放弃会计实习,即使一些学生勉强进行了会计毕业实习,大多数情况下,实习生的工作是一些端茶送水,打扫卫生的事务,所以大多心不在焉。学校对学生的实习时间、内容以及实习效果并无具体考核监督机制。

2. 毕业实习单位环境不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

随着各地方高校本科生招生规模逐年增加,高校一般对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实习采取学生自联实习和学校指派老师带队集体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其中学生自联实习占比比较大,往往高达80%-90%。学生自联实习是指由学生自己联系单位,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单位鉴定表、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由于大多数企业不愿意接收实习生,因为大多数实习生到企业后无法独立完成所交付的工作,所以自联实习的学生一般并不真正参加实习,往往是随便找个单位开一份实习鉴定表敷衍了事。

三、提高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鉴于以上分析,高校要贯彻供给侧改革的精神,站在人才供给端了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努力克服传统会计教育的不足,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当前我国会计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不是需求不足,而是有效供给不足。对高校而言,就是市场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很多,但我们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了会计专业人才出现了人才结构性过剩,即人才的无效供给过剩。高校会计专业建设务必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高校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方案。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关注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会计专业人才。

(二)借助互联网+更新教学理念,改进高校会计教学模式

目前各高校会计本科教学奉行以学生为本,以会计人才市场需求和会计毕业生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根据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和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结构的新变化来组织教学。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转换自身的角色,发挥不同作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制订科学评价学生成绩的考核方案,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1. 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实施线上线下课堂相结合的会计教学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高校会计专业实施线上线下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条件。学生利用线上学习课程视频等丰富的优质学习资源,使学生在线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了条件。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思考。线下教学则通过讲授课程重点知识,针对发展性问题以讨论的方式为主,实践活动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学生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效结合的学习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全面系统地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再流于形式,通过互联网,完全突破了课堂上的时空限制。

2. 加强教学研究,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师资队伍建设要硬、软一起抓,既要保证师资的学历结构及科研能力,也要强调师德师风的建设。当前广大教师教学精力投入是难点,这是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导向出了问题,为此高校要把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师风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学校制定的师德师风措施应该具体,可检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试卷、毕业设计指导等方面来评判教学水平和教风;在教学、科研各方面對青年教师加以指导。

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知识和能力结构符合高校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看现状,更要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各专业的持续良好发展培养锻炼优秀师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最好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目前各高校都有政策推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教授开课比例与教授占比应大体相当,形成良性运行机制;此外高校要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参与教学改革,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坚决杜绝:重教改立项,轻教学研究;重鉴定,轻推广,教学研究成果和实际教学脱节的问题。

3. 建立对学生学习的综合动态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学生的各门课程的学习成绩,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动态,正确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和质量。改变课程以最后的一次结课考试来评判学生学习成绩,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和评价,可以把案例分析与基础知识考核结合起来,从平时考察作业、课堂上的表现力及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多个方面考核学

生。科学动态的考核评价体系既可以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其考核评价的结果与课程结课考核结果相结合,又能全面地对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既能加强学习过程控制,督促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加强会计实习环节

会计专业实习是会计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环节,学校安排实习是为了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在会计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阶段要充分吸收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场所;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学校、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的形成。使这种机制体系化、制度化、互动共赢是高校努力方向,协同创新是发展趋势。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实习难问题,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实时了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领域的供给侧改革,重点是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做到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对准未来社会的需求。高校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的改革,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改革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从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究农业经济发展

上一篇:

浅析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