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浅析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的研究

2019-02-03 13:16:58浏览:55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含义: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和机构在审计执行过程中不受限制地接触相关人员,获得所需要的审计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含义: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和机构在审计执行过程中不受限制地接触相关人员,获得所需要的审计资料,客观做出职业判断,完成内部审计工作。

二、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执行受制约的因素

1. 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目前内部审计还是以199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为法律依据的,这部法律虽然首次以法律形式提出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进行完整明确的阐述。内部审计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为依据,由此可见,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不可避免地制约了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实践。

2.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恰当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需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但现实是很多企事业单位没有设置独立权限的内部审计机构,部分内部审计部门还是依附于其他部门或者合署办公,没有足够的权限不受限制地接触所需的相关信息,即使发现值得关注的问题也往往因为组织机构设置的限制,局部利益需服从整体利益而被掩饰或修改。在这种机构设置状况下,内部审计部门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往往形同虚设。

3. 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欠缺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一般来说,审计工作量大,审计情形复杂,需要独立的审计职业判断。但现实情况是,审计人员往往具有临时性,没有固定的审计人员,只有当需要发挥审计作用时,才组织一部分只有基础审计知识的人员开展内部审计,而且企业往往忽视并缺乏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及时有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由于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扎实的基础,审计的质量和效果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程度,甚至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三、减少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受制约的措施

1. 完善我国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完善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是确保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有效保证之一。只有制订完善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才有可能端正相关领导和相关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态度,才能更有效地赋予内部审计人员足够的权限,使其不受限制地接触必要的审计信息继而完成审计职责。

2. 科学地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科学合理地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具体来说,就是要使内部审计部门的利益和其他部门的利益相分离,避免内部审计部门依附于有利益相关的部门,使得内部审计部门不受限制地接触审计信息,做出独立审计判断,得出审计结果和汇报审计工作,并针对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及执行创造自由和谐的内部环境。除此之外,还须明确内部审计机构与相关审计机关的关系,内部审计部门应接受相关审计机关的监督和指导,并主动接受行业协会的管理。

3.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法律常识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是确保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并不断进行持续有效的继续教育,使内部审计人员针对具体环境和问题的变化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做出恰当判断,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才有所保障。此外,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人员法律观念的培养。我国相关的法律有所规定,内部审计一旦出现差错并得到证实,除相关责任人外,内部审计人员也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由此可见,持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及法律常识,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出现各类消极行为,使审计工作更有效率及效果。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上一篇:

企业内部审计如何参与风险管理(1)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