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简析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

2019-02-03 13:17:29浏览:31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将高校后勤管理的生产、经营、服务于管理等工作,以社会市场经济的方式运作,使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为主,进行

将高校后勤管理的生产、经营、服务于管理等工作,以社会市场经济的方式运作,使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为主,进行自主经营、盈亏自负,这种管理模式就是社会化管理。由于其具备经济属性和教育属性,因此在社会化改革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经济发展规律与教育发展规律。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成绩斐然,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亟待解决。

一、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意义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过去的管理模式改为市场化、社会化、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把后勤管理与高校相分离,一方面简化管理,可以集中精力发展高校教学,能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率与办学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运行,可以充分调动和最大利用社会资源,后勤服务规模可以得到加大,可以节省管理费用的支出,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各方面工作能做得更细致、到位,后勤管理部门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促进高校全方面发展。

二、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给高校发展带来许多福音。但在改革的过程中,问题和矛盾的突出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思想观念落后

后期管理部门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花钱靠国家、服务靠无偿的固定思维,无法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要。过去都是以铁饭碗为主,无偿转为有偿服务大大增加了师生的支出,高校的师生会对改革产生抵触心理,导致改革进度缓慢,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一些高校领导对社会化改革的认识不够,顾虑重重,难以做出较大的思想转变。加上高校后勤的基础条件水平较低,筹集资金来源窄,将高校后勤作为公益性的角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化的运作,严重制约着后勤社会化改革。

(二)后勤管理的产权关系不清晰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需要通过建立高校后勤服务公司、中心等组织,用企业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管理形式,实现后勤保障服务。实行后勤管理企业化经营,就意味着与高校分离,但分离后的后期管理部门的资产仍然归属高校所有,以企业管理方式的后期管理部门,难以实现自负盈亏。因此,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会激发矛盾,造成产权关系不清晰,无法明确后期管理实体与高校之间的产权关系,容易出现管理与使用脱节,资产安全与完整的责任难以划分,应有的维护也做不到位,对社会化改革带来较大的挑战。

(三)后勤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偏低

大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队伍专业水平偏低,综合素质不高。一方面,由于一部分高校后勤工作人员属于临时工,他们的职业道德偏低,责任意识不强,服务工作不到位。另一方面,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的待遇普遍偏低,使得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发展。此外,一些高校后勤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基本素质低、文化水平差等问题,对后勤工作知之甚少,服务技巧缺乏。部门领导与负责人对员工队伍重要性的认识偏低,对员工队伍培养工作不重视,缺乏后勤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难以适应社会化改革。

三、推进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

转变思想观念是推进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关键之举。高校全体员工应该打破过去传统的思想观念,更新过去后勤服务的福利、公益与事业型层次观念,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重新认识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意义,树立起现代商品和产业化的观念,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受服务方应该提供服务的费用,遵循有偿性服务的规律。此外,高校的后勤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以提供优质服务作为职业目标,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也要时刻关注师生对后勤部门的看法与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正,协调好后勤管理部门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以促进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发展。

(二)明确高校与后期管理部门的产权关系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在于建立高校后勤服务公司,与高校分离,实现市场化运作。因此,需要理顺高校与后期公司直接的产权关系,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等关系,对后勤资产登记造册,清查核实和规范剥离,并依法进行资产价值评估,以界定产权。实现规范经营、规避风险,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高效与后勤实体双赢的局面。

(三)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对促进社会化改革具有较大的帮助作用。因此,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从招聘到培训,考核到薪酬,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都应该做到系统化、规范化与可行化,才能吸引人才与留住人才。然后,在聘用人员时,要选择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进行考核,也要关注聘用人员的服务意识与职业道德等方面,确保聘用人员的总体质量。其次,要做好岗前培训,对聘用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与道德教育,使聘用人员能认识到自己的岗位职责,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与工作能力。最后,在工作过程中,要加强规范管理,对聘用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薪酬相挂钩,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结束语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对提高高校办学效率与质量、增加高校收入与促进高校全方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转变过去传统的思想观念,深刻认识到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意义;理顺高校与后期公司直接的产权关系,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等关系;加强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难点与对策(1)

上一篇: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及权衡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