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高校泛行政化管理体制的弊端
1.1 学术自由度受限,缺乏办学活力
高等学校内部的权利分配受到其组织形式的不同,由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为主导的行政权利管理体制。而我国高校长期以来的行政权利与学术权力不平衡的发展情况使得高校学术自由度较低,缺乏办学活力。其中院校领导负责制使得学术制度不易于构建、学术环境与氛围的营造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泛行政化使得高校管理体制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较易滋生腐败,民主化管理程度低下。
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行政权力过分扩张,使得高校管理层与执行层的协调程度降低,人性化程度受到削减,尤其在大力提倡学术创新的当下,教师无论在管理岗、教学岗或科研岗都需要将创新成果作为考核内容之一,过分扩张的行政权力都是不利于其存在和发展的。固守陈旧的体制理念,高校的人事管理制度缺乏弹性,考核机制陈旧、僵化,导致教学科研环境活性不高,师资力量薄弱。久而久之,在行政化过分扩张的影响下,高校办学质量逐渐远离时代轨道,失去竞争力。
1.2 行政化浓厚,学术平台构建难度较大
目前,我国高效管理体制的形成是依附其根深蒂固的经济发展体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其相应的时代背景,泛行政化的特征既是在这一经济体制下产生的。而泛行政化较易滋生官本位思想,这一思想不利于高校学术平台的构建和学术氛围的营造。在高校鼓励学术创新的今天,教师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和新的从业目标,而陈旧的行政化制度使得教师的管理无所适从,双重领导导致的双向指挥使教师们疲于服从行政命令的同时亦需服从学术权力的管理,权利与责任的双重标准使得管理层陷入目标不清晰、任务不明确、实施阶段错综复杂的困境中。另外,激励方式和实施措施权利运用不当造成激励对象的不明确,如科研奖项、项目评定成为变相的权利利益分配;教授治校的高校新理念形同虚设,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混为一体等现象,严重打击了教师对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高校管理体制泛行政化对策
2.1 去行政化,逐步构建高校新型管理体制
我国高校泛行政化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发展,落后的体制与当今创新强校的办学宗旨形成强烈反差。在高校建立健全完善的办学制度,革除陈旧的行政化权力下的高校体制,改善我国教育改革滞后的现状,关键是要去行政化,逐步构建高校新型管理体制。革新我国高等教育学校管理体制上的泛行政化管理制度,一方面,革除学校和党政机关之间的行政级别制,对陈旧的管理机构进行去繁从简,建立服务型为主的科学高校管理体制。另一方面,改进学校内部的行政级别,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进行分离,弱化学校的行政化,强化学术化。实行教师、教职工聘任岗位制,加强教师管理队伍建设,使行政人员树立权责、服务、竞争意识,使各项行政工作顺利展开并做到真正服务于学校。
2.2 与时俱进,突出学术地位
在国际化办学的日益影响下,加强学术平台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紧跟时代步伐,在不断的配套条件调适的过程中构建适合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构建健全的学术平台、突出学术地位、加强学术创新能力,必然要率先弱化行政权力制度,施行学术本位管理体制。我国高校要施行学术本位管理体制,就要以确立民主管理的高校校务管理制度为基础,在国外高校教育模式的参考下,由教师群体来集体决策学校学术事务的管理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例如,英国等西方国家,实行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对分离,学术权力占主导,行政权力弱化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2.3 正确规范高校与政府的关系
规范高效管理体制,在健全的管理体制下使办学机制形成良性循环,这就要求高校与政府间的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教育部通过制定相关的高等教育学校法律、法规,科学、合理的规范高校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官办和政校分离。一方面要求政府要树立服务高校的意识,转变政府职能,把对高校的直接的行政管理转变管理方式。运用立法、规划、拨款、政策支持、信息服务和各种行政手段等方式,在宏观角度下对高校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还要求政府通过实施国家立法,认清高等教育学校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最终从根本上使高校转变社会形象,使之真正成为面向社会广大群体依法实施自主办学的组织机构。
3 结语
通过去行政化,逐步构建高校新型管理体制、与时俱进,突出学术地位、正确规范高校与政府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对策以解决高校管理体制泛行政化面临的问题。另外,为高校学术发展与校园和谐学术氛围的建设,还需要不断创新手段和方法,来实现我国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平衡,实现高校教育的和谐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