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全球一体化形势的逐步形成,世界各国将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对经济发展影响重大,但不管是理论领域还是实务界,对三者的关系素来颇有争议,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审计和会计都应属于财务管理范畴,有人认为审计和财务管理都属于会计范畴,还有人认为三者彼此独立、并列存在。不可否认的是,三者之间固然有着明显区别,但也有着紧密联系,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应将三者完美结合,使其各自的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以起到良好的协同效应。
一、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三者之间的区别
1.产生
会计出现最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中开始出现剩余产品,如何对这一部分进行分配逐渐成为人们考虑的重点问题。会计意识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最初用于对剩余劳动成果的简单计量和计算。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剩余劳动成果越来越多,会计也逐渐成了一种独立职能,用于科学地管理生产活动。财务管理最早主要是针对企业而言的,当股份公司出现后,需要对其资金使用状况加以预测分析、监管调节,以获取最大化效益,财务管理在这种背景下出现,随着商业的繁荣发展,业务量增多,加大了业主理财活动的难度,财务管理也逐渐分离,发展为一项独立的管理工作。在19 世纪末期,专业化财务管理就已出现。
审计指的是将现状与既定标准进行对比,主要起监督作用,是随着经济活动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认识不断提升之后产生的。以企业为例,早期的企业负责人较少,常采用聘请外来会计人员的方式完成查账等工作,此处的查账、对账就是独立审计的开端。当股份公司出现后,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股东往往只负责投资,不再参与具体管理事项。为保证聘请的管理者不会趁机中饱私囊,还会聘请第三方作为见证,即独立审计。
2.地位
在现代化公司企业中,都设置有独立的会计部门、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这些部门隶属于公司内部,在职能上独立,是企业内部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部门。工作人员多是企业通过招聘而入岗的,除了履行岗位职能和任务外,权力明显受到限制,需要听从企业高层人员的指挥调遣,人员的独立性较差。有些公司内部也设置有审计机构,但审计机构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另外还有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对于其他两个部门而言,审计部门独立性较强,工作人员同样执行岗位任务,但一般不直接对上级领导。
3.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信息和监督,对企业整体情况和各个细节都能作出客观、真实而又全面的反映,进而引导领导者科学作出决策,制订合理可行的方案。在反映信息之外,会计其实还具备一定的监督功能,能适当控制经济活动的开展程度以及监督财务收支情况。会计可以说是管理的一部分,但自身并不具备管理功能,反而需要被管理。
财务管理可以理解为是对货币关系进行直接处理,是通过有效手段对企业财务方面开展的包括计划、分析、组织、监督、调节等环节在内的管理过程。管理是其本身的一种直接职能,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明确企业在某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结合其他要求加以考虑,制订若干方案,经过商榷最终选出最佳方案。同时管理人员还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未来的现金流量状况以及企业经营成果进行科学预估, 确保在方案执行过程中减少失误次数。由于整个过程具有复杂多变性,为保证一切顺利开展,就需要调节控制。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从早先的详细审计发展至今天的抽样审计,还将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应用其中,使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都有所提升。如今,民间审计也逐步向国际化、标准化迈进。审计自身除了监督,还具备鉴证、评价等职能。通过监督引导所有经济活动走向正轨,按照方案进行。鉴证指的是企业某项活动需要得到审核检查后才能开展,或者某项专利需要得到相关权威部门认可和鉴证后才能上市, 此时需外部审计机构对其进行审核检查,并给出书面证明。评价指的是按照一定标准对预算、方案等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可行后才能付诸实践,通过评价可以收到反馈和建议,对各方面的调整优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4.对象
会计是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开展的核算、监督、信息反馈等工作,会计对象即是指其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指的是资金运动,涉及的经济活动都要能用货币表现。它强调的是对某项经济活动进行计量、确认、记录,反映的是资金运动产生的各种信息,而并非对资金运动本身进行监督。财务管理是围绕资金运动本身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所以其对象主要是资金的循环周转,重点任务在于如何筹资并合理运用,最终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审计对象最初以各种资料、报表、凭证等为主,确保其内容真实合法,然后予以通过。在经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审计对象范围有所扩大,除了各种资料凭证,还涉及监督执行效果、工作完成程度、是否遵守法律制度等。
二、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三者之间的联系
1.三者同源
从前面分析可知,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在产生、地位、职能和对象上都有明显不同,它们应该属于三个独立的学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没有联系,相反,三者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经济范围内的活动,都源自于经济生产,是生产力提升、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自的职能、对象都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生产活动需求而出现的,如今,经济水平提升,未来发展趋势更为迅猛,暗示着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从另一角度来看,随着三者的进一步完善,又能反过来推动经济有新的突破。所以说,三者同源、密不可分。
2.依赖促进作用
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不管是预算、决策,还是方案制订。审查,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全面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对市场展开全面调查,获取所需信息。同时分析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明确管理活动的规模和要求。具备了这些条件,方能占据主动地位,开展各项业务。前面已经提及,会计的一大职能就是反映信息,实际上经济管理活动所需要的大部分信息都来自于会计。因此,财务管理和审计对会计有依赖。
从会计和财务管理来看,预测是财务管理前期的重要环节,若没有会计提供的信息,或者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不真实,预测的精准度将大受影响,甚至缺乏可行性。财务管理要对资源加以合理利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若会计不能及时提供与资金、资源有关的信息,财务管理工作必将被耽误。另外,会计提供的收支状况、成本等信息都对财务管理影响重大。
从会计和审计来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监督功能,另外,审计可能会有变化,但作为审计对象的会计对象不会改变。财务管理和审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会计,但三者的作用是相互的,财务管理和审计同样对会计有促进作用。若说会计反映的是数量,则财务管理更倾向于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会计的发展。而审计的监督功能及时发现会计信息的真伪,以免出现信息失真现象,在某些制度的具体执行上也有着监督作用,同样能促进会计发展。
3.目的一致
从短期目标来看,三者有区别,但从长远来看,从本质上分析,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的目的都具有一致性。它们都是为了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杜绝出现一些违法行为,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协同效应浅探
1.国内教育现状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作用更为突出,在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方面,急需大量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然而,就国内当前形势而言,虽然各高校纷纷开设有会计、财经等专业,但真正能适应社会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却极其匮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脱离实际生活,缺少实践操作能力,这就给高校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更注重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素质的培养,如今,教育门槛降低,教育逐渐大众化,实用型人才成了教育培养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除了教材内容、教学手段、思想观念需要转变和更新外,还需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教学内容要与实际联系,需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不断调整。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当前高校十分流行,值得推荐、推广。
目前,国内关于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的争论依然莫衷一是,但从前面分析中不难看出,三者同源,且彼此之间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而会计的先驱领导作用最为突出,能为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提供相应的信息。所以在教学中,应建立起 大会计专业知识体系,将三者互相结合,重点突出会计。
2.大会计
综合以上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的构成要件及培养方式。尤其是目前我国高校审计本科专业设立时间短、经验少,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将审计学本科专业发展建设的问题与财务、会计、审计专业知识体系的协同研究相融合。下一步,应当以此为背景,在 大会计及其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整合建设思路的基础上,特别研究审计学本科专业教学与课程体系建设模式。此项研究理论基础扎实、应用推广性强、研究意义重大的学科。
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三者同源,都是适应经济活动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最终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促进企业长久发展。企业为确保各项经济活动顺利开展,必然会加强财务管理,而财务管理所需信息大都来自于会计。在执行过程中,还要进行审计监督,才能确保信息的真实完整。可见,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三者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需适当结合才能起到良好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