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是由上市公司内部设立的自有机构,其主要领导人员有效的控制企业内部管理、财务信息及其在运营过称中产生的所有经济活动的行为,其主要目的是维护企业正常发展,如查核真伪,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管理制度或方式的可行性等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上市公司具有业务范围广、公司机构设置复杂、经济活动面大、债权人,投资人多等显著特点,与一般企业相比具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但由于近几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在治理中出现许多问题,已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其暴露的问题也成为主要整治方向。因此,采用何种方式完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已成为上市公司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一般企业来说,上市公司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对其发展更具有借鉴意义。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发展现状
1.内部审计涉及范围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由以前的单一化经营模式向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家族式的传统企业进军上市企业市场的脚步不断加快,使上市公司在我国企业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最早起源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主要目的是控制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使其向秩序化、规范化、合理化方向发展。在我国最开始的审计法规要求与规定中都不包含非国有企业,所涉及范围窄,仅限于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领域。随着我国企业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加大,国家修改了审计法规将审计的使用对象扩大到了所有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中。然而,对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要求更加严格,必须建立健全审计制度,企业需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并且具备独立的审计人员定期对企业工作进行审计,不仅督促了企业内部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有效的监督了上市公司整体运营情况。
2.内部审计仍需不断完善改进
我国现代企业从诞生到崛起,到成熟阶段的发展仅历时30多年,所以企业对现代制度的实施时间也相对较短,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制度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经过长期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不仅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优化企业运营程序还是降低经济风险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企业内部审计在经济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其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便之处,急需完善和调整。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缺失
我国企业管理的相关规定和企业体制的建立都必须要与我国企业法律法规相适应。由于企业内部审计诞生时间短,内部审计机构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在我国企业的审计发展中是屡见不鲜的。大多数上市公司不能正确定位审计部门的性质,而是简单地认为审计仅仅是控制和监督财务问题,对其他企业的管理没有参与权,所以大多数企业领导认为审计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不需要独立存在。审计机构归属于财务部,其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则由财务部领导统一安排和管理,对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财务监督等问题都不能独立实施。这不仅丧失了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存在的价值,还使企业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认识度降低,影响了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积极作用的认识,使内部审计机构没有独立实施权则形同虚设、名存实亡,不能达到实质效果。
2.内部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许多人对企业内部审计还停留在传统的认识阶段,认为审计这一机构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没有实质性作用,对企业的发展不能创造直接财富,致使许多审计人员从事的工作不被认可,长此以往,选择审计作为专业学科的人员减少,在行业中的地位得不到认可和提高,并且在审计工作中的自我风险意识淡薄等问题表现得更加明显。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缺失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由于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不重视,在审计的过程中要求不严格,并且企业领导层对审计人员的工作加以限制,是内部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过程存在不得不为之的现象;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求较高的素质,但是大多数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是相当缺乏的。目前,我国的审计人员大多来自财务工作者,对审计工作的专业度不高;许多审计人员的教育水平低下,没有过硬的知识技能,对审计工作经验更是缺乏,导致了内部审计人员整体质量不过关的现象,不利于企业审计工作的开展和范围的扩大。
3.内部审计观念、方法落后
目前,在我国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对内部审计的标准提出了新要求。许多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观念仍处于传统的审计理念中,仅仅将注意力放在了财务数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上,没有企业全局发展观念。传统的企业发展将审计工作主要定位在企业财务工作的核查,校准;除此之外还对企业生产运营起到了监督作用。没有做到事前审计、事中控制、事后检测的工作,更不会对企业的发展做出未来规划和企业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将审计全面化的职能局部化了。
内部审计就是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如果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不到位,不能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价就不能发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威胁与风险。然而,内部审计的方式方法也仅仅是对盘缠财务账目的基本方法。审计工作最常见的使用方法是抽样,这一技术得到审计行业的广泛运用。审计人员在抽样调查后没有结合实际数据进行客观分析,仅靠主观意识和工作经验进行评价和建议,使得企业在长远的发展定位和目标规划中存在许多偏差和问题。
4.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机构应对企业生产经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作为企业独立的个体,应处于企业生产管理,运营管理及财务管理之外,不受除审计机构之外的领导者领导。它的独有使命就是肩负起为企业未来长远发展的重任,做好企业内部发展的参谋力量,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内部审计机构因缺乏能自我独立行使权力的审计机构,由于没有完善的审计体制,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隐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不能给予良好的建议或者更深层次研究,始终将问题简单化,这不仅降低了审计工作质量还是审计行业在未来发展的地位受到不良影响。长此以往,也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埋下祸根。
四、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应对措施
1.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要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实质性作用,必须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需依靠多方面的力量,首先,国家应该对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起到监督作用,国家应颁布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独立的存在,并定期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进行考核,检测其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再次,企业应该有设立独立内部审计机构的意识,从根本上认可内部审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使其独立于企业生产和财务管理范围之外。不加以过分干预,将权力放手于内部审计机构,使其具有独立的决策权、行使权,真正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应从根本上保持独立意识,不仅在审计工作实施过程中要保持公正、严谨的工作作风,还要在企业的发展发挥其应用的积极作用,为企业长远发展出谋划策。
2.增强审计人员风险意识
为了顺应国际企业形式发展的需求,加大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也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国际审计师认为,真正优秀的审计人员应具备多方面条件,如广博的知识积累、专业的审计技能、良好的应变能力、端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处事作风等都是考验审计人员素质的必备因素。因此,企业在选拔优秀的审计人员时应多方面考核,选出真正有利于企业发展,并且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为企业长远发展考虑的优秀人才。除此之外,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培养和素质提升培养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定期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增加他们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增强他们在工作中的风险意识。经过聘用优秀审计人员和对审计人员的定期培训双向结合,从根源处解决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存在的问题,使整体审计水平提高,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更细化,能使管理难度系数降低,不仅能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还能使审计职能更好的发挥。国家审计署也应严格按照《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来贯彻落实关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建立。目前,内部审计机制的发展已不能满足我国上市公司的需要,除了履行我国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相关规定外,我国上市公司应借鉴国外先进的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机制,结合上市公司目前的审计机构设置、审计人员的安排配置及其内部审计的方法和设置程序等情况,寻求适合本企业发展需要的新方案。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制能不断完善,审计工作正常开展并发挥其作用,保障内部审计的权益。
4.转变内部审计方法,顺应国际形势需要
我国上市公司的最终目的是要走向国际市场,进行国际贸易。国际内部审计的方法和理念彻底摒弃了我国传统的审计方法。内部审计的最主要职能是风险控制,因此,实施风险管理,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内部审计方法已是国际企业内部审计的一种趋势。以风险管理为主要内部审计的方法是在传统审计方法基础上的优化与拓展,不在仅仅依靠传统的历史数据或者主观经验来做出审计结果,而是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工具。将计算机审计运用到内部审计工作中不仅解决了因业务量大、审计人员不足、审计工作疏漏性大等矛盾,还提高了审计效率,是审计质量也得到了保障。
传统的人工审计在对事后审计需进行复杂的历史资料查询,用时长,用工量大。而国际企业内部审计是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通过对历史资料进行筛选,进行总结,系统自动反应出审计问题,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自动提出警示,这样既节约了事后审计的时间,使审计效果事半功倍。
五、结束语
虽然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要求我国法律法规的没有明确规定,但作为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只有上市公司自身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内部审计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地位。再结合专业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和合理的内部审计机制,吸取国外先进审计管理理念,结合我国上市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才能使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得到实质性的进步。完善和健全了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和机制,使其真正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服务,促进我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