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部审计职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
内部审计的职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管理的发展, 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内部审计的职能是由内部审计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外部环境所决定的。以西方内部审计为例, 在内部审计发展的三个阶段上, 内部审计具有不同的职能。现代内部审计产生的初期, 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企业经营层次的增多,企业管理当局更加关心分支机构编写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企业财务收支的合规性, 希望对内部所属各级组织的财务收支活动实行有效的监督, 内部审计主要是进行查错揭弊的合理性财务审计。此时内部审计的职能以监督为主。
2 0 世纪50 年代以来, 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为了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发展, 迫切需要加强内部控制, 改善经营管理, 对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一切因素都要进行深人分析和科学评价。在这一背景下, 西方企业内部审计突破了传统的财务审计范畴, 广泛开展了内部控制制度审评, 并逐步开展经营审计, 将提出改进经营活动的建议作为工作重点, 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全面体现。
20 世纪60 一70 年代以来,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 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例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社区关系紧张、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等等。使得企业不得不开始审视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因此, 内部审计部门又积极开展了社会责任审计, 对企业履行保护环境、节约使用能源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评价, 对从经营决策到经营结果和效果的全过程都开展了审计, 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促进企业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
这时, 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就越来越突出, 正如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所明确指出的 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活动 。
20 世纪80 一90 年代以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 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 内部审计己由财务审计逐步扩展为包括财务事项和非财务事项在内的业务审计。
在此阶段, 我国的内部审计虽然还是国家审计的从属, 但这种从属关系正在变淡。在19 95年《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 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辅助力量的职能在退化, 内部审计正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一一对单位内部的活动进行监督审计并提出建议。相应, 内部审计的职责也扩大, 不再局限于对与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的审计监督, 而是变成对整个部门、单位的经济效益、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监督, 注重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 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职能, 既不同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内部审计, 也有别于西方国家内部审计, 应该具有经济监督、管理控制、评价和决策服务职能。
1.经济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机构, 其基本职能理所当然是经济监督。通过审计监督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使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协调一致,从而实现自我约束。经济监督职能是指以财经法规和制度规定为评价依据,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以便衡量和确定其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是否正确、真实, 其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合理、有效,检查被审计对象是否履行其经济责任, 有无违法违纪、损失浪费等行为, 追究或解除其所负经济责任, 从而督促被审计单位纠错防弊, 遵守财经纪律, 改进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现代企业由于经营规模的扩大, 经营业务的日趋复杂, 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管理层次的多级化及生产经营地点的分散化, 使各管理当局面对纵横交错的生产经营系统, 这就客观上需要有健全的审计监督机制, 以独立的身份, 从第三者的角度监督企业所属各经济责任承担者按既定的目标、方针、政策、制度、计划、预算等的要求认真履行其承担的经济责任, 并揭露违法违纪、营私舞弊、贪污盗窃、损失浪费以及经营管理中的弊端, 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 以达到加强企业控制、严肃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的目的。内部审计的这种监督职能是内部管理科学的需要, 是来自企业内部的压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 主要是站在企业立场上, 为企业有效经营、健康发展服务。其着眼点主要是保护企业的利益, 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2 管理控制职能
长期以来, 我国审计学界强调的是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忽视深化管理职能, 或把它作为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审计管理职能的延伸, 这种认识在某种条件下无疑是有根据的。但是,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就脱离了发展的形势。因为管理控制职能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固有功能, 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它同以往片面认识的国家审计职能作用的延伸区别在于, 这种管理控制职能不是外部授权产生的, 而是企业加强管理的自我要求, 具有主动参与性。应当指出: 控制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 那种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管理职能就意味着内部审计人员去实施管理行为的认识是错误的。可以肯定,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行,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企业内部审计在评价企业计划、预决算方案、投资可行性方面, 在评价生产组织内控制度的有效性方面, 在揭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弊端方面, 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而它的管理控制职能也将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来并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经济评价职能
经济评价职能是由经济监督职能派生出来的另一种职能, 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评价职能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内部审计是以履行监督职能为基础, 以履行评价职能为目的, 要在履行监督职能的基础上以履行评价职能。内部审计是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而发展的。在西方企业中, 特别是一些大型的企业、跨国公司, 都自觉自愿地设置了内部审计, 并对其工作条件、人员素质予以高度重视。他们认为, 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审核经营业务的独立评价活动, 它是一种管理控制, 其作用是衡量评价其它控制的有效性 。离开了内部审计, 高层管理者对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 对企业既定方针、计划、程序的执行程度就缺乏进行客观判断的直接依据。
三、我国内部审计职能发挥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有待于调整
传统的财务审计只审查企业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而现代企业制度内部审计的重点在于审计和评价企业的有效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的2 0 0 1 年新《标准》的定义则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 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运作, 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 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 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该新标准要求内部审计师参与风险管理和治理过程, 而不是合规性审计, 从而改变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然而, 由于我国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的目的在于弥补国家审计力量的不足, 是国家审计的延伸, 因此它同样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职能, 而且其中尤以经济监督为基本职能。这不仅与国际内部审计职能的发展趋势不符, 而且由于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处于同一利益主体之中, 利益上的一致性和关系上的复杂性也使得内部审计难以有效地实现内部控制的职能, 从而使内部审计流于形式。
2 管理水平低下淡化了内部审计的职能
在违规竞争收益远远高于惩罚成本的诱惑下, 一些企业采取短期行为乃至投机行为, 导致了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另外, 在社会经济运行失衡的情况下, 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可知性及不可预见性必然增加, 企业获得环境信息的成本和难度也随之加大。经营风险的大量存在, 最终必然影响到内部审计在预测、控制、评价及监督等方面功能的发挥。
3.内部审计内容狭窄限制了其自身作用的发挥
自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以来, 内部审计主要是围绕着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政策法规的遵循及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等方面来展开的, 且绝大多数是以事后审计为主。而对于企业的物资采购、生产调度、预算标准、技术管理、资产管理及结算销售的决策是否切实可行, 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及效益的程度如何, 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科学等, 多数还未涉及, 内部审计内容在深度及广度上的肤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
四、充分发挥我国内部审计职能的建议
1.内部审计职能应多向内部管理服务方面靠拢
以前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及生产经营收支合规性的监督上, 主要职能就是查错纠弊, 审计的对象也仅仅局限于企业的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 其主要工作都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人到管理和经营领域, 不是对企业的管理作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例如对审计项目立项时, 往往按财务收支审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常规项目立项, 几乎没有专门为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立项, 只是在查账过程中去发现一些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因此, 对企业总体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进行系统和权威的评价, 也就无法发现和客观评价企业的潜在风险, 进而无法对管理和决策层提出实质性与预防性的管理建议。
2 把握独立性是发挥内部审计职能的基本条件
目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非常脆弱的, 极易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干扰。从内部审计机构来看, 大部分企业虽然已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 没有独立机构的企业也在其财务管理部门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岗位, 但这些内部审计部门基本都是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内部审计机构一般不对同处一级的财务管理部门及其他经营管理部门进行审计, 只审计其下属的二级企业, 即便是对同级财务部门进行审计, 通常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 独立性原则是内部审计区别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重要标志。内部审计应该独立于生产、经营及财务管理之外, 以一种独立、公正的经济 裁判 即第三者的身份出现, 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检查和评价。搞好内部审计工作, 关键是要有健全的独立审计机构。同时内部审计人员也应与被监督对象无利益关系, 尽可能地使内部审计人员减少后顾之优, 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客观、公正, 才能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否则, 离开了独立性, 审计结果将毫无意义。随着企业制度的规范, 规模较大的企业应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之下分别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审计部, 三者之间由上而下存在业务指导关系。审计部的设置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 在业务上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在行政上向总经理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对于规模较小、不设审计委员会的企业, 审计部门应对董事会负责, 并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