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理论
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以分析、评价组织风险为基础的审计方法,是在制度基础审计与账项基础审计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继承了传统审计风险的内涵并将风险的分析扩大到整个组织风险管理的范围。与传统的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相比,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看得更远,对企业了解得更加透彻。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复杂系统的认知模式代替了传统审计简化主义的认知模式,引入了战略管理分析的工具,从而有效地对会计报表错报风险做出合理专业的判断。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实务中的作用
目前,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逐渐趋向于服务管理职能,然而,企业需要通过内部审计来对整体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提供有效的监督以及建设性评价,从而帮助企业控制风险。
(一) 准确确定审计的重点与范围
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可以准确地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利用风险导向审计的办法,可以在审计准备的阶段,就加大防范的力度,随时关注被审单位的风险,确定总体风险概率,尽量将审计风险减少到最小,确保内部审计能够及时发现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二) 增加内部审计的方法
风险导向审计着重突出了分析性复核程序,审计方法也逐渐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出现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概率模型等先进的技术方法,使得各种信息的分析更加的方便,同时也使得审计的结论更加科学,对风险评估的佐证也更具说服力。
(三) 扩大审计证据
在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式下,支持审计结果所必须的审计证据的范围有了明显的扩大,除了组织内部所给予的各种证据以及审计人员进行各种测试所获取证据,还有审计人员对经营环境等情况的了解、评价过程中所得到证据等。
三、风险导向审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一)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实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新方法的出现必然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样风险导向审计在实际的应用中也会与理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
(1) 传统审计模式制约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开展。主要表现在在内部审计实际应用的层面,内部审计人员很难适应新的模式,此外,审计成本太高、审计信息数据不全等都在制约着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应用。
(2) 内部审计人员未能从本质上改变风险评估的方法。在新的准则下,虽然很多审计人员意识到了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但由于企业制度的不健全,很多内审人员敷衍了事所用的评估方法在本质上并没有改变。
(3)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平低、知识体系不健全,有关风险导向审计的经验不足,没有高水准的职业判断等等。
( 二) 内部审计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措施
虽然风险导向审计在实际应用中遇到很多的问题,但这种方法所带来的优势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我们应在内审的实践中积极研究,不断探索确保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得以有效运行的对策。
1. 建全内部风险评估新制度
审计部门应该积极地向决策层提出建议,建立健全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整体水平,带动风险导向审计的深入开展,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应用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 完善内部风险评估新模式
结合国内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与现状。我们首先要客观地分析该模式应用的基础是什么,自身拥有什么,难点有哪些;然后引入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术,分析其与国内企业实际情况的适合程度;最后根据企业的特点和现状,加以改进,加强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多应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
3.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质量
当前,内审部门在企业管理中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决策层与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期望在逐渐加大,所以企业应高度重视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改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适应风险导向审计。
首先,企业应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岗前教育以及岗位培训,并在培训中增加数理统计方法、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管理等课程,使内部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另外,可以施行一些类似岗位交流的制度,定期选派一部分审计人员到其他部门工作,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更深层次地理解有关内部审计的业务和知识;当然,还可以考虑补充审计的新生力量,使内部审计充满新鲜力量,同时,也可以考虑增加一些非审计专业如法律、管理、工程等专业的人员,取长补短。
四、结论
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个必然发展的趋势,既符合职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又符合当前形势的发展需要。坚持开展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无疑是保证企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前提。在实践中,虽然出台了风险导向审计相关的一些准则,但是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仍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探索,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以更好的做好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