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计执业中,注册会计师经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审计实务案例。本文仅摘取审计个案,分享注册会计师行业一线执业人员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悟。
审计学并非单打独斗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各个领域都是相互联系甚至密切相关的,审计行业也不例外。对于审计工作来说,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可以说十八般武艺都能派上用场。审计学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需其他学科的支撑和融合。就审计工作本身而言,就需要会计、统计、经济法、税务、证券等学科的知识。但如果想让这些方面的知识更好地融合,注册会计师需要掌握其内在联系和实质,而不是机械地运用。
审计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从理论角度来看,系统是指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审计学中含有系统工程原理的若干元素,从这些元素入手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特别是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完全具备了系统工程原理的多个主要属性。六大属性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审计学具备的系统工程原理元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集合性。企业的财务报表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3 张表之间有较强的勾稽关系,可以说是穿一条裤子一个鼻孔出气,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这种内在的联系形成了一个链条。据此来审计和核定这3 张表,无形中提高了工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二是相关性。审计对象的各要素既保持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审计目标的确定、计划的制定、证据的收集、信息的反馈、结论的认定等,都体现了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比如,现金流量表中的净利润等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的年末数等于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的年初数等于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期末金额。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注册会计师进行测试分析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三是目的性。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计、验资业务及税务代理等,都具有鲜明的目的性,那就是要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没有明确的目的系统,是不能称之为系统的,也就不是研究的对象。注册会计师要把财务报表视为一个系统,将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审计系统要从整体出发,研究财务报表的整体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制约关系,这也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将各个科目的测试有机地结合。注册会计师对一个企业形成正确的认识,可以通过各个科目的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相关系统、系统内部结构的关系,来判断系统测试和运行的有效性。
四是环境适应性。系统是在一定环境中的系统,系统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适应环境的过程。社会在转型,经济在发展,改革推进到哪里,注册会计师就跟进到哪里,这是环境在变化。注册会计师要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出具一份规范的反映企业发展真实情况的有价值的审计报告,同时也提高了被审单位财务信息的可信度。总之,大的环境要把握住、跟得上,小的环境也不能放松。
五是物质与意识并存。审计的对象有物质的,如现金、固定资产、存货等,也有意识的,如报表、凭证等。审计证据是审计对象的反映,同时审计对象决定审计证据。当注册会计师选择正确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样本量,审计证据就能够正确反映审计对象的实质。注册会计师要查看受托责任,验证受托认定的真实性,如注册会计师要到生产环境车间了解工艺流程,参与存货、固定资产、现金监盘等。注册会计师要在取得充分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出具审计意见。审计意见是审计证据的载体,审计证据决定审计意见的类型。
六是个体行为与团队行为一致性。一个审计项目往往要由几个人共同来完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体行为,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执业中的相互控制和联系。这是一个小群体、一个小系统。个体的执业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总体项目的完成。所以,审计工作要有能力和自律双过硬的团队。其成员要以和为主,知识互补,能力互补,性格互补。水泥离开了钢筋,也会变成豆腐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