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结果公告作为《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职权,在审计工作中日益发挥出显著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这一法定职权的实施,不仅促进了政府审计的阳光透明,而且扩大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推动了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进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实施十多年来,地方审计机关由于受到审计体制、审计资源、业务技能等诸因素的制约,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执行得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公告的数量少、内容不够翔实、社会影响力小。为让地方审计机关更加有效地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本文在分析当前地方审计机关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难点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
一、当前审计结果公告的难点
(一)公告单位的选择难
理论上讲,审计机关的监督是普遍性、常规性的财政财务监督,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审计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事项,依法接受审计监督。但是,几乎所有的被审计单位在谈及审计公告时,都很不情愿接受。一方面,是因单位及其负责人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审计公告是当众揭丑,面子上过不去。另一方面,凡是被公告的,社会公众也会认为是负面典型,单位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的难点与建议及其负责人的形象和声誉就会受到不利影响。公告谁成为地方审计机关的首要难题。
(二)公告事项的确定难
审计署率先推出审计公告,在全国乃至国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国人一度称之为审计风暴。地方审计机关在查出问题、报告问题过程中,有时存在自身不能主宰局面的情况。虽然《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地方审计机关真正能够独立决定公告事项并予以公告的,为数并不多见。审计公告的事项经过层层把关,最后公之于众的,是有关方面认同的,是能够接受的。不难看出,公告事项的确定,也是地方审计机关的难题之一。
(三)公告质量的保证难
审计机关为了完成职责任务,满足有关方面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有的重形式、图数量,公告一些无关痛痒的项目;有的采取避重就轻,对审计出的问题一减再减,以回避矛盾;有的审计项目本身没有查深审透,审计方案存在遗漏,审计取证不全,审计问题定性不准,审计评价不适,直接影响了审计公告的真实性、权威性。可见,保证审计公告的质量也是地方审计机关的一大难题。
(四)审计风险控制难
审计结果公告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披露问题,加大查处力度,督促审计机关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人员素质,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树立审计机关权威,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是由于审计人员素质较低、审计技术手段限制带来的审计质量风险;二是审计人员未严格按照审计程序与要求,未严格执行审计职业道德与廉政纪律所带来的审计廉政风险;三是运用审计法律法规与相关财纪法律法规不准确,评价、披露、建议缺乏事实与法律支撑所带来的法律风险;四是公众媒体对公告的审计结果引导、报道、评论难以控制,对公众媒体影响评估不足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二、规范审计结果公告的建议
一要建立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只有健全的法规体系才能为地方审计机关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目前,指导地方审计机关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只有《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而该准则中的规定又过于简单和笼统、语言模糊,造成了地方审计机关在公告审计结果时,表面上是有法可依,实际上是无章可循的困惑局面。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健全我国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使地方审计机关真正做到依法公布审计结果。
二要把依法审计理念贯彻到审计公告工作中。地方审计机关要立足地方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宣传审计执法的重要意义;要积极参与完成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开展工作。要依法审计、公正执法,促使行政规范化和经济运行法制化。要强化法治意识,正确地贯彻执行法律,敢于表明审计法治观点,敢于主张查证的客观事实,敢于坚持依法评价和处理。
三要扎实做好细节工作,促进审计公告的规范化运行。要围绕公告谁、公告什么、怎么公告这一主线做深入细致的工作,系统筹划公告单位、公告事项和内容,以及公告后事项的处理方法、步骤等。要科学选择审计公告项目,本着有利于维护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利于遏制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发生发展,有利于处理纠正重大财经违法违纪案件的原则,拟定公告项目,广泛征求本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意见。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协调,增进了解,化解疑点,达成共识,准确定性。同时,要严格审查公告内容,对认定的事实要查看相应的证据是否客观充分,对评价意见要审查是否有法规政策依据支持。要选择适当的公告形式,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正规媒体或者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发布公告,确保公告过程的合法规范。
四要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和审计项目质量,为做好审计公告提供智力支持和质量保障。审计公告在公开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情况的同时,也把审计工作推到了社会公众以及舆论的监督之下。在合法公告的同时,如若泄露了国家机密或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或者侵犯了其他社会主体合法的权利或利益,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行政或者民事责任。所以,地方审计机关要从提高人员政治及业务素质入手,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文明执法、甘于奉献的审计队伍。要通过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严格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力求把每一个项目办成经得起法制考量和历史检验的铁案,切实防范审计风险,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