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的中国改革开放,意味着治国理政思路的创新。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建,则意味着中国治理体系从局部开始探索新路。没有创新,就没有当年春天的故事和今天的深圳特区。而在中国创新需要整体注入新观念、新动力、形成发展新机制的今天,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习总书记对依法治国作了全面阐述,历史性地提出了全新的执政理念依宪治国。我相信,群贤毕至的首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必将沿着此次全会指引的方向,为春天的故事续写新的篇章。
今日之中国,来自久远的历史时空。一部中国史,自从有朝代更迭记录以来便是一部人治史,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乃至人治思维深深植根于国人的文化基因之中。在古代社会,这种治理方式曾使中华民族几度辉煌,却始终走不出治乱循环的历史周期。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这一特点成了文化短板,导致中华民族迟迟不能进入民主与法治轨道,在现代化过程中几度跌扑,举步维艰。直到改革开放之初,人治仍在,法治未立,不得现代治理之要义。
我以为,改革开放的深厚动力一直潜伏在中国社会,它需要历史契机,需要推动力。历史契机是文革结束,第一推动力是拨乱反正。没有拨乱反正,文革即便结束,也有可能再来,因为当局者有过七八年再来一次的设想。有了拨乱反正,才摆脱了历次政治运动带给中国社会之乱途,把整个中国推上正路、新路,释放出巨大的潜能,从此开始持续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直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我们成绩显著,却也代价沉重。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曾信誓旦旦:凭借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中国既不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也不会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如今,30多年过去,我们的制度一如既往,而贫富差距、环境污染情况怎样?事实俱在,无需多言。
看来,理论上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也不能先天避免某些重大社会问题。正是由于我们迟迟没有走上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轨道,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封建顽疾因袭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才给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新添了这么多乱。在这个意义上,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释放出十分强烈的拨乱反正信号,它将直接影响已经写进决议的依宪治国能否真正写进现实、写进人心、写进历史。
一、克服宪法虚无主义倾向,树立宪法的绝对权威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总章程。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宪法颁布以来,实施现状并不理想。社会成员对宪法普遍欠缺敬畏和尊重之心。一些领导干部公然违宪,公权滥用,执法犯法,尤其是决策失误等现象大量存在却不得依法追究。公民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时,宪法未能有效发挥救助功能。更有甚者,每逢矛盾激化、群体事件,一些官员就把原因归结到宪法文本,声言给刁民太多权利,全然一副无辜、作难心态。
法制之谓,首先是约束公权力,约束政府,管束官员,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第二是保障公民权利;第三是治理社会。因此,依宪治国,必须从执政党、政府和官员做起,培养宪法精神,确立法制意识。过往普遍存在于官员中法治即治民的观念,务须尽快清除。同时要全面清理违宪违法的规章制度,检讨众目睽睽的违法治国、违法行政之弊端,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二、摒弃权大于法的封建理念,营造独立司法、公正司法的执法环境
马克思指出: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独立之法官既不属于我,也不属于政府。这句话说明独立之司法并非资本主义特有的司法理念,而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法制的基本谁则,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障。这是政治和法治的基本常识,不应视为敏感问题。
党的领导必须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应该说更多体现为政治、组织领导,而不应干预个案这一点,既有深刻教训,也是基本原则。加强党对司法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切实把司法改革作为依宪治国的先决区域,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保证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将有效杜绝公权力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拘私枉法,终结掌握公器者无法无天、随心所欲的恶劣作风,树立依法用权的现代权力意识,才能彰显中国特色法治的优越性。
三、革除阶级斗争的革命思维和唯GDP经济思维,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习总书记最近对建设平安社区作指示说: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我想,要坚持法治思维必须扭转两种典型的非法制思维。一是斗争思维有些官员遇到矛盾、分歧,不是以法制思维寻求解决,而是惯用专制体制下形成的阶级斗争思维来应对,导致频繁出现违宪违法的强拆、圈地、截访、无故抓人等暴力维稳现象,使人民内部矛盾敌对化,触发混乱,撕裂社会。二是近30年来愈演愈烈的唯GDP经济思维认为我国所有的矛盾、问题,尤其是贫富差距问题,做大蛋糕就能迎刃而解。事实证明,蛋糕越做越大,GDP上升到世界第二位,贫富差距却越拉越大。
中国社会已是多元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都有争取自己权益的自由,但不能侵犯他人权利。和谐共处需要公认的规则,求解最大公约数的有效途径就是代表公平正义的法律。
四、重塑律师职业尊严,纠正冤假错案并依法追责
律师职业曾令许多学子向往,因为律师是法制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律师的正当辩护,法律天平得以扶正,冤假错案少有发生。律师职业本是崇高的、令人尊重的。但在中国社会现实中,对律师制度的政策和理解存在着偏差甚至扭曲,如公检法系统排斥打压律师,甚至把依照法律程序为犯罪嫌疑人辩护的律师等同于犯罪嫌疑人,视为异己,逐出法庭。
诚然,就个人而言,律师自尊、行业自律、尊严执业是首要的。但如果社会环境真像有人形容的那样,当下律师仍然处于一种几乎在战战兢兢中苟且偷生的境地,则是中国法制的悲哀。律师堂堂正正在社会上立足,才是法制国家的标志。摈弃人治、以法为尊,法律自然有力量、有尊严,律师尊严也就顺理成章。而当前的突破口,或是纠正冤假错案,以振法律尊严,方能令人诚服。
毫无疑问,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实际推进,将开启中国发展史上的新纪元,这一前景是振奋人心的。而面对数千年人治传统的巨大历史惯性,彻底扭转将是艰苦卓绝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必须具备足够的清醒、勇气、韧性和执着,具备足够的责任感和历史担当。实现执政党制订的目标,到2020年,依宪治国切实赢得国人口碑。到2049年,我们能够向世界提供比较成熟的新型政治文明建设经验。
在结束演讲之前,我重温一段有关深圳特区创新的往事。31年前,深圳经济特区初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深圳题词特事特办,新事新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4句话,16个字,代表了当年执政党和全国人民的改革意志,体现出改革思维,蕴含着改革智慧,震响着当年拨乱反正的时代强音。如今,当依宪治国、依法治国被历史性地提升到治国方法论高度的时候,我听到了立场不变,方法全新的再次回响,见证了30年前后执政党改革精神的一脉相承。我热切期待,依宪治国的全新理念成为执政党的高度自觉,遵法、守法成为中国民众的生活方式和共同信仰,带来新型政治文明的步步构建,带来一个崭新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