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浅谈我国人权入宪的意义

2019-02-03 15:32:47浏览:64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宪法修正案,其中在宪法的第三十三条增加了第三款,明确规定国家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宪法修正案,其中在宪法的第三十三条增加了第三款,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将人权概念引人宪法,庄严宣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在长期的法律和社会发展中对实践合理性的运用的结晶。这是中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宪政发展和中国人权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本文简要从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历史及新的历史时期人权入宪对我国人权事业和法制建设事业的促进作用,及人权入宪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谈一点感想。

1自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权的发展经历的历史阶段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获得国家独立和国家权力,也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政治保障。改革开放至今,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得到进一步改善。2004年3月14日宪法修正案的通过,标志着中国人权事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人权入宪的意义

人权入宪对中国法治具有重大的影响。人权入宪为权利的发展和实现提供了政治前提,促进了法律的独立性发展,提升了法律的地位,从而为法治奠定了制度性的基础。人权地位的提高,提高了民众的权利观念,从而为最终实现法治目标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 1人权入宪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权入宪,清楚地表明我国政府对人权的态度,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政府与其他国家就人权问题进行交流,也将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人权状况;人权从政治概念成为法律术语,尊重和保障人权自此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一项政策成为核心的宪法原则;表明我国政府已经接受人权的基本标准,尊重和保障人权将成为国家的法定义务,侵犯和践踏人权的行为将受到追究;对今后立法将产生深远影响:由于立法要符合宪法规定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对现有法律、法规要依据人权原则进行清理和审查,如有违宪的规定则要修改或废止。

修正案还对审判机关适用人权原则审理案件提出了要求。在我国,长期以来,宪法在法院审判具体案件中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几乎没有得到适用,而人权条款在法院得以适用是极其必要目的。

2. 2人权入宪有利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权斗一争并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

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仟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举足轻重的话语权。但是,国际上总是有一些敌对势力和对我国政治制度怀有偏见的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干涉我国的内部事务,有意损毁我国的国际形象。他们攻击的借口之一就是我国的人权没有法制保障。事实上,我国签署和批准的国际人权条约已有十多个,比美国参加的还多,并正在积极研究和准备批准《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我国宪法上规定的公民权利的内容与其他国家宪法的内容也相差无几。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修宪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写进宪法,就使得我国关于保障人权的宪法和法律规定更加完备,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更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上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倡导正确的人权观,在国际人权斗一争中有力回击对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无理攻击。

3人权入宪对我国发展的四个有利于

3. 1人权入宪有利于我们及时调整宏观发展战略

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无法回避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我国多年来在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的过程中遵循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执行确实给沿海、东南部地区和部分城镇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和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效率优先原则的极度发挥使我们忽视了兼顾公平原则的必要内涵,东西部差距、贫富差别的加大及城市居民与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已将全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严肃地摆在了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从严格意义上说,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兼顾公平的问题。公民的平等地位、平等身份,地区的平等发展机会和享受同等优惠政策等,都关系到人权保障问题。人权入宪必然使我们的干部和群众、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居民和农民居民同时反思:在公平与效率的天平上,其相应的比重是否应该有适度的调整?在公平的一边是否应该多增加一点砝码?

3. 2人权入宪有利于我国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依据宪法制定的其他任何法律都不得违反宪法,否则将归于无效。人权入宪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义务将会摆在与其他宪法性义务同等的地位,凡是与这一义务发生冲突的义务都将失去存在的合法基础;另一方面,宪法作为维护和保障人权和公民权的最高法律,不能容忍任何与之相冲突的下位法,也就是说,在根据我国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中,如果存在侵犯和违反人权的规定,都必须重新修订。此外,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如果存在对人权和公民权保护不完善和不全面的地方,也应该得到及时的增补或应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涉及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司法解释都进行了多次清理,废除了一大批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司法解释。人权入宪是涉及13亿多人基本权利的大事,它所带来的清理、废除和新制定法律法规的工作量不会小于入世。显然,人权入宪所启动的清理、废除和新制定法律法规的工作必然是我国法制建设又一次进一步完善的过程。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宪法施行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宪法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3. 3人权入宪有利于加强对人权的司法保障

对公民权与人权的非法侵害和剥夺,最终还要通过司法机关的审判得到救济,因此公民权和人权的司法保障在人权入宪后就显得尤为重要。公民权和人权在诉讼中涉及民事、刑事和行政诉讼三个方面。在民事诉讼方面,对人权的司法保障主要是保护公民的诉权,即要让有理无钱的公民也能打得起官司,特别是对老人、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和农民工这类弱势群体,要提供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在刑事诉讼方面首先是要加强对无辜的刑事被告人权利的保护,不让他们受刑法的追究,真正落实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首席大法官提出的有罪则判,无罪放人的原则要求。其次是要注意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护,特别要防止因刑讯逼供得到的口供成为定案的唯一依据,以免造成错案冤案。最后是要尊重所有被告人及被判有罪人的人格,一个罪犯即使被录}l夺了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利,他也应享有基本的人格尊严。在行政诉讼方面,最重要的是解决民告官案件的立案难、审理难和执行难问题。行政诉讼制度是我国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司法机关保障人权的基本方式。公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通过司法审判解决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各级政府也越来越认识到了通过诉讼解决各种矛盾的重要性。人权入宪后,行政诉讼案件会逐步增加,各级审判机关和政府机关都应该有更加充足的思想和人员准备。由此可见,人权入宪必然会使我国人权的司法保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3.4人权入宪有利于提高公民对自己权利的全面认识

人权与公民权有什么区别?这一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显示出了公民对自己权利再认识的必要性。一般说来,人权的概念大于公民权,公民权只是人权的一部分。一个被剥夺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人还享有基本的人权,如生存权、与其身份相同的人平等待遇权、人格尊严权等等。比如我国已经签署的《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所有被剥夺自由的人应给予人道及尊重其固有的人格尊严的待遇。当然,基本人权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社会有不同的定义范围,比如在取消了死刑制度的国家,生命权也是基本人权之一,在发展中国家看来,集体的生存权是最重要的基本人权之一。但是,无论对基本人权的概念和内容作何种表述,都会引起权利所有人对自己权利的再认识。这种对自身权利再认识的过程也就是每一个人权利意识提高和扩展的过程。因此,毫无疑问,人权入宪会促使更多的人对自身权利的反思和再认识,在反思和再认识自我权利的过程中,公民的权利意识会得到提高和扩展,并使权利的内容更丰富、更全面。

综上所述,人权人宪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步骤,它将成为我国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人权入宪的重大意义是多方面的,也是深远的。人民大众从中获得的权利保障将是可靠的、永久的。同时我们也不会止步于此,我们更应该以此为经验,为中国宪法的完善和中国人民的权益不断的努力,不断进步。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浅谈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论文

上一篇:

浅析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建设新常态的领导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