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很多地区畜牧兽医停滞不前的原因在于并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更新管理观念,使其措施阻碍了当前畜牧业的发展,于是,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对此问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不适应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基层畜牧管理部门并没有采取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而是仍旧沿用传统的老一套千家万户散养的旧模式,这种运作模式曾经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已经不能适应畜牧业的发展。
2.业务知识与科技水平不适应当 前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在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工作的技术人员一大部分年龄偏大,据相关资料显示35岁以下的从业人员仅仅只占基层兽医从业人员的28 。年老工作人员的 知识储备已过期,并没有及时更新业务水平与专业技能,没有很高的学历,只有一些兽医经验,但却还沿用一家一户生产服务的模式。此外,年龄较小的青年工作者,并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同时欠缺知识技能的积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防疫技术的薄弱使得畜禽疾病的堵、防、检、控等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3.缺少经费,无法保障机构建设
很多的基层畜牧兽医管理都存在经费不足、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国家并未给予相应的补贴,情况较严重的甚至发不出员工的工资,打消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二:部门实现的自收自支政策,由于退休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资金负担也不断加重。第三:服务范围狭窄。基层畜牧兽医部门长期固守以生猪医、腌、防的服务方式,收入来源具有局限性,很容易使经济陷入困境。
4.管理体制不健全
县一级的农村畜牧工作由县级农业局或畜牧局管理,很难对其统一管理,职责分配不清晰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现象,职权交叉和分离的现象给防检疫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矛盾和困难。管理体制的问题使得畜牧兽医工作很难得到真正的开展和落实,给畜牧工作的长期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5.基层防疫工作落实不够
我国基层防疫的工作条件比较落后和艰苦,无法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员工老龄化又造成了严重的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此外,由于缺乏经费的原因,使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缺乏必要的医疗设施,使得高致病性疫情经常发生。
二、解决当前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1.完善健全管理体制
逐步完善管理机构,贯彻施行垂直管理 ,省以下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养殖业发展情况和兽医工作需要确定,并按程序报批。 加大兽医站改革的力度,在各地建立独立的兽医站点,将通过考核的乡镇动物检疫员、防治员划出来进行考核。
2.加强防疫工作
实行官方兽医制度,完善兽医行政机构,上级机构指导下级行政管理机构,各级行政机构对动物防疫和检疫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有关部门应尽力向上级申请用于防疫工作的专项资金,在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基层防疫工作将会越做越好。
3.增加经费,夯实经济基础
各级政府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办[1999]79号文件精神是确保基层畜牧兽医经费到位的基础,按时发放兽医人员的工资,减少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从而使基层管理工作能够得以顺利开展。同时,加大在设备及仪器上的资金投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防疫检疫工作是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重要经济来源,做好防疫检疫工作也是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职责,努力使动物免疫密度达到100%,确保动物防疫检疫收入到位。最后,应拓宽经费收入渠道,扩大经费来源,通过多种方式解决经费问题。
4.科学规范,严格消毒
按母猪、公猪、仔猪等不同的要求进行预防注射,按照科学规范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在严格消毒之后方可进入生产区,饲养管理员必须吃住在场,不可随意进出场。科学的防治制度是控制疫病进入和传播的有效方法,近些年来,生猪死亡率被有效控制在2%左右。
5.培养科技人才
畜牧部门应从系统内部掉比较具有生产管理经验的技术干部任职,提高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多多吸引年轻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聘请畜牧兽医方面的专家,创新管理机制和方式,通过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
6.加强基层管理部门的自身建设
各地需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2001]14号文件精神,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有计划性的、分步骤、有目标地培训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并定时对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对在职人员进行奖励激励,鼓励员工积极工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并建立实行竞争上岗制,能者上、庸者下。对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较底下的实行待岗、离岗。通过各种方式建立高素质的、与农业发展相契合的畜牧兽医队伍。
7.更新管理观念
基层畜牧兽医管理部门不能固守之前的旧的管理观念,应不断更新观念使之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转变服务方式,改变传统服务观念。只有不断调整思路,用新的观念与方法去应对容易出现的问题,跟上畜牧业日益专业化、规模化的趋势,跟上形势的发展并适应市场与群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