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部门是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部门,财务管理需要将各种不同的实物形态进行有效地整合,指挥和协调与财务活动并存的相关利益方的冲突,从而约束和激励各方的行为。财务活动贯穿医院经营管理全过程,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建立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实行切实有效的内部监督。
一、内部控制制度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设立不全面 执行力不足
目前,内部控制制度是应用于企业会计领域最广泛的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的重要方法,其在医院运营中的应用对提高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医院的平稳运营和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卫生部更是于2006年印发了《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做出了细致的划分和具体的规定。但是,我国很多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理解不够,认识不足,很多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是依据传统的管理方法,而不是依据具体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设立对应的管理制度,容易导致很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找不到相应的管理制度,尤其当医疗与经济冲突的情况下,不能依据制定的规章制度办事,出现了有章不能循,制度虚设的现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强化,缺少有效地评价和监督机制,不利于医院的发展。
(二)预算编制不科学 监管力度不够
预算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应该得到领导的足够重视和全院职工的高度配合。因为预算是医院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资本财务等各方面的收入支出现金流的总体规划。预算控制的内容涵盖了医院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预算编制的科不科学,直接影响了预算的完成与否。而通过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可以比较,分析内部各部门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为此,除了国家要求进行医院层面的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分析、审核等,更要加强基层单位的预算管理、科学编制,严格依据相关预算开展活动。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很多医院的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公立医院对预算编制不够重视,很多预算都是根据上一年的决算推断进行编制,缺乏科学的编制理论,预算编制基础松散,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没有从经济角度考虑到医院的长远发展。管理力度不够,缺乏执行力和必要的监督机制,很多预算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使得预算的限制和约束作用不明显,导致医疗资金使用不科学,不合理,资金支出缺乏论证,支出随意性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导致资金运用失控,无法发挥预算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影响了公立医院的长远发展。
(三)固定资产和医疗物资管理不到位
医院的经营中固定资产、药品和医疗物资占据了医院大量的周转资金。由于医院管理层财务意识淡漠,医院经营的好坏更注重的指标是治愈率、床位周转率、门诊量等。财务部门只是医院的辅助部门,很少参与医院的经营决策。绝大部分医院的医疗设备以及药品和医疗物资的采购由使用部门或相关领导直接提出申请,项目没有相关人员参与论证,特别是财务人员参与,投资的可行性报告也是使用部门完成,对投资的可行性缺少成本效益的原则,使得有些设备的购置盲目,没有同医疗环境医疗等级相匹配,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对医疗物资的管理缺少内部控制,缺少价值核算,没有同领用科室绩效考核挂钩,导致物资浪费严重,无形中加大了医院的运营成本。
(四)企业文化缺少内部控制
长期以来医院为了追求社会效益,经营上只注重医疗质量,缺少价值管理的理念。对员工树立的企业文化也多是与医疗质量相关的内容。多数医院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缺少内部控制体系,没有内部控制手册,也鲜有对员工进行与内部控制有关的政策宣传和专业培训。
二、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要建立与网络经济配合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依据国家规定建立健全资金审批制度,财务收支制度以及财产物资管理制度。要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需要医院建立有效地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风险预警防范机制,通过对各项财务指标的分析明确财务管理的重点,这样有助于设置合理的内部控制关键点,保证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在工作中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要进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工作内容相互牵制。另外,要对特殊的岗位进行轮岗,保证风险最低化,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要依据各个岗位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准,依据具体问题建立具体的处理方案,同时强化制度实施,严禁有章不循状况的发生。还要完善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提升审计机构的地位,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延伸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人员需要逐步尝试从财务收支的查错、防弊转向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建立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首先,要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明确预算控制的核心内容。在编制预算过程中要考虑到其他医务人员和医务部门的建议和意见。医院的各个科室要提高管理意识,建立三级联动体系,把制定的预算逐级上报,还要不断完善考评标准,对医疗资源的使用进行约束。在制定财务支出预算过程中,要始终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医疗与财务之间的关系,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尽量减少额外支出,不断优化资金使用结构。通过对重要业务的预算控制和管理实现资金管控,提升资金运用效果,运用财务分析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效率,从根本上避免医院预算编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次,加强预算管理力度,对医院的投资进行全方位的监控。让全体职工了解预算的重要性,做好财务预算管理的考核。通过绩效考核与员工的管理挂钩,加强监督力度,做好赏罚分明,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保证财务预算的质量。以期达到节约资源和成本,为医院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加强固定资产和医疗物资的管理
首先购置大型设备和重大业务事项,要有相关人员进行科学论证评估,提供可行性报告。例如,某医疗科室提出购置大型设备,必须经过相关科室评估,提供可行性报告,经过集体讨论决策审批,杜绝盲目引进,造成设备闲置,资金浪费,给医院和国家造成损失。对重大事项还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实施。同时还要做好固定资产登记和实物保管,对重要文件资料留有备份,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加强成本核算。对医疗物资的使用要纳入使用单位的绩效考核,减少物资浪费。
(四)将内控意识渗透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中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髓,是全体职工对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的认同。好的企业文化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在具体工作中得到体现。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内部控制和员工手册,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首先要提高领导的内控意识,通过举办一些内控知识竞赛和内控培训提高大家的内控认识,以便于从上而下保证内控制度的顺利实施。
总之,在新医改制度下,医院要重视财务管理,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综合实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和医疗改革。使医院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