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在新形式下,对医院实行经济管理是医疗改革的一种体现,也正在尝试着改变我国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因为当前公立医院在财政当中的拨款比较少,因此相关民营资本就逐渐渗入到医疗市场的竞争当中。另外,国家和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以及药品的监管力度有所加强,在这种双重的压力下,给医院的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在成本节约方面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因此需要用有效的成本经济管理来降低医院的开销,增加医院的收入,以让医院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下,减少因为经济对医院产生的影响。另外,医院经济管理有利于对医院的成本进行有效降低,在很多医院当中,存在成本核算管理的部门化倾向,这样成本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会有过少的体现。在完善的经济管理条件下,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已经在各个部门中有所体现,并且使医院全体人员参与的一种活动,坚持每人都从基本岗位做起,控制成本,完善环境的资本运营,以此实现医院经济的有效运转。
二、当前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公立医院投入不足
目前,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方面:政府财政补助和医疗服务收入,而当前制约公立医院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财政总体投入仍然不足。除此之外,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倒金字塔问题严重,越到基层财政投入越显不足。而这对于本就因为资源禀赋较差而处于市场竞争弱势地位的基层医院而言,无疑会更进一步削弱和压缩它们的竞争能力和生存空间。
(二)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不科学,管控薄弱
由于公立医院事业单位的性质,部分领导和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对于人力成本控制不严,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胡乱加塞临时工,造成有的科室人手不足、资源紧张;有的科室则人浮于事,不少员工无所事事。材料和设备成本控制不严,耗材、办公用品等管理不严,随意支取、浪费,办公电脑、空调等没有做到人走电断。有些员工将一些低值耗材如口罩、消毒液、手套等拿回家中,有的员工则利用职权之便带亲属免费做检查;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对药品以及医疗器材进行集中采购,竞争力不足;采购缺乏调研和计划,库存成本高企。
(三)公立医院管理机制混乱
当前,公立医院存在过度行政化的问题,行政机构臃肿,管理人员规模过于庞大,临床医务人员反而不足。内部管理僵化,缺乏创新进取意识,各部门之间推诿卸责,互相扯皮,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医务人员官僚思想浓厚,办事拖拉、死板,部分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较差,存在收受红包、辱骂病人等违法违规行为,影响公立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外部形象。另外,一些公立医院在进行内部控制中其制度不是很完善,对于财务活动也缺少相应的规范。风险管控薄弱,忽视对公立医院未来风险预测和分析,缺乏有效的风险辨识、分析、决策、监控、预警及管控应对机制,对公立医院的风险成本增加,对于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有些公立医院因为缺乏科学的风险决策机制,盲目借贷投资,导致医院债务高企,损害医院的长期发展和职工利益。
(四)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人才匮乏
在公立医院具体的经济管理中其主要核心就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但是在很多医院,对于管理队伍的建设不是很充分,导致人才水平低,有的医院干脆就没有设置经济管理工作部门,由其他部门的人员兼任,大多数医院认为经济管理就等同于财务管理,这就使得医院忽略了预算管理、成本控制、无形资产管理、服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经济管理工作的内容,这样就导致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不是很高,同时增加了医院的运营成本。
(五)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在当前一些专门针对医院所开发的信息系统逐渐被有效应用,这些为患者的门诊、体检、住院等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如许多医院建立自己的网站并推出APP,人们可以在晚上挂号、预约专家,或者在网上预约体检,还可以根据自身选择体检的项目,这些都大大的方便了患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但是,许多医院缺乏对引进的信息平台的管理,并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平台之间的信息无法进行共享,造成信息化管理名存实亡,没有起到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作用,降低了医院的管理效率。
三、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措施
(一)转变医院经营管理理念
在医院实际的运行当中,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医院的经营理念也需要有效改变,医院不再是公众严重的为自己福利性代言的机构,并且一些等待依靠等经济管理理念也被多数医疗管理者所摒弃。因为医院经济管理的强化,经济观念也不断地被强化,医疗设备等硬件条件的改善,让医院处于一个腾飞发展的状态之中。医院的经营管理向着经济效益与经济成本方向发展,这种意识在多数医疗工作者的心中和眼中已经深化,扎根。
(二)加强经费保障,加大公立医院财政预算投入
针对上述财政投资不足的问题,政府一定要加强对于公共卫生事业支出比例的提升,加强对于公立医院预算的投入,不断确保经费的保证,实现为公立医院的发展以及相关建设提供相关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应当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卫生设施现状、疾病谱、社会医疗需求等,科学制订区域卫生事业发展计划,并合理控制对卫生事业和公立医院的投入规模,按照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等确定相应的预算增长水平,保证公立医院预算投入不断提升。并且政府还需要解决在公立医院中产生的倒金字塔问题。按照新医改的目标和计划,未来基层医院将承担70%左右的医疗任务,因此财政投入必须向基层医院和一线医务人员倾斜。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保障,不断充实基层医疗力量,解决基层医疗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改善基层医疗环境。
(三)控制医疗成本,增强核算意识
当前,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公立医院都相应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这样就在一定意义上使得医院的资金收入降低,对于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的提升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作为非营利性的国家单位,公立医院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社会和大众,其自身能力是有限的,为了能够实现公立医院发展的可持续性,只能依靠自身的资金积累,同时还需要医院能够有相应的资金收入。医疗改革往往会使得医疗收入降低,这就在一定意义上需要我们自身加强思考和对观念的转变,之前是朝向收入进行效益的获得,现在是朝向成本以及运行管理获得效益。医院需要加强对于经济管理制度的不断建设,并对医疗的核算管理方式进行完善,全面实现医疗成本的控制。并且对医院的不必要支出进行削减,并且降低其他方面的支出,以此来减少医院资金的支出,确保医院的现金流能够充足和其效益保持稳定。并且还需要加强对于医疗设备的有效管理,利用相关措施提升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并且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以此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医院在进行医疗成本控制当中,需要列出对应相关科室以及医疗项目的相关费用支出的明细,以此实现成本的全面控制。公立医院在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以及有效管理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确保医疗水平不降低的情况下,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案,以此促进医院的有效发展。
(四)完善自身素质,提高竞争力
当前,在公立医院的发展中,加强对于医院的改革不但是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市场的竞争,公立医院为了能够在当前医疗行业当中继续引领医疗行业的进步,就需要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不断创新和改革。医院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对相关管理机制进行完善。首先,医院需要加强经济管理的创新和改革,以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其次,公立医院需要加强对于人员能力以及素质的培养,在不断提升人员医疗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建设。再次,在现阶段医疗市场运行当中,医院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市场调查,了解当前医疗需求以及患者的诉求,采用相关措施强化医院的特色以及优势。最后,强化医疗水平以及设备的应用和改进,全面有效地提升医院总体水平。
(五)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提高医院经济管理的要求,医院进行信息化平台建设应该以财务管理和医疗服务为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实现医院成本的管理,并有效提升医院的运行效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为医院提供了一套快捷、高效的管理体系,医务人员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快速查询患者的诊断情况,住院情况,患者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挂号、预约专家门诊,财务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快速查询财务数据,对当前医院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解,实现医院管理的人性化以及合理化。同样,这也需要医院能够加强对于医院信息平台的有效维护以及更新,使得信息化平台能够持续长久地为医院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立医院的管理中经济管理是其重要的部分,也是公立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证,医院需要重视经济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关对策有效地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努力为人们提供安全以及有效和可靠的医疗服务,有效地实现社会以及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