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于本法所称消费者的解读
(一)消费者之渊源消费者的经济学解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对消费者作经济学层面上的广义理解,可以归结为在经济领域中,以消费为目的而消耗物质资料或精神产品的主体。对于此定义可作以下三个方面的解析:
1.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仅指个人或家庭消费,并不包含生产消费和政府购买,而是将生产消费归入投资的范畴;这是经济结构配置语境下的划分,亦与政治经济学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所指消费的意义契合,依此,生产消费归于生产环节,只有当生产资料转化为物质财富或精神产品并执行生活职能时,消费的过程才有可能发生。故而,所谓以消费为目的应当指向个人生活消费进行理解,而将生产消费归入消费范畴的经济学解释实则并不确切。
2.消费源自生物学中的食物链层级构造理论,即相对于生产而言,其本义应当作消耗理解;但日常经济生活中的语义误读则使得人们常将消费等同于购买,即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换需要明确的是,只有购买者完成交换过程(商品二因素分离完毕)、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后,才得确定消费过程的起点。因此,消费者并非购买者,而应当是物质资料或精神产品的使用者。
(二)对本法所称消费者的解读消费者的法理解读
1.法益方面的思考。由于在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生产要素分配、经济结构调整及买售关系建立存在着较高的不确定性,以生活为目的的消费者无法洞悉市场状况,自身权利始终处于极有可能被侵害的不确定性状态,且其自身的反欺诈意识较弱、所掌握的权利救济途径较少、私力救济能力较差,加之避繁就简社会心理状态的影响,导致其在经济生活中实质处于弱势地位;正基于此,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屡见不鲜,《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便应运而生。
2.主体范围方面的解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其中为生活消费需要的限定便明确了适用本法的主体资格,即自然人;在经济生活中与经营者建立买卖合同关系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并非本法所称消费者。
二、对于消费者概念几点疑义的释析
基于第一部分的分析可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仅仅明确了消费行为,而并未解释消费者的具体内涵,因此,对消费者概念的理解存在以下几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一)奢侈品购买者是否可界定为消费者
此焦点的争议来源于奢侈品的购买和使用是否符合为生活消费需要的限定。
首先,对于是否为生活消费需要的界定应当依照商品购买的用途,而不应当依照其属性。举例说明,若某人购买一工程设计专用计算机,照常理,应当用于进行工程设计制图,但该消费者却将其作为普通电子娱乐设备使用,在此语境下,应当认定其符合为生活消费需要的标准;而奢侈品并非无法执行生活职能,故不能片面依照商品属性界定是否符合为生活消费需要。
其次,不应当对生活作过于片面的理解。此争议的另一来源在于部分人认为为生活消费需要等同于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即生活消费需要只能指向于生活必需品,而奢侈品则属于高档耐用品的范畴,故而不符合为生活消费需要的限定。然而,必须指出的是,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必需品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若仅有基于生活必需品而建立的消费关系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则显然有悖于该法基于主体广泛性而确立的立法宗旨和立法目的,不仅无形中萎缩了其效力范围、使得部分法益无法得到应有保护,更会使得不同部门法的界限混淆模糊、分工轻重不均、司法实践无所适从。
最后,应当基于对生活的正确理解界定消费的类型。生活主要指生产活动以外的人们所从事的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活动,如物质生活活动、精神生活活动、家庭与日常生活活动及社会交往活动等等;故而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进行的消费应当包括生存资料消费(如食品支出)、发展资料消费(如教育支出)和享受资料消费(如旅游支出)三个层级,购买奢侈品显然属于享受资料消费,并未超出为生活消费需要的标准所界定的范畴。
综上,奢侈品购买者应当符合本法的主体资格,其合法权益受到本法保护。
(二)知假买假者是否可界定为消费者
王海打假案是典型的知假买假的案例,其争议焦点集中于对于王海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与王海的购买行为是否属于为生活消费需要两个方面。
针对第一个焦点,《民法通则意见》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认定欺诈行为除认定提供虚假情况或隐瞒重要事实与错误意思表示之间的因果联系外,还须认定受欺诈一方当事人本身行为的合法性及是否有危害结果的产生。王海一案中,经营者销售质量存在问题的产品,不符合合法性要件且王海的购买行为并未对经营者造成损害结果,故而不应当认定王海的行为为欺诈行为。针对第二个焦点,王海购买随身听的基础在于其作为专业打假人而具有的独特鉴识力、动因在于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赔偿规定牟取不正当利益,并非为生活消费需要。
综上,王海的行为不构成欺诈,其购买行为亦不符合为生活消费需要的限定。
1一次性购进大量商品者是否可界定为消费者
该争议焦点区别于王海案(王海亦是一次性购进大量商品)的部分在于该类商品购进者并不具有主观恶性,其发现商品具有质量问题的时间节点晚于购买行为完成的时间。此争议集中于是否可以推定所有大量购进某商品的行为均非为生活消费需要。
首先,事实推定须以经验法则的普遍适用性为前提。按照人们的普遍观念,超出某一阶段正常生活需要的购买行为应当不属于为生活消费需要,但仍存有以下一些较为特殊的情况:
(1)在经营者优惠条件驱使下购买大量商品;(2)一次性购买大量商品准备转送他人;(3)个人收藏爱好等等;因此,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基于不同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市场状况组合而作出的消费决策是极具多样化和复杂性的,故而经验法则在此问题上并不具有普适性。
2.免费物品使用者是否可界定为消费者
该争议的焦点之一在于对消费者主体资格的认定。具体来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但并未就购买商品与使用商品认定的时间场域作明确规定,也即并未规定消费行为须有偿。如前经济学分析,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的交换对应购买行为,消费对应使用行为;但有学者认为,使用行为的前置便是购买行为,且绝大部分是由一人完成,因此不能孤立考察二者。然而,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消费者并非购买者、而是使用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所以囊括二者,原因便在于购买和使用往往紧密相联,但若对二者进行捆绑考察,势必造成本法效力范围的部分真空,如免费产品使用者便被排除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之外;故,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应着重认定行为目的、而非行为本身:若将商品用于生活需要则主体资格成立,若未用于生活需要则主体资格不成立。综上,免费物品使用者符合本法所称消费者的主体资格。
3.福利使用者是否可界定为消费者
该争议的焦点在于当福利出现质量问题时,福利的购买者(发放者)和福利的使用者哪一方才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请求赔偿的适格主体。
一方面,福利购买者一般是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且其购买福利是生产要素投入的一种表现形式,并非为生活消费需要,显然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体资格,也即不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权利的适格主体。
另一方面,福利使用者使用商品显然是为生活消费需要,其主体资格、行为目的及行为本身均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之规定,应当作为适格主体主张权利。
综上,福利使用者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体资格,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权利的适格主体。
4.混同情况应当如何处理
混同情况认定的难点在于时间的混同。混同情况大致分以下两种情形:
(1)有时间继受关系的混同。该类混同以营运车辆与非营运车辆间的相互转化最为典型,难点在于法律认定:若质量问题出现在其作为营运车辆使用期间,则不应当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权利;若质量问题出现在其作为非营运车辆使用期间,则应当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权利。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对于质量问题出现时车辆的用途负有证明责任。
(2)无时间继受关系的混同。该类混同以黑车最为典型,难点在于事实认定,此时则须在充分考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立法目的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作出事实推定:当某商品在同一时间区间内既满足生活需要、又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只要消费者未证明该商品专属于生产经营需要,便可推定其为生活消费需要,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总之,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是确保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厘清本法所称消费者的主体概念、主体资格,明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对于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