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进展

2019-02-03 16:24:56浏览:28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进展慢性心力衰竭也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发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也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国内尚无确切的统计。

研究进展: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损伤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最终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低下,慢性心力衰竭存在一个逐渐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半个世纪以来,对心衰的发生、发展及 预后因素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改变:其基础病因从高血压、瓣膜病为主转为以缺血病性心肌病为主;对病理机制的认识从心脏的前后负荷加重致心脏过劳转为认识到心脏的重塑、神经内分泌(交感神经和RAAS)的过度激活是明显加重心肌损伤、心室重塑、促进心衰进程的启动因素,其激活程度也是影响预后和死亡的主要因素。

1 对心力衰竭病机及治疗的认识

中医虽无心力衰竭病名,但早有一些与此相关的一些证候的详细记载,并将其证治分属于胸痹、心悸、痰饮、水肿等病证范畴。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医学界已认识到心力衰竭是一组综合征,有其固有的病理机制合临床特点,遂在中医整体观念学术思想的指导下展开了对其病因机制和辨证论治的研究,总结出辨证和方药运用规律。关于病因病机,认为心力衰竭发病之本在于正虚,心气心阳亏虚,终致气虚血瘀。瘀于心脉则见心悸、怔忪、胸闷、胸痛;瘀于肺脏则见短气喘促、呼吸困难、咳吐痰涎、不得卧;瘀于其它脏腑及周身则见倦怠乏力、纳少腹胀、面唇紫绀等。心病日久,累及肺、脾、肾等致水饮痰浊内生,可上凌心肺而致喘,外溢肌肤而为肿。根据以上认识,本着治病必求其本的治则,益心气温心阳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首要大法。

2 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现代认识及研究

2.1 辨病与辩证相结合 心力衰竭是危重病症,现代中医必须采用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诊治方法,才能准确的对病情极其危险性作出判断,选择最为恰当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西医辨病,通过应用各种检测手段,准确查明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变,明确病理性质,判断患者心脏功能状况,这是治疗和判定疗效的基本根据;中医辨证,则在辨病的基础上,从整体着眼,审视心力衰竭时全身机能状况的改变,详查心脏病变与他脏的联系及相互影响。西医辨病治疗针对局部作用强,可较快缓解症状,阻止疾病急变;中医辨证治疗将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融会贯通,以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为指导思想,其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包括了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减轻心肌损害、促进全身各脏器功能等。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中西医治疗心力衰竭,其疗效显著由于单纯的西医或中医治疗者。

2.2 加强专病专方研究 治疗心力衰竭的中医药专方是根据基本病机研究,经长期临床实践探索而获得的经验总结。用专方治疗有利于临床用药、观察和进行科学研究。目前文献报道治疗心力衰竭的专方大多在传统方基础上加以重新组合、增减而成。专方治

疗更具有针对性,若为煎剂,在是使用中可以随症加减,亦不失其灵活性。有的专方被制成口服液、浸膏、片剂、胶囊等剂型,则服用更为方便。专病专方研究有利于与现代医学科研方法接轨,促进中西医结合诊治心力衰竭水平的提高,也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2.3 增强心肌收缩功能 心肌收缩功能减退是心力衰竭的基本病理机制,故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增强心肌收缩力,进而增加心排血量应是治疗研究的努力方向之一。在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中,发现不少中药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如有类似强心苷作用的葶苈子、北五加皮等,类似非强心苷类的人参、黄岑、附子等,临床治疗中可灵活选用,或辨证应用,或有针对性的选用,或配合西药运用。

2.4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缺血 心力衰竭均存在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改变,常常合并心肌缺血、脏器淤血、肝肾功能损害,使病情加重。因此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缺血对增强心脏功能和消除其它器官病理状态都具有重要意义。活血化瘀药如丹参、三七、川穹、当归等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供氧、促进组织损伤修复等作用,在治疗中应注意选用。

2.5 利尿消肿 利尿治疗是心力衰竭的基础治疗,是缓解心力衰竭症状的有效方法。西药利尿剂虽作用迅速,但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因此对急性心力衰竭症状缓解后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考虑应用利尿中药,如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猪苓汤等,其作用虽缓,但利尿作用持久、温和,不易导致电解质紊乱。亦可根据辨证采用活血利水法。

3 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特点与优势

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成果表明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有其独到之处,其特点和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3.1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也是中医论治心力衰竭的指导思想。它从整体水平认识心力衰竭时患者的疾病状态,注意心脏病变与其它脏器的关联,治疗时强调直接针对病程中的证候表现,采用补偏救弊、扶正祛邪的多种措施,已恢复机体自身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抗病御邪能力为宗旨。

3.2 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方药宝库 中医治疗心力衰竭所表现的喘息、心肌、痰饮、水肿等证候有丰富的经验,经过反复实践所确立的许多传世方药,至今仍显示着良好的疗效。

3.3 中药的多靶点效应 与西药专一性药理机制相比,中药及其组成方剂的最大特点就是其药理作用的多靶点效应。中药的化学结构组成十分复杂,如人参的化学成分有人参皂苷类、脂肪酸、挥发酸、氨基酸、糖类、黄铜、挥发油、核苷及其碱基等,而人参皂苷又有20余种。已证实人参有涉及机体各系统的多方面药理作用,包括非强心苷性强心、抗休克、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扩张血管、促进记忆、提高免疫功能、降血糖等。

3.4 进行剂型改革 现在中医药工作者为了充分发挥治疗优势,提高中医药的疗效,进行了深入的中药剂型改革研究,一大批使用方便、作用快捷的新型中成药应用于临床,包括口服液、含服剂、雾化吸入剂、注射剂等,使中医药更能适应急重症的治疗需要,其临床治疗优势因而得以发挥和广泛应用。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药注射剂,据文献报道,目前常用于心力衰竭治疗的有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均显示出显著疗效。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评析

上一篇:

WTO司法审查对我国行政主体的挑战及对策行政法论文(1)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