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融汇了中药专业各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与工业化生产和医疗用药密切相关,是中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作为其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掌握中药基本剂型的制备技能、处方与工艺设计技能、质量检测与控制技能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为学生今后走上中药现代制剂的生产、检验、管理、研发等相关工作岗位积累经验、奠定基础,其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中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作者从培养高水平应用创新型药学人才出发,总结了目前在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和建议,以期为中药药剂学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当前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
陈旧,方法单一目前,中医药院校的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普遍依附于理论课开设,实行的仍然是实验教材-教师讲解-学生操作-实验报告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而且考核评价体系也不完善,将学生的实验报告作为其实验成绩的主要考核指标。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像一名讲解员,而学生就像一位操作工,做一步看一步,手忙脚乱。由于没有实验考试,学生也容易产生一种只注重实验报告轻实验操作过程的心理,甚至出现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抄袭实验报告的情况,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2 教学内容
简单落后,操作工艺技术、配套教学设备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目前,全国绝大多数中医院校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内容主要为单向验证性实验,而且仅局限于散剂、丸剂、煎膏剂、颗粒剂等老剂型的制备实验,选取这些老剂型的代表制剂,给出既定的处方、工艺,学生进行简单的制备操作实验,而对于其剂型的选择、处方设计、制备方法的选择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考察基本未涉及,对于剂型制备完成后的质量检验也缺乏关注。实验过程中多采用手工作坊式操作,如采用手工挤压制粒、胶囊板手工填充胶囊、手工熔封安瓿等,与制药企业机械化的生产实际相差太大,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与生产实际相似的制剂设备的特点与使用技术、实验记录与报告的书写,与制药生产实际中药品研发的技术要求严重脱节,没有直观的药品生产GMP 概念。
1.3 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不足,实验教学资源匮乏
近年来,各院校对实验室建设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课时有限,教学仪器设备仍然无法满足每个学生动手操作的需要;很多院校虽然都建有校外实训基地,由于制药行业的特殊性,学生到了校外实训基地后,也只能参观一下,很少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再加之实验指导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和基础科研工作,很少深入到药厂一线,对药厂实际生产情况知之甚少,缺乏生产实践经验,讲课内容枯燥,照本宣科,无法讲清实际生产情况,导致教学成了空中楼阁。
2 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建议与措施
2.1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2.1.1 独立设课,增加教学课时
将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分离出来,独立设课,增加实验课时,使实验课时略超过理论课时,达到1.2∶1 左右。
2.1.2 充分利用
现代教学手段,轻松式教学在实验教学前,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学视频、网络交流平台等现代教学手段,轻松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例如,在片剂的制备实验开始前,先播放在药厂中拍摄的压片机的生产、检修(如更换冲模)视频,应用视频技术对实际操作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企业大生产压片机的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要点,开拓学生的实验思路。课后,通过网络共享,学生还可以反复学习,加强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3 课堂上师生互动
教学,建立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双主教学模式 课堂上,教师不再以板书讲解为主,而是通过设问、现场引导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参与整个实验过程。例如,在每次实验开始前,教师根据实验内容的重点、难点,结合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提问,或随机抽取学生上台讲解实验,由原来的老师讲变为学生讲,学生回答或讲解的效果纳入学生实验的平时成绩。这样通过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既可以督促学生克服惰性,做好课前预习,又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实验开始后,学生已经心中有数,不再手忙脚乱,而且能够对实验过程出现异常结果和现象进行正确地判断,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完成实验后,要求学生结合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认真写出实验小结体会,为避免学生间相互抄袭,要求当场完成并上交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原始数据记录、实验结果与讨论、操作注意事项等内容当场评分。
2.1.4 课堂外实行开放
自助式教学法,弥补实验课时不足开放自助式教学法具有开放、自主和自助的特点。这种方法从实验项目、参与人员到实验时间都是开放的,学生以预约形式在实验室开放时间内完成各种实验。实验室开放是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可以弥补课堂实验教学的不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实验的主体。在开放时间内,学生可以加强操作训练,不仅可以对实验课中失败的实验项目进行分析、重做, 还可以对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进行预做;学生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通过预约参与各级大学生创新性项目、各种学科竞赛培训以及各种兴趣小组的创新试验研究和科技活动,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自选实验,自主探索,凸显学生与学习的自主性。
2.1.5 加强实验
考核,期末安排实验考试学生一人一组,临时抽签选题(题库为整个学期的实验项目),口试与操作考试相结合,口试在操作考试前进行,内容应涵盖实验课的相关知识点、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最后综合学生口试、操作、实验结果当场评分。这样,将考试作为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加强学生对平时实验课的重视。
2.2 与时俱进,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2.2.1 精简验证性
实验删减临床应用较少剂型(如散剂、煎膏剂)的制备实验;保留常用剂型(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软膏剂、栓剂、注射剂等)制备实验;适当增加新剂型(如滴丸)制备实验;避免重复性实验操作,如颗粒剂、胶囊剂和片剂的制备前期工序(如药材的提取、浓缩、精制、制软材、制粒、干燥)基本一致,可增加每组药材用量,3 个制剂的制备实验合在一起开设,制成干颗粒经整粒后,1/3 使用颗粒包装机进行颗粒分装,1/3 使用胶囊填充机进行胶囊填充,1/3 添加适量润滑剂后使用压片机压片,同时增加胶囊剂与片剂的崩解度比较实验内容,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同种药物制成的不同剂型对药物崩解时限的影响。
2.2.2 增加综合性
实验一是从市场购买中药制剂样品,整合中药鉴定学、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分析化学的相关实验内容开设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重量或片重差异、含量测定、崩解时限以及溶出度检查等质量评价综合实验。二是将新技术、新工艺(如缓释技术、控释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引入到普通剂型(如片剂)中,并与传统工艺进行比较试验。
2.2.3 增设设计性实验
在某一阶段性实验结束后,有意识地就该阶段的剂型和技术,适当安排一个阶段性的设计题。例如,在各常见剂型制备实验完成后,给学生某一处方,要求学生根据处方临床用途及各药材性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来选择合适剂型,设计药材提取纯化工艺、处方筛选、成型工艺、制定质量标准等试验研究方案,通过小组讨论、全班研讨,选出较佳方案后再予以实施,最后根据实验结果优选出最优方案。这样既避免了学生相互抄袭、相互依赖的弊病,又验证了理论知识,还掌握了科研工作的一般思路与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2.2.4 加强药厂见习、实训环节为加强理论联系
实践,避免学生纸上谈兵,适当安排课时组织学生到药厂(或医院制剂室、模拟药厂)进行实地参观,利用假期安排两周左右基地轮岗实训。学生通过轮岗实训,使其能基本掌握制药企业生产、药品质量检测等相关岗位的操作规程和流程,综合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2.3 面向企业生产实际,搭建校内外实践实训平台
2.3.1 最大限度模拟生产、经营企业的实际场景,开展模拟药厂和模拟药房建设我校模拟药厂总投资约300 万元,先后购置了热回流提取双效浓缩机组、V 型混合机、槽型混合机、摇摆式制粒机、多功能流化制粒包衣机、旋振筛、中药制丸机,胶囊填充机、软胶囊制备机、滴丸制备机、旋转式压片机、抛光机、铝塑泡罩包装机、颗粒包装机、电子计数瓶装机、口服液灌轧机、安瓿拉丝灌封机、印字机等一批中试生产设备,可以完成中药材的提取、浓缩、干燥,原辅料的粉碎、过筛、混合、制粒(制丸)、压片、胶囊填充、包装(袋包装、瓶包装、泡罩包装)以及洗瓶、配液、灌装、封口、印字等制剂单元操作。通过组织学生到模拟药厂进行认识见习、生产实训,让学生重点掌握与制剂生产、质检有关的仪器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从事制剂生产、工艺设计、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能力。
我校模拟药店完全模拟社会药房建设,中药饮片柜台、处方药柜台、非处方药柜台、保健品柜台、收银台一应俱全。通过组织学生到模拟药店现场参观见习、开展药师工作实践训练,让学生牢固掌握药房的机构设置和人员职责、药品摆放和饮片斗谱原则、药品调剂的操作程序、特殊药品(如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药物的处方调配和保管制度以及其他药店相关事项,为学生储备今后作为药师为临床药学服务所需的专业知识。
2.3.2 校企协同培养,与药厂共建中药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药学教育提出的相关要求,我校与湖南华纳大药厂有限公司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积极合作,共建了湖南省中药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基地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设施条件和有效的管理运行模式,基地立足于学校教学资源,依托企业产业优势,通过实施专业教育进企业、教师进车间、学生进岗位、技术能手进校园人才培养工程,将课堂由学校延伸到企业,产学结合,在实战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制剂技能和综合素质。
2.3.3 借鉴电子、电力等其他专业领域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展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由于制药行业的特殊性,限制了学生在制药企业生产真实场景中进行实习实训的机会,而虚拟仿真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契机。药物制剂生产虚拟仿真系统通过采用3D 技术模拟药厂生产车间的实际状态,以药品生产实践操作为主线,整合现代药品生产工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物制剂设备、岗位标准化操作规程、药品生产质量控制以及车间管理等内容,将原来繁杂的现场讲解、演示委托给计算机,利用电脑仿真具有的可重复性与自动引导性的特点,设置各种可能的选项、障碍、问题,引导操作者逐步熟悉和掌握制药企业的洁净区管理、制剂生产设备操作、检验岗位操作、生产文书填报、GMP 实施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视角来扮演生产人员角色, 弥补了当前实验教学脱离生产实际的弊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通过对各制剂岗位操作的仿真实习与仿真操作考核,让他们在充满趣味的切身体验中加深了对制药企业药品生产实际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实训系统通过设立课堂教学、仿真操练、在线考核功能模块,可以满足教师授课、学生自学、综合考评的多项要求,使得24h 开放实验室成为可能,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目前,国内已开发出药品生产(GMP)虚拟实训仿真平台、中药制药(GMP)实训仿真平台、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实训仿真系统、药房管理虚拟实训系统等药学类相关仿真教学软件,为中药药剂学虚实结合的现代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软件支持。
2.4 提高实验教学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师资队伍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依托我校药学院建立的人才培养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一是利用寒暑假有计划地选派年轻教师去药品生产企业进修实习,让他们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接受技能培训,丰富实践经验,了解最新的药品生产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验教学能力;二是聘请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教师,充实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同时,制订和完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比如制定《实验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建立《实验教学的学生评教制度》,严格规范实验教学流程和教师的授课行为,督促教师严谨治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 讨论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心理学提出教育最好的方法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而言,教师应该深入企业生产实际,积极思考,探索实验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在优化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大校企合作和经费投入力度, 搭建校内外实践实训平台,特别是引进药物制剂生产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构建产学结合,虚实互补的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新模式,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从而为药品生产、研发、检验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出职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的应用创新型药学人才。
在高等教育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主线,精心打造产业结合、虚实互补、开放式、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培养和造就既具备较强职业素质又具有一定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更是高校谋求特色发展、提升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