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成份输血治疗体会

2019-02-03 17:19:21浏览:90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THA)是由于患者免疫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或补体作用于红细胞膜上,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而引起的溶血性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THA)是由于患者免疫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或补体作用于红细胞膜上,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短期内出现严重贫血的患者需要输血,由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免疫血清学特点,输血时会出现配血不合或输血后贫血反而加重的情况,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不同于其他贫血或出血的输血治疗,存在很大的不安全性。现将一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时交叉配血不合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1.52×1012/L,血红蛋白55g/L,血小板259×109/L,白细胞4.2×109/L,分类正常,尿常规尿胆原16umol/L,生化检查总胆红素66.8umol/L,直接胆红素22.8umol/L,间接胆红素44umol/L,网织红细胞4.5%,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间接抗球蛋白试验阴性,为了改善机体缺氧状态,行输血治疗。输血治疗原则是输用红细胞,因全血中血浆含大量补体成份。
1.3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试剂采用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主侧交叉配血阴性,次侧 ++~+++ ,将病人的红细胞用0.9%生理盐水洗涤3次后与多人份供血者血清(血浆)交叉配血,主侧阴性,次侧仍为 ++~+++ ,考虑为冷凝集素所致。后用37℃的温盐水反复洗涤患者的红细胞数次后,又选用洗涤红细胞在37℃交叉配血,主侧、次侧均为阴性,配血相合。
2结果 3讨论 
[1]李勇、杨贵贞。人类红细胞血型学实用理论与实验技术[M],北京:技术出版社。1999.183。 
[2]肖星甫。输血血液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13。 
[3]腾本秀。科学合理安全输血[J],重庆医学。2006.35(11):961。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上一篇:

论社会主义宪政(1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