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浅谈网络时代的灌输理论

2019-02-03 17:26:07浏览:97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摘要:灌输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网络时代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教育发起了激烈的挑战。全文通过正确理解列宁灌

摘要:灌输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网络时代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教育发起了激烈的挑战。全文通过正确理解列宁灌输理论的内涵、把握网络时代灌输理论面临的挑战,以及灌输理论应对网络时代挑战的策略进行系统研究,目的是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明确网络时代灌输理论的重要性。

关键词:网络;灌输;教育

互联网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引发列宁灌输理论教育的挑战。教育主体应深刻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能与传统灌输理论教育相脱节,更需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政治意识。

一、列宁灌输理论的内涵

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之一,主要是指无产阶级政党自觉地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思想灌输给无产阶级群众中去的方法。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理论依据,在《怎么办?》中系统阐述了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包括灌输主体、客体、必要性和灌输方法四个方面的内容研究,并且解释了为什么要灌输、灌输什么以及如何灌输的问题。

列宁认为,灌输主体是掌握科学社会主义深厚理论素养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灌输主体呈现出多变性,尤其在网络领域阵地,灌输主体的广泛性很可能导致主流意识领导权的丧失。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加深,导致国内意识形态的多样性,网络舆论影响范围的复杂化,加速了灌输主体理论和实践能力自觉性地提升。

列宁在《怎么办?》中指出,灌输客体是工人阶级,因为工人阶级自身不可能单独产生社会主义意识,只有从外面灌输进去。改革开放以后,灌输客体的多元化已与列宁时代灌输客体相差甚大。

加强网络环境灌输理论的必要性,有助于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稳定以及保障灌输内容的正确性。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引下,灌输客体不仅要排除资产阶级思想,而且要通过灌输把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列宁的灌输理论方法是实践与宣传的全面结合,充分要求理论联系实践。当代网络信息传递和交流范围的扩展,微信、微博等传播媒介的层出不穷,无形中深化了灌输方法的多样性。网络是灌输理论的工具,也是灌输内容的载体,所以,要促使列宁灌输理论在网络时代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正确要求灌输主体熟练运用电脑、手机等各种网络平台资源,深入网络意识前沿,了解被教育者的思想动态,改变传统灌输观念,合理系统地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二、网络时代灌输理论面临的挑战

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传播,不仅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关于灌输方式的思考,而且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一,网络灌输内容的多样性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受到干预。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千年中国优秀传统意识形态的演变,是进行网络理论教育的基础,但网络媒体构成的复杂性会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观念在现实灌输过程中的效果。在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正确把握传统灌输与网络灌输的思想碰撞,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动力。

其二,网络灌输需警惕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由于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碰撞的不断升温,各种意识形态的冲突也日益凸显,特别是资本主义利用网络向社会主义进行全方位思想渗透。以周围现实环境为例,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英语知识的狂热与探索母语观念的淡化形成鲜明对比。大学生作为网络意识形态灌输的重要客体,借助互联网追求美剧的热情有增无减,意识形态夸张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导致大学生来不及判断与思考,就已全面被感召。这种极度危险毫无控制的网络灌输内容,无疑会造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紊乱。

其三,网络敏感文化诱发身心不健康和道德缺失等现象。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学业压力的增加,父母工作繁忙的不沟通,网络神秘内容带来的乐趣以及吸引力,导致青少年对网络形成非理性依赖的状态。同时,网络信息的鱼龙混杂,加之网络灌输内容监控的局限性,直接引发偷盗、暴力等社会问题的发生,长此以往势必使青少年身心受到严重创伤。众所周知,网络的虚拟性缺乏法律条文的管制,造成网络舆论以及自由意识的泛滥,缺乏道德自律的高智商犯罪也习以为常。久而久之,道德行为缺少思想意识的约束,必然引起社会问题的混乱。

三、灌输理论应对网络时代挑战的策略

(一)积极推进网络时代灌输理论的中国化

灌输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有一种观点认为,灌输理论其实质是一种学习方法,是无产阶级利用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手段。由于理论教育的环境、客体、载体的不断演化,在互联网普及全球的今天,网络灌输与传统灌输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首先,正确认知灌输理论,加强网络领域概念建设,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例如,列宁在《怎么办?》中对自觉性与自发性论述的差别,明确表示,“《怎么办?》是用论战方式来纠正‘经济主义’,因此离开小册子的这个任务来看它的内容是不对的。”[1]因此,教育者们不应因为列宁灌输方式的局限性,而对列宁灌输理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产生怀疑。不可否认,网络灌输理论教育对传统灌输产生冲击,可是,教育者们应明确网络存在的虚拟性、自由性、动态性、开放性以及难控性等重要特征,密切关注网络动态发展趋势,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关注时讯,加强网络主客体主流意识素养。2013年8月,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把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所以,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学习,作为网络主体不仅需要吸收完善自己的学术水平,而且形成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方式。

最后,灌输方法不断更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当前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思想观念的多样性,理论教育灌输的不可动摇性,这就对教育者掌握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列宁灌输理论是网络灌输理论的基本依据,网络灌输是传统灌输的创新与发展。人民群众不可避免的在网络文化环境的冲击下进行学习和判断,牢牢运用辩证方法原则把列宁灌输理论同实践效果相结合,同时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效果,渗透式的通过网络灌输到客体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

(二)提高灌输理论的时代化水平

第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观念,提高灌输主体素养,积极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当代网络灌输的核心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四个全面”领导方针政策的不断深化教育下,有利于社会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为网络灌输提供良好的灌输环境。灌输主体明确其主要责任,在实践过程中,把灌输方法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实践相接轨。

第二,加强网络灌输客体的能动性,培育健康的网络道德操守。列宁指出,“培养共产主义青年,绝不是向他们灌输关于道德的各种美丽动听的言词和准则。我们要培养的并不是这些。”[2]在网络灌输教育环境下,以列宁灌输理论教育为基础,不能强迫客体接受网络灌输教育的各方面要求,借助榜样的力量,让客体通过实践明白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方向。

第三,加强网络管理的法律建设,创新灌输教育内容。监管机构应不遗余力的抓紧制定符合社会情况的网络法律,尽可能发挥网络约束作用。特别是环境问题复杂的网吧等网络舆论聚集场所,政府部门应加大力度监督与查处。此外,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载体,对于网络灌输主体来说,灌输内容的丰富性与选择性,灌输客体的层次性,这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须有创新精神,提高网络灌输内容的实效性。(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00.

[2]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07.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现行法律体系下的经营性墓地法律问题探讨

上一篇:

未成年人缔约能力制度比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