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正确识别新生儿身份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9-02-03 17:30:45浏览:16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关键词】 正确识别;新生儿身份; 护理管理新生儿因其相貌特征相似, 且不具备表达能力, 如果不加以有效正确的身份识别, 很

【关键词】 正确识别;新生儿身份; 护理管理

新生儿因其相貌特征相似, 且不具备表达能力, 如果不加以有效正确的身份识别, 很容易造成新生儿抱错或医疗护理执行错误, 其不仅会给患儿带来伤害, 也会影响医院声誉, 甚至面临被诉讼经济赔偿的结果。因此, 保证护理安全, 新生儿实行双腕带管理是有效回避这一风险的安全基石。

腕带、床号性别标示牌是医护人员在新生儿出生后第一时间给予标明身份的标记;是产妇和家属辨认新生儿的凭证;更是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接种和治疗护理时的查对证据。对新生儿做详细体格检查后, 在新生儿手腕和脚腕系以标明新生儿性别、母亲姓名的腕带, 在包被外系以标明新生儿床号及性别的床号性别标示牌[1]。有效提高了新生儿身份识别的正确性, 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本研究对正确识别新生儿身份时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 3 腕带的正确用法 新生佩戴的腕带既要保持不脱落。又要松紧适宜, 松了容易脱落, 如未及时发现, 特别是在沐浴室穿衣时, 新生儿较集中时, 补戴时可导致张冠李戴, 给产妇和家属造成疑虑, 给以后生活留下阴影, 影响医院的信誉, 留下纠纷的导火线;紧了容易在手腕上造成勒痕, 影响血液循环, 严重的还可造成指端坏死。所以, 在系腕带时应以能容下指尖为宜, 转动腕带时腕带和新生儿皮肤有空隙又不能从手腕上脱落[4]。

3. 4 严格制度落实 规范操作流程 制度永远是安全的保障, 流程永远是操作的指导。产妇与婴儿从产房回到病房时, 助产人员要面对面的与家属交接婴儿, 核对腕带信息, 确认无误, 经产妇及家属认可后, 方可离开。

建立新生儿沐浴交接流程本, 内容包括沐浴日期、新生儿沐浴操作者、沐浴前送婴儿沐浴家属交接的签名、沐浴后护理人员送婴儿回病房产妇认可交接的签名, 新生儿沐浴当天, 当家属把新生儿交给沐浴操作者时, 操作者首先要与家属核对新生儿的床号、性别、双腕带与家属所讲的及与病历信息是否相符, 如果核查不相符的原因, 及时予以解决;如果相符, 经家属确认无异议后, 在新生儿沐浴交接流程本沐浴前送婴儿沐浴家属的签名处签名, 其次, 在沐浴过程中, 执行护理人员与新生儿一对一的操作, 就是新生儿从解包被、沐浴、沐浴后包好均由1名护理人员完成, 减少交接引起的错误;最后, 护理人员将沐浴后的新生儿送到产妇床前, 再次与产妇本人核对新生儿的床号、性别、双腕带的信息, 经产妇确认后在新生儿沐浴交接流程本上签名, 沐浴交接完毕。

综上所述, 加强产妇及家属的宣教, 使其充分认识到腕带对新生儿的重要性;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养成细心、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 确保腕带书写的正确性, 床号、性别标示牌更换的及时性;腕带的松紧适宜是保证婴儿不受伤害的基石;制度、流程永远是工作的保证。确保新生儿身份的正确识别, 是减少纠纷及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2] 李加宁, 宋燕宾.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确保护理安全.南方护理学报, 2004, 11(9):57-58.

[3] 肖永辉.儿科护患纠纷发生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全科护理, 2009, 7(6):1469-1470.

[4] 韩莉芳.新生儿胸牌/腕带管理缺陷和对策.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30):146-147.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加拿大宪法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上一篇:

疏肝运脾法治疗慢性胃炎84例疗效观察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